基于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2016-05-30 03:35文雪峰王衡
亚太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文雪峰 王衡

摘 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农业模式,将其开辟为农业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可解决高校实践教学场所类型单一、承受能力有限等问题。同时,农业园区也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示范的基地。园区通过与高校合作,可解决自身技术力量的不足的问题,促进自身的发展。二者借此实现了优势互补,达到共赢。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其实践教学尤为重要[1-4]。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式,代表着农业发展的新方向[5]。本文就是探讨如何利用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开展农业资源与环境实践教学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现状

农业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地质学与地貌学、植物学、作物栽培学、土壤农化分析、植物营养研究法、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监测与评价等课程[6-7]。随着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部分学校的硬件设备未能及时跟上,实践时间缩水,甚至将野外实习放在室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8]。

二、农业园区可承担的教学任务

可承担上述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及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三、建设模式

1.专业认知型实践基地: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大一的基础课实践教学,如植物学、气象学、地质地貌学等。通过对园区的调研,初步了解本专业主要的应用领域。

2.专业技能提高型实践基地:主要是针对大二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如土壤学、植物营养与施肥、环境监测等。利用园区的土地和农业设施,进行农业资源开发、土地整理、耕种、施肥和农业管理的实践。

3.应用型实践基地:利用园区的现有条件,开展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农业资源与环境开发实践、生产实习等。

四、预期效果

1.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避免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教学弊端。

2.教师和学生以农业园区为依托,申报、引进、完成科研项目,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以教学促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

3.利用高校人才优势,横向引进一些科研项目,比如农业攻关项目,在农业园区完成。通过合作方式,与农业园区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以解决其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向农业园区推广、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模式、新成果、新方法,引进新品种等,起示范作用。

5.通过在农业园区的教学实践活动发现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生产的需要,有目的地在农业园区开展科学实验和研究,将成熟的科技成果在当地精心示范,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当地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提供新技术。同时积极为社会提供服务,如土壤肥力测定,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管理,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建设等。

五、结语

将农业园区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来利用,充分发挥其科普和教育的功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促进园区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实践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发展,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叶优良,黄玉芳.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综合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1(4):72,109.

[2]成琼,鲁嘉华,张燕.构建创新实验项目开放式运行模式的实践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7):138-140.

[3]伍钧,吴晓斌,邓仕槐,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18(S1):35-38.

[4]朱美英,张频,魏雪娇,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46-148.

[5]刘妍佼,宋士清,苏俊坡,等.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基本特征、功能、类型研究综述[J].中国园艺文摘,2015,(第2期):45-47.

[6]张文明,邱慧珍,蔡立群.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优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04):29-30.

[7]范海荣,陈丽娜,吴素霞,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5):378-380.

[8]孙霞,陈波浪,盛建东,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植物营养综合实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251-252.

(作者单位:文雪峰/贵州大学农学院;王衡/贵州财经大学公管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