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开放式课堂的构建方法

2016-05-30 06:32吕学礼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内驱力激励开放式

吕学礼

【摘    要】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关注了学生知识能力、实践技能的提高,更强调了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构建开放式课堂为学生展示自我风采搭建平台,让学生能够自觉投入体育锻炼,切身感受体育教学所带来的愉悦与快乐。

【关键词】中学体课  开放式  内驱力  激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51

体育是中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体育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思想,从全新的角度审视和分析教学过程,积极构建开放式的课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不断增强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完美健康发展,进而加速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

一、教师敢于对学生放手,注重因势利导

不是指体育教师放手不管,任其自流,而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放。只有把学生引到活动中来,指导学生有效的练习方法,才能在放手的过程中学生有活动的内容、练习的方法。

1.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习阶段做到因势利导。小学阶段学生刚接触体育课程,活泼好动、积极性高但体育知识缺乏,运动基础差,应注重引导。中学阶段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自主运动能力,逐渐倾向于某种项目,应适度而“放”;在大学阶段爱好专一,有较深的体育理论基础、较高的运动技能和较强自主活动能力,并能根据需要合理安排时间自主练习,以“放”为主。体育课教学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它代表着社会的意志和愿望,承担社会所需人才的学习指导责任。学生阶段形成的体育意识、兴趣爱好,体育习惯影响着学生将来投身于社会后的体育行为。

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把学生作为体育课堂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放”就要充分放开,放开手脚、放松心情,追求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的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是“放”的根本宗旨,只有师生共同以主人的身份和责任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这是“放”的意义所在。

二、培养学生的体育热情,激励鼓舞学生

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追求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在獲取新知识、技术技能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在上走跑交替练习教学时。走跑交替运动能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到新奇,练习不觉疲劳。一是按教师信号,如口令、掌声、哨声做跑与走的交替练习。二是做各种蛇形跑、对角线跑、8字型跑等的跑与走的交替练习。三是分队走跑交替,如男生跑、女生走,男生走、女生跑。四是定距离的走跑交替练习,如绕足球场的边线跑和底线走,绕田径场的直道跑和弯道走等各种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因势利导,运用巧妙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这样,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快乐或充满激情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最难达成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允许小组成员间交谈、商讨,提示。在游戏和竞赛中,在限度范围内可以为同伴助威、加油、呐喊。同时,尽量创造条件给学生“自由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给每个学生以机会,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胜利的欢乐。还应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乐学”。

三、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提高教学效益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敢于尝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形式。特别是中学阶段,学生们普遍活泼好动,教师应认真分析他们的身体与年龄特点,力求设计一些形式新颖的教学活动。如: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大部分学生最厌倦的是跑,特别是耐久跑。根据学生爱好及不同生理,心理特点,同时,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巧妙运用不同手段来达成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如耐久跑教学,我应用跳绳比赛进行练习。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跳,另一组计数,教师计时。按快跳1分钟、慢跳1分钟的方式互换,进行5分钟跳绳练习,计每人3次快跳的次数,慢跳不许停下来休息,看哪一组获胜者多。这样的形式不仅轻松有趣而且收效明显。

四、重视课后指导,及时总结评价

在结束部分,教师应该注重授课结束后的放松活动,放松部分在一堂课中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放松活动做的充分,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可以使学生真正体会“快乐体育”。因此,应选择一些放松的活动如舞蹈、放松操、放松游戏等。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同时放松活动又要不失趣味性,要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让学生保持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下一次教学的成功留下伏笔。新课程体现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强化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学生讨论、信息反馈、及时纠正问题,客观评价的过程。做到点面结合,明确“收”的意义,它是“放”的总结与验收。

总之,“开放式”体育课堂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增强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样的课堂会使学生感到课堂的每分钟都是一种享受,让他们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从而顺利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宏玮.浅谈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及问题《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年5期.

[2]张振杰.中学体育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金色年华(下)》.2012年2期.

[3]张有朝,王文军.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新西部(下旬刊)》.2015年10期.

[4]邹俊杰.中学体育开放式教学活动模式的实践和思考《新课程·下旬》.2014年10期.

[5]沈月琴.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体育时空》.2015年11期.

猜你喜欢
内驱力激励开放式
培养内驱力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高等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