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体系

2016-05-30 07:07廖翠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8期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高职院校

廖翠玲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教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措施越来越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且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成为判定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就业指导为前提的高职教育对社会培养技术性人才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且在学习态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态度不够端正,使得学生厌学等现象成为高职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上对社会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的缺乏,严重影响着高职学校的学生的就业效率。我们都清楚,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发展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国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改革,为我们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相应的职业核心能力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起来,为祖国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的技术性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258-02

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单纯地关注学生在学校和课堂上的表现,对于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少涉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和各单位对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将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安排中加入关于他们适应未来职业的核心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课程更加贴近生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多地运用到职业生涯中,为了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含义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体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的教育,现在正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转型期。我们都了解,职业核心能力又被称作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主要是指任何职业和行业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它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移动性,并且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以及自我提高创新等方面。

二、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但如何让职业核心能力伴随一个人终身,成为支撑劳动者在职业或是岗位上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能力和才干的关键能力。高职生在众多就业中表现出来的弱势正是这些职业能力中的一项,国家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必须重视在教育中结合生产实际,在课程设计上和教学上重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当代高等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趋势,是国家所倡导的能力本位的有效载体,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进一步来说,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和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的发展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刚刚起步,我们要适时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宝贵经验,并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具体方法,完善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更有效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奉献自己的能力。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

通过查询资料,我们了解到“职业核心能力”由德国的一位教育工作人员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发展至今有将近四十多年的历史,他把职业人需要的能力分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三大种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将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定义为我们现代社会发展所称的职业核心能力。但在实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中,如何培养、提升这些职业核心能力,各个学校都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因此,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势在必行。

1.改变教学观念。我国传统的教学活动总是以教师为核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绝对权威,学生对教师只能适应与服从,是一个接受的机器。然而,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时代在发展,我们教育观念也要时刻更新,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师“一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特点,让学生多多参与进来,改变学生与教师的角色,教师多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多说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开放式的学习,不仅要求他们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点,也要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这样有趣的课堂才会吸引学生、开发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当然,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团体合作完成的任务,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合作,相互之间竞争进步。这样不仅牢固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在课堂活动中学会了团体合作的主要精神,在今后的实际运用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采取校企结合模式。由于国外在高职教育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这方面比我们先行几步,所以我们首先要借鉴国外有效的经验措施来丰富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如何把与人交流、沟通和解决问题等方方面面的能力培养贯穿于全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我们可以采取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形式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形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在生产车间建立一个学习空间,使教学直接融入生产环境中,学生可以尽早接触到生产实际,学会适应真实的职场环境;而且,在向企业师傅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不同团队合作的精神,达到优势互补,这样既节省了学校和企业的开支,又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技巧能力,为未来进入实际工作环境积累宝贵的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不仅仅是针对某一具体工作岗位设定,还要适用到各个工作环境,所以要多多练习。

3.积极担任学生干部。我们都说学校是个小型社会,它不同于我们自己的家,因为家人对你是非常包容的,由于在学校我们会接触到不同性格的人,大家不可能像家里人一样对你事事顺从,这就需要学生在这个小型社会里学会如何与他人开心的相处。而生活在高职院校里的学生们,来到这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还需要培养自己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以便毕业后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院校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担任学生干部。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对学院和学生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还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起到“桥梁”的作用,既维护了学生的利益,也维护了教师的威信。作为班干部需要以身作则,事事起到表率的作用,首先保持较优秀的学习成绩,因为只有在牢固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把它们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其次,作为学生干部,就是一个团队的领导人,要对学生的事时刻关心,要充满工作热情,这样不仅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服务热情和工作能力,会当干部,也会开展工作,对班级的事情做到心中有数,还可以在关键时刻提醒大家谁应该怎样更好地完成工作,作为干部,也要对学生的优缺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以便在需要时可以更好地做好学生工作,做到未雨绸缪。

4.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正是对党员考验的重要时期。在高职院校学习的同时我们要积极参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各种活动,一旦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应该感到光荣,这证明学生的忠诚度和信赖度是被认可的,这样一来很多单位就愿意伸出双手欢迎学生的加入,尤其是政府行政部门、企业事业单位,招人或是选拔干部时会首先考虑党员。与此同时,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对身边的同学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党的政策进行宣传,积极参与党的活动,参加组织生活,提升交际能力。

四、结语

21世纪是快速发展的时代,而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人开始重视教育改革,也促使人们对教育的要求有所提高。在新形式下,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思想,注重培养新型高素质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符合高职教育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面对这样的情形,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活动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他们多进行引导,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职业核心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金建孟.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及其培养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蔡礼雯.高职高专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1.

[3]刘金凤.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与思考——以滨州职业学院为例[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2,(02).

[4]田静.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谈高职教师能力标准[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4).

[5]靖德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高职院校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