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慕课的风险及规避策略

2016-05-30 08:36胡海剑
亚太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

胡海剑

摘 要:毋庸置疑,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工作中引入慕课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引入慕课教学便不可避免的需要知识与解决慕课教学中隐含的危机,只有逐步探寻有效且兼具针对性的策略才可以让慕课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大放异彩。本文将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改革中探索慕课教学的风险之处,进而探索有益的路径与策略,望对日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有所增益。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慕课教学;规避风险;探究路径

一直以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改教学便是诸多高校追求的目标,同时,不可忽视在现代化社会条件下,思政课教学中引入慕课相当大程度上显现出其明显优势,首当其冲的便是满足了各个院校教师慕课资源的共享,直接弥补了思政讲师资源不足以及课程建设上的缺陷,而另一方面极大的方便了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时间、地点上的灵活性。慕课教学的优势诸多,而其所隐含的风险与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妥善处理好弊病,才可以发挥所长,改进高校思政教育。

一、浅议思政课教学引入慕课的弊病与风险之处

1.引入慕课教学隐藏的意识形态风险。首先,思政课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而进行慕课教学自然涉及到有关意识形态领域的敏感问题,倘若不加以正确使用很可能削弱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现有成效。第一,慕课教学作为西方世界文化霸权的路径,慕课教学方面,西方世界显现出极大的技术与资源优势,潜移默化使得教育资源自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输出的局面,一定程度上会威胁到文化输入国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发达国家依靠着慕课为媒介,牢牢把握世界平台的话语权,大肆宣扬西方中心观点的思维方式。立足于本国国情,慕课教学也会带来国内大学生对国家、名族、文化、民主认同的弱化,最终严重威胁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2.思想教育同质化,侧重形式的弊病。一方面,国内诸多名师带来慕课教学资源的共享,将使得引入慕课教学的各个院校受益匪浅,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课程教学同质化的怪圈。高校学生接受大师级的课程教学固然有助于某些权威解读思想的传播与流行,相反也间接的抹杀了当下思政教育的多样化解读思潮。不可忽视的是引领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普通教师主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要看到名校慕课的盛行势必抑制普通高等院校探索特色化、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学。思政课引入慕课,而慕课作为一种没有监督体系的学习系统而言,必须要求慕课学习者自身具备极强的求知欲,严谨的自我约束力以及自觉学习的素养,一旦难以实现这一点,那么必可避免的使教学流于形式。

3.导致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不稳定。很多高等院校思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备,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在高校思政讲师短缺的情形下,适时的引入慕课教学不失为良方。但是,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一旦引入慕课,学校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师资队伍是否发生变动,是否会带来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的重挫。教师明显被边缘化的困局也会降低教师群体的自我定位,只有一些名师会在现代社会慕课教学中拥有更高水平与资质的条件,从而发展成为学术性明星,但是大多数普通思政教师却被明显的边缘化,这样的分化长此以往必将制约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时效性。

二、规避慕课教学风险的路径

1.合理定位慕课教学同实体课堂的关联。传统旧有的实体教学不可忽视其重要地位,它必定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一堂优质的高校思政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是相同的思想政治授课内容,不同的教师主体也会有个人独特的授课风格,

由是,在进行高校思政课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发挥出实体课堂教学的魅力之处,关注于师生之间面对面的课堂互动与交流,让讲课者的思想观点娓娓道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为一场非常有益而有趣的体验与感悟,真真正正的由听入心。将思政课的优势同传统教学特点相结合,打造新型的课堂,让高校思政教育由线下延伸到线上,从而从国内延伸到世界领域,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价值观。

2.融合内容和形式二者,关注教学重点。不管是现代推崇的慕课或是既有的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只有逐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着力点与重点,才能逐渐实现思政教育的与时俱进。值得关注的是现代的高校思政慕课教育在制作的同时需要兼顾到及时性、吸引力的内涵,在形式上摆脱形式化、内容陈旧的弊病。而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强化抢占网络平台教学阵地与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意识与能力素养。真正有效的思政慕课教育需要同时代先进的网络技术相结合,着力于明晰课程授课的突出问题。

3.探索名校讲师慕课同普通教师教学的多维化发展态势。为有效的应对西方世界文化入侵,必须建立起中国思维、中国立场,由此,在开展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名校名师慕课讲解的效力,也要兼顾普通教师课堂实体授课中的思想感染力。与此同时,理应避免大面积和强制性的推崇名校名师思政慕课,支持教师多维化解读,只有建立在不脱离本质上的真正灵活多样的解读才会让中国高校思政教育所倡导的主旋律深入人心。

毋庸讳言,在理论上,明晰慕课教育同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的切合点,准确把握运用实践中的风险,有针对性解决弊病,才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打开一片新天地,真正的实现思政教育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高地.“慕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

[2]高国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克服几个难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5,(7).

[3]孟庆宁.慕课热潮重释、现实困境、行动逻辑与文化反思[J].江汉学术,2014,(4).

[4]陈正.德国高校MOOCs教育利弊得失的经验与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5,(3).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企业思想政治理论的困境与出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