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P观照下医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研究

2016-05-30 13:38曾庆锋严厉
亚太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曾庆锋 严厉

摘 要:以EAP理念为教学指导思想,以提升医学生的翻译能力为导向,本研究对医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医学英语翻译教学需要平衡翻译教学内容的共核与差异,整合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的资源优势,把握学生专业与教学分班的契合,同时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关键词:EAP;医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是“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教育部和卫生部于2008年联合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生“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英语翻译能力则是国际化医学人才阅读文献以获取信息、成果发表展示、参与国际合作、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因此,英语翻译能力的高低对医学生的未来学业以及职业发展意义重大。

然而,翻译能力不是自然习得的一项技能,而是需要经过系统的教学培训方可掌握的。对于医学生而言,如何针对其医学专业的独特性,结合其对翻译技能实用性的需求,开展英语翻译教学对于提升其英语翻译能力则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了。本文将以EAP理念为教学指导思想,探讨医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

二、EAP理念的发展

Hutchinson和Waters(1987)指出,按照外语教学的目的,英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用英语(EGP),即除了打基础和应对考试并没有具体目的的英语教学;另一类是专门用途英语(ESP),即为特殊目的服务的英语教学。专门用途英语(ESP)又可以细分行业英语(EOP)和学术英语(EAP)。后者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大学生用英语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学术活动提供语言和能力支撑的。

学术英语分为通用学术用途英语(EGAP,即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和特殊学术用途英语(ESAP,即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Jordan,1997)。前者以所有学术交流中英语的共同特征为研究对象,强调各学科学术语篇的共核部分和通用学习技能,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听学术讲座、做笔记、参加学术讨论、进行学术陈述、学术阅读和学术写作、翻译等语言技能的课程;后者以某一学术领域的题材为内容依托,强调学科差异,结合专业进行语篇语类和学术交际能力的教学,旨在提高学习者在该领域英语交流能力。

我们认为,讨论某一专业学术领域的专业语篇或文本内容不应该是英语教师的职责。在EAP教学中,英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充分发挥其语言技能专长,就某一专业学术领域开展EAP策略教学。因此EAP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术共核技能(core academics kills),如听(听课、讲座、说(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读(阅读教材、文章、报告等)、写(写报告、论文等)、译(专业文本、资料的翻译),同时又兼顾学科差异,突出不同专业领域的具体翻译技能讲授与培养。

三、EAP观照下的医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

就医学生而言,因其所学专业的特殊性,中英双语转换翻译能力是其获取资源信息、发布科研成果的基础,是其学习、科研、职业发展的必备技能之一。因此,针对医学生的英语翻译教学意义重大,而采取何种教学策略则是重中之重。以EAP为指导思想,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一)平衡翻译教学内容的共核与差异

医学英语翻译是英语翻译在医学文献资料中的具体体现,其必然具有英语翻译的共核特点,同时也有其独特之处。针对医学生的英语翻译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教学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是否完全以医学英语为方向或载体。我们认为,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把握翻译教学内容的共核与差异,即需要平衡医学英语翻译与普通英语翻译的共性与特性。具体而言就是需要以通用学术用途英语(EGAP)为指导思想,聚焦翻译作为一门学科的共核知识和通用技能的教学;同时又需要突出特殊学术用途英语(ESAP)所强调的学科差异,重点讲授医学领域内的英语翻译方法、技巧和策略。具体教学可以是分开两部分,第一部分关注英语翻译的共核内容,第二部分关注医学英语翻译的独特内容;也可以是交叉结合进行,在每一章节中先讲授共核知识,然后聚焦医学领域的翻译操作独特性。

(二)整合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的资源优势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EAP(学术英语)应该由专业教师讲授,主要基于教学内容及其载体的专业性考虑,认为专业知识是英语教师的短板,会导致课程讲授的不尽人意。对于这一观点,我们不能赞同。尽管EAP(学术英语)的教学内容载体具有某一领域的专业性,但究其根本仍然是一门语言技能应用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研究的技能,因此还是应该由专攻语言的英语教师讲授。但是,我们认为医学生的英语翻译教学应该充分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形成英语和专业教师的互补。可以构建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就教材、内容、教法等层面整合“英语+专业”资源,如此既突出翻译教学的共核知识(EGAP范畴),又兼顾学科差异(ESAP范畴)。

(三)把握学生专业与教学分班的契合

在医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为了做到EGAP强调的学科共核和ESAP突出的学科差异的完美融合,学生专业与教学分班的契合程度则尤为关键了。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大多数都是大班上课,而且是多专业学生一起上课,医学院校也不例外。在翻译教学中,这一情况需要做出改变,我们建议学生专业与教学分班需要尽量保持一致,例如临床医学专业为一个教学班级,预防医学专业为另外一个教学班级,不同专业学生最好不要混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专业学科差异不会过大,不会导致翻译教学失去其专业特色,同时教学资料的选择也具有了明确的方向性。

(四)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遵循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评讲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模式。医学英语翻译教学需要改变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中心的方法模式。由于教学分班已经是基于学生专业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爱好基本上应该是同一方向的,教师就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课堂展示(presentation)、工作坊(workshop)等形式开展各种基于任务(task-based)、基于项目(project-based)和基于问题(problem-based)的课堂、课外翻译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互动、合作中的翻译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四、结论

翻译能力对医学生的学习、科研、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因为英汉双语翻译能力是其阅读文献、发表文章、参加学术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可见,针对医学生的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EAP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医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策略,将为医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进而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医疗交流、医药合作培养具备良好翻译能力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Flowerdew J.&Peacock M.(eds.).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Hutchinson T.&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Jordan R.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

[5]蔡基刚.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

[6]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08(12).

[7]罗娜.EAP,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领域[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

[8]叶云屏.博士学位论文摘 要的跨学科语类分析对EAP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2013(4).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