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素养的培养探析

2016-05-30 15:25赵海燕张建平
亚太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教师素养中小学教师智慧教育

赵海燕 张建平

摘 要:当今智慧教育的发展对现如今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变革开放的专业理念、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必要的信息技术素养,交往合作能力等。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智慧型教师素养的培养可以从开发在线形式的教师培训课程、建立学习技术导师制度、完善教师评价制度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智慧教育;中小学教师;教师素养;培养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智慧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智慧教育”已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这对传统学校教师也产生了冲击。在当今社会和教育的转型期,教师专业素养已经不再是过去所强调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而是应该向“智慧型教师”的方向转变。

一、智慧教育的内涵

智慧教育的说法由来已久,但是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最新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推广的背景下,智慧教育有了新的内涵。它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等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教育,致力于培养智慧型、创新型人才。主要教学方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教学,主要的学习方式是云学习、无缝学习。

二、智慧教育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变革开放的专业理念

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圣人角色转为导师,从知识传授者转为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主导行为方式逐渐由课堂讲授为主的显性行为转为课外教学设计为主的隐性行为。除了角色理念的转变,中小学教师还应该树立新的评价理念。智慧课堂中,教师应该更多地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手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成效的检测评价和分析。

(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智慧教育为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知识要求——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TPACK包括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等三种知识要素,但是它不等于这三种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将技术融入到具体的学科内容的教学中去,教师要学会在技术、学科内容知识以及教学知识之间找到平衡,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三)必要的信息技术素养,交往合作能力

智慧教育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发展而成的新型教育形态,因而智慧型的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素养,这里的技术素养不只是停留在会使用多媒体、电脑办公软件上,而是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比如说能根据学科内容及特点,制作、上传微视频;能够使用后台监控系统追踪学生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能够会使用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其答疑解惑,分析学生总体学习情况,为线下教学找重点。

四、智慧型教师素养的培养

(一)开发在线形式的培训课程

智慧学习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在线上完成的,相应的我们的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应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建立在线的教师培训课程。充分运用在线优势进行教师发展活动有着传统的面对面教师发展活动所不具备的优点。

(二)建立学习技术导师制度

目前我国的智慧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现行的教师队伍中具有开发组织智慧教学的教师人才数量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重点培养进步快的教师在教学和学习中广泛使用新技术的能力,来指导并带动更大范围的教师群体新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由此形成一个强大的网络来促进更大范围的新技术应用,这种“帮带”式的辐射状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发挥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效用。

(三)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智慧时代的教师素养发展应配套相应的教师评价机制,包括网络教学评价机制和教师晋升评价机制。翻转课堂是智慧时代课堂模式的发展趋势,当教师组织翻转课堂时,其初期的工作量投入是要大于传统面授式教学的。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应该关注翻转课堂教学的这一特点和规律,对教师的投入(尤其是课程教学的初期投入)给予适当的补偿和激励。基于评价和认可机制对教师进行的引导,往往更有可能基于教师的教育实践、并通过调动教师内在的力量而促使教师更为自觉地重组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翁朱华.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2]陈建.微课,翻转课堂及其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课程教学研究,2014(12).

[3]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9-34.

[4]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5]任柏成,郑艳.现代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智慧教育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4):109-110.

[6]潘克明.基础教育中基于数字技术环境的智慧教育[J].教育信息技术,2014(12).

[7]靖国平.关于智慧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C版,2010(006):4-8.

[8]徐应萍.智慧教育回归教师智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5):33-36.

[9]邢丹,孙秀鸿.21世纪基础教育教师素养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6):116-118.

[10]金江军.智慧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2(11):18-19.

[11]甘业萍.翻转课堂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及专业素养探析[J].广西教育,2015,2:021.

[12]朱德珍,林潇潇.论智慧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培养[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0(3):41-43.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教师素养中小学教师智慧教育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