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稀有剧种(一)

2016-05-30 10:48陈音璇
音乐生活 2016年2期
关键词:西厢新昌西厢记

陈音璇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几百年间,人们不断地传诵着王实甫的《西厢记》。却少有人知晓今天戏曲舞台上还能演出王实甫《西厢记》(又称《北西厢》)的只有浙江的戏曲剧种——调腔,而昆曲、京剧及其它地方剧种的《西厢记》都是在明代经过文人改编整理后重新面世的《南西厢》。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剧种将《北西厢》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呢?

调腔又称“掉腔”,是浙江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约产生自明代。属南戏诸声腔中的一支,也是浙江八路高腔之一。曾在明清时期风靡浙江中部,以今天的绍兴市、新昌市为中心,并影响到浙东部分地区。现可见关于“调腔”的最早记载见于张岱的《陶庵梦忆》:“甲戌十月……是夜,彭天锡与罗三、与民串本腔戏,妙绝;与楚生、素芝串调腔戏。又复妙绝”、“朱楚生,女戏耳,调腔戏耳。”明代,除了调腔职业戏班之外,许多地区还流行着民间坐唱班,盛极一时。同时调腔还发展出了自己的分支——宁海平调。清末。乱弹的兴起使调腔的发展逐渐式微。再经过多年战乱的冲击。调腔基本上销声匿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及上海的学者先后四次赴绢兴、新昌,对调腔进行调查研究,因只有新昌一处将调腔保留了下来。冈此他们又称调腔为“新昌调腔”。19b7年,浙江省文化局拨专款招办第一期调腔培训班,请同老艺人对学员进行辅导,并于1959年成立新昌调腔剧团,调腔得以重生。2006年,“新昌调腔”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调腔长期在山区活动,艺人又多来自多地交界处的山坑冷岙,因此受外来影响较少,今天仍能看到较传统的剧种特色。

除了王实甫的《西厢记》之外,调腔还拥有众多的剧目,其内容和数量之丰富几乎涵盖了中国戏曲的各个发展时期,从宋元南戏,到元代杂剧、明代传奇,再到建国后的新编戏应有尽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被称为“吉戏”的剧目,即宋元南戏、元代杂剧与部分明清传奇,保存下来的晚清以前剧目手抄本有159本,至今还可以上演《北西厢》《琵琶记》《玉簪记》《牡丹亭》《拜月亭》《白兔记》《吕蒙正》《荆钗记》以及《赐马斩颜良》《三关斩卞》中的部分出目。其中元杂剧《北西厢》和《汉宫秋》是我国戏曲舞台上这两个剧目的唯一遗珠。

调腔在音乐上也极具特点。首先。早期的调腔保持了宋元南戏“不托丝竹、锣鼓助节”的特色,伴奏全部采用打击乐器。今天上演的《北西厢》《汉宫秋》等剧目依然沿用了该特点,后来因受昆曲及建国后戏曲改革的影响,逐渐加入了旋律乐器。其次,调腔采用“一人启齿、众人帮腔”的形式。即在每一句唱腔的末尾,都会加入人声和唱,进行一字或数字的帮腔。早期调腔的帮腔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鼓师帮腔,第二阶段加入小锣师,第三阶段加入全体后场演员。但这种特色在后来全部被改为统一的、不分阶段的全体帮腔。第三。由于调腔属于高腔腔系。因此其演唱“不叶宫调、只沿土俗”。且传统乐谱采用“蚯蚓谱号”的记谱形式,只在歌词右侧标注出曲调的板式,以及旋律的走向、轻重等,而无具体音高。因为调腔保留了这些早期南戏的音乐特点,因此部分学者认为,它很可能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余姚腔的遗音,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调腔很可能是南北声腔交流的产物。

今天舞台上的调腔最常演出的剧目以“时戏”与新编戏为主。“时戏”即清朝中叶后产生的传奇剧本以宫廷袍带戏为主。例如《闹九江》《三请樊梨花》《三箭定天山》等,新编戏主要有《甄清官》《挑水伯》等。同时,剧团也在努力复排《北西厢》《汉宫秋》、目连戏等“传统吉戏”。目前,已经恢复的《北西厢》演出有《游寺》《请生》《赴宴》《拷红》四折,在老艺人的帮助下,基本沿袭了传统的“不托丝竹、锣鼓助节”、“一人启齿、众人帮腔”的剧种特色。近些年来,调腔剧团带着恢复的“古戏”赴香港、台湾等多地进行展演,获得了专家与观众的一致认可。期待调腔能为大家呈现出更多的精彩,如《北西厢》一样永远在人们的口耳之间传诵。

(责任编辑 张晓燕)

猜你喜欢
西厢新昌西厢记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西厢故事
“西厢”瓷画及其在欧洲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兼论《西厢记》的早期西传
放风筝
王季思注本《西厢记》补证(续一)
绍兴新昌科技创新现状及路径分析
陈继儒评《西厢记》的刊本流变及其真伪
《西厢记》释词补证
《王西厢》与《董西厢》中引用辞格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