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

  • 从《西厢记》张本到霍本看古籍校勘的重要性
    :张深之版的《西厢记》与霍松林本《西厢记》相比,前者在版本上得到学界称道,后者则显然没有经过校勘。霍本的增、删,除个别处外,大都不得体,没有张本原生的鲜活。张本的眉批指出了《西厢记》文本的一些错讹。此外,王季思的《西厢记》校注本虽是诸本中最好的本子,却仍有百密一疏的问题。关键词:张本;霍本;眉批;风流业冤;王仲闻“张本”指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刻本《张深之先生正北西厢秘本》( 纵:26.2厘米,横:17.5厘米,共3册,有陈洪绶插图6幅,藏浙江省图书馆

    文史杂志 2024年1期2024-01-04

  • 古籍中的“园林图像”转译设计研究
    聚焦于明刊本《西厢记》版刻插图中“园林图像”的构景元素与造园技法,通过景观元素的抽象表达和造园技法的引入耦合两个层面的阐述,将江西婺源特色小镇景观设计项目作为设计案例,探索对古籍版刻插图中构景元素的抽象化转译设计及对传统造园技法的继承创新,旨在强化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历史逻辑关联。关键词:园林图像;转译设计;《西厢记》;婺源特色小镇本文所说的特色小镇景观设计项目所在地为江西婺源,其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文风鼎盛,历代名人遗迹和明清徽派古建筑遍布乡野。婺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8期2023-10-16

  • 反叛与归顺:浅析《西厢记》的女性意识
    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历来被视为中国古典戏剧中反映女性意识觉醒的经典著作。但是在父系家族和儒教家族中,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又不可避免地带有男权色彩。本文旨在以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分析《西厢记》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局限性,揭露父权制社会下女性被压抑的历史真相和历史根源。从而探寻《西厢记》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另一种文学史意义。【关键词】《西厢记》;女性意识;父权制【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今古文创 2023年21期2023-06-15

  • 从中古汉语到近代汉语: 《西厢记》指示代词研究
    语转型时期的《西厢记》,是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一部经典佳作,其雅俗共赏的语言艺术为历代学人关注。本文以《西厢记》中的指示代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文本,整理《西厢记》指示代词表,运用语言学有关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以探析指示代词的功用、特点,明确指示代词的句法在逐漸向现代汉语语法靠拢的过程中发生的语法化现象,为有关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西厢记》;指示代词;称指方式;代词虚化【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今古文创 2023年16期2023-05-30

  • 《西厢》欢郎述论
    键词:欢郎;《西厢记》;《莺莺传》;《董西厢》;《南西厢》中图分类号:J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44X(2023)03-0076-11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3.03.009自唐代《莺莺传》起,欢郎一直广泛存在于各种《西厢》题材作品中,是该题材一个出现较早却时常不为人所重视的人物。作为一般认为的莺莺之弟、崔家男丁,欢郎在《西厢》故事中直接出场或间接被提到于出场报门、赴斋祭相、寺围谋计、谢恩悔婚、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3期2023-05-30

  • 王实甫杂剧《西厢记》中的场景意象研究
    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这句话是对元代王实甫杂剧《西厢记》(后文简称为《王西厢》)的最高评价,充分说明其诞生之早,演出之盛,影响之深。数百年来,历代文人学者对其美誉甚多。《西厢记》中的很多场景意象具有独特的魅力。一、意象及场景意象概述意象作为一个美学概念,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是审美的核心要素之一。何为意象?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意象是主观情志与外在物象的统一,中国戏曲的创作构思即主观意识与形象结合为主客观统

    戏剧之家 2022年32期2022-12-08

  • 京剧《西厢记》与戏曲音乐剧《西厢》的对比研究
    例,通过京剧《西厢记》与戏曲音乐剧《西厢》的比较,总结二者在台词、唱法、服化道以及龙套和歌队方面的区别,分析差异,概括特性,形成新识。本文旨在分析、研究戏曲元素在中国原创音乐剧中的运用,发掘传统戏曲在不同艺术形式中发展前景并归纳戏曲元素运用于中国原创音乐剧的作用与意义。一、传统戏曲和戏曲音乐剧之比较(一)古典的文与通俗的歌将王实甫的《西厢记》和音乐剧《西厢》(新绎文化出品)进行粗略的比较后,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所有台词都属于中文体系,且为了方便观众理解,都做

    剧影月报 2022年4期2022-11-07

  • 评点·创作·演出:清代新疆流人与《西厢记
    ,高秉评点了《西厢记》,并且在流人群体中广为传播。可惜,这部评点本已经亡佚了,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同时代人的文字尽可能去还原它。张锦在《新西厢自序》中提及:“迨谪伊江,凡友有书罔不借阅,及阅至高公青畴所评《西厢记》,不觉拍案称快,喜其与鄙见略同。”张锦大约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谪戍伊犁,此时高秉已经去世三年。因此他的《西厢记》评点应当创作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年间。张锦对高秉的评点“拍案称快”,并称“其与鄙见略同”。张锦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11-05

  • 浅析《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
    刘清摘要:《西厢记》是我国古代著名戏剧之一,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对后世的婚恋观有着重要影响。红娘在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从《西厢记》文本出发,试图全面解读红娘的形象,以便读者更好地解读文本内容。关键词:红娘形象 正直胆大 能言善辩 不慕钱财一直以来,元代王实甫所著的《西厢记》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关于其人物形象的分析更是数不胜数。然而大部分研究者都集中于分析张生、崔鶯莺或者老夫人等形象鲜明的人物,对于在张生和崔莺莺之间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4期2022-05-13

  • 西厢记》英译本副文本对比研究
    夏【摘要】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在元代早期就已广为流传,与《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一起被誉为四大名剧。本文以《西厢记》的奚如谷、伊维德英译本和许渊冲译本的副文本为研究对象,以法国学者热拉尔热奈特的相关副文本理论为指导,通过研究分析译本中的副文本信息来探究译本背后的翻译动机、理念和方法、情感倾向等。通过对比探究译者翻译思想对译文的影响,本文期望能够为中国戏曲的译介事业有所助益,更好地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关键词】 副文本;

    今古文创 2021年47期2021-12-22

  • 西厢记》老夫人形象分析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凭借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反封建的进步思想,拥有大批读者,也吸引着古往今来众多专家学者们的目光。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成功塑造了张生、崔莺莺、老夫人等角色,其中老夫人这个角色由于站在崔莺莺与张生的对立面,历来受到人们的批评与指责,被认为是“封建势力的代表”。本文将从《西厢记》的文本出发,从三个主要方面对老夫人的形象进行一次新的探讨。【关键词】 《西厢记》:老夫人: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I207   

    今古文创 2021年46期2021-12-21

  • 红娘两面性赏析 ——论王实甫《西厢记》红娘形象
    精华,王实甫《西厢记》中红娘形象以其复杂性获得了读者的青睐。与唐传奇《莺莺传》对次要人物的省略叙述不同,王实甫将红娘由形象单薄的信息传递者转变为占整篇幅戏份三分之一的全剧情节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罗冠华2009),使红娘具有两面性特征:既是封建阶级的维护者,又具有超越阶级的进步性;既是“侠客”,也暗藏小私心。(一)红娘两面性体现红娘作为该曲中配角,却是有血有肉的圆形人物,具体体现在封建性和进步性并存,侠客心和私心并置。(二)封建性和进步性红娘作为封建家长制统治

    魅力中国 2021年18期2021-11-28

  • 元杂剧《西厢记》中修辞格的特征及影响
    创作的元杂剧《西厢记》是优秀的戏剧作品,其在修辞格的运用上也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据统计,《西厢记》中使用到的修辞格共有二十一种。本文参照学者唐钺的修辞格分类方法,从中提炼出其中代表性的三种修辞格,对其特征及作用展开深入讨论。研究发现,《西厢记》中的修辞格种类繁多,不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还体现了作者的“人文风格”。通过修辞格的灵活运用,《西厢记》中人物语言的丰富性得到增强,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作品的戏剧性也更为突出,有效提高了戏剧的艺术感染力。【关键词】

    今古文创 2021年43期2021-11-21

  • 浅析《长亭送别》的戏剧冲突
    别》是王实甫《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就全篇而言,本折的戏剧冲突虽不是《西厢记》全剧的高潮,但本折集中地展现了崔莺莺“并头莲”与老夫人“考功名”思想上的矛盾、须臾合欢与继而离愁的情感上的矛盾及崔莺莺个人的外在表现与真实内心的矛盾。因此,分析《长亭送别》的戏剧冲突对于全面把握崔莺莺的形象特征和把握文本主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西厢记》;《长亭送别》;戏剧冲突;崔莺莺《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矛盾冲突比较集中的一出戏。通观《长亭送别》全篇,我们可以概括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11期2021-11-20

  • 简述《西厢记》中崔老夫人人物形象
    75001)《西厢记》主要讲述的是相国夫人、相国千金崔莺莺和丫鬟红娘将崔相国的灵柩运回故乡,途中路过普救寺,邂逅书生张生,从而展开一段追求恋爱自由,摆脱封建婚姻腐朽门第思想的爱情故事。其中,崔老夫人一直是这段“自主婚姻”的阻挠者,但笔者认为崔老夫人的行为方式极具特点,代表着当时那个年代的一类人,因此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着手对崔老夫人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一、爱女心切的老母亲形象纵观《西厢记》整部作品,指示崔老夫人行为的一条思想主线,就是对女儿和对家庭的爱。首先,

    戏剧之家 2021年27期2021-11-14

  • 接受美学观照下的《西厢记》曲词英译研究
    鹿丽摘要:《西厢记》的语言“字字当行,语语本色”,其曲词华美典雅,婉转动人。许渊冲以韵文体翻译曲词,以求最大限度地诠释原剧的艺术魅力、再现原剧的语言特征。引入接受美学理论中“隐含的读者”“空白”“期待视野”等核心概念,以许渊冲《西厢记》英译本为例,探讨译者在传译曲词的过程中,如何留白、如何满足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以期对文学翻译有所启示。关键词:《西厢记》;曲词英译;接受美学;空白;期待视野一、《西厢记》的曲词之美元代王实甫撰写的《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

    现代语文 2021年6期2021-10-19

  • 王实甫《西厢记》“误读”巧置的舞台效果
    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三折“赖简”当中的重要情节。结合文本精读,张生跳墙的主要原因是其误会莺莺之诗,而错解幽会地点;王实甫的个性化改编,实则是对于西厢记作为文学文本和戏剧作品的综合考量。关键词:《西厢记》;“张生跳墙”;舞台效果初探:张生误简的起因之探金圣叹在《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中将《王西厢》的第三本第三折命名为“赖简”,是指张生看到崔莺莺“待月西厢下”的诗本,于夜中逾墙赴约,然莺莺大怒,否认密约,此为“赖”;而蒋星煜、袁行霈等学者认为,莺莺之所以怒而赖

    百花 2021年6期2021-10-07

  • 从“小”着笔:试论红娘与紫鹃人物塑造差异
    要:不论是《西厢记》中的红娘,还是《红楼梦》中的紫鹃,都是作品之中居于主角身侧的“小人物”。但在作者的书写中,这些小人物却以低微的身份获得了独特的性格特征,被塑造成了不逊色于主角的鲜活形象。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具体分析,剖析她们在身份地位、行为表现、形象内涵、服务主旨等众多方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点,从而对两部作品中的小人物进行比较论证,以探求其自身的文学特性与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关键词:《红楼梦》 《西厢记》 小人物比较 红娘 紫鹃在《红楼梦》和《西厢记》这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9期2021-09-26

  • 浅论《莺莺传》和《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转变
    传》与元杂剧《西厢记》的比较,探讨女主人公崔莺莺在身份地位、性格精神和结局命运三个方面的形象转变,并从作品的内部和外部剖析形象转变的原因,发掘其中高扬的女性主体意识和焕发的市民精神。【关键词】 《莺莺传》;《西厢记》;崔莺莺;形象转变【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2-0025-02中唐时期,元稹作传奇《莺莺传》,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突破礼法结合,后又始乱终弃的故事。元

    今古文创 2021年32期2021-09-22

  • 意境说视角下《西厢记》中月意象的解读
    】 在元杂剧《西厢记》中,王实甫通过运用众多典型意象,营造出了艺术价值极高的意境。人、情、物三者交织,达到了王国维戏曲意境理论中的最高审美标准。而月亮可谓是贯穿《西厢记》全篇的重要意象,一方面月意象既用来指代崔莺莺,月亮的变化有时还暗示着崔莺莺的内心情感波动;另一方面月亮又是崔张二人传达感情的特定载体,帮助他们跨越了原本的时空限制。同时,人与月相通的观念,赋予月这一意象更深厚的内涵,体现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在戏曲意境说视角下解读《西厢记》中的

    今古文创 2021年35期2021-09-22

  • 京剧《红娘》对元杂剧《西厢记》的演变与重构
    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则是对《莺莺传》和《诸宫调西厢记》的深化,无论在思想主题、人物塑造还是戏剧结构上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被称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而京剧名家荀慧生于1936年创作的京剧《红娘》在继承了王西厢舞台艺术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多维重构。《西厢记》历经不同时代,在舞台上久演不衰,有极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通过将两部作品进行对比,会发现京剧《红娘》是对西厢记故事尤其是主题思想层面的又一次升华。京剧《红娘》是根据元杂剧《西厢记》改编而成的,对比两

    今古文创 2021年4期2021-09-10

  • 西厢记》崔莺莺人物形象塑造分析
    【摘要】 《西厢记》作为元杂剧的代表之一,它的成功主要在于对崔莺莺形象的精准刻画和塑造。作者将笔触深入到莺莺性格的深处,深刻地剖析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出她追求爱情和尊崇礼教之间的冲突,使崔莺莺的形象丰富立体且深入人心。本文在了解杂剧创作背景的基础上,从崔莺莺性格特点、人物形象、人物美的意蕴几个方面,来探索作者对他笔下的形象的塑造,以供参考。【关键词】 《西厢记》;崔莺莺;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

    今古文创 2021年2期2021-09-10

  • 西厢记》情感传译研究
    Hart的《西厢记》英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四个角度探究两位译者在情感传译方面的不同,分别为:用词、传递情感的媒介、人称变化(表达视角)。研究发现:由于中外译者语言环境和用词习惯不同,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程度不同,对《西厢记》原文的理解便不同,于读者而言,其情感体验也不同。【关键词】 《西厢记》;情感传译;用词;句子分析;表达视角【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

    今古文创 2021年19期2021-09-10

  • 王实甫《西厢记》“老夫人”形象新解
    要】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的代表作之一。历史上,《西厢记》虽饱受后世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却在民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并流传至今。直至近代“五四运动”时期,《西厢记》被认为是“反封建”主题的发轫之作,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追捧。近年,《西厢记》的研究仍在继续,其中关于“老夫人”人物形象的问题成为多方争论的焦点。笔者将回归文本的内容与创作背景等方面,综合分析各方观点,对“老夫人”形象进行更加真实、可感的分析。【关键词】《西厢记》;“老夫人”;形象分析【中图分类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8期2021-08-06

  • 考据于版本,忠实乎原文
    剧作品,其中《西厢记》最具代表性。他以直译的方式译介了弘治岳刻本《西厢记》,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忠实,使西方读者在乐于接受的基础上感受到原文的美学特征。奚如谷在译介经典戏曲时重视翻译底本的挑选,同时致力于还原文本特定的历史语境和场景。他的译介和研究为中国戏曲西传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关键词:戏曲译介;《西厢记》;翻译底本;奚如谷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当代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策略与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AWW003)的阶段成

    外国语文研究 2021年2期2021-07-20

  • 西厢记》中“南海水月观音现”的异文流变与辨析
    要:王实甫《西厢记》刊本众多,各版本之间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是否能条缕清晰地整理出各版本中异文殊字的流变脉络对我们识原文、明原意有着重要的影响。曲文论争最多的是第一本第一折中张生所唱[寄生草]末一句中的最后七个字,究竟是“南海”还是“海南”,“观音现”还是“观音院”,七百年来争论不休。今以具有代表性的佳椠善本与名家评点为例,将各家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见汇集在一起,在揣摩前人怎样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欣赏这部古典戏曲名著的同时,试图通过各类刊本之间的参证关系寻

    美与时代·下 2021年5期2021-07-19

  • 西厢记》中僧侣形象世俗化原因探析
    摘  要:《西厢记》中塑造的僧侣形象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特征,僧侣本应参禅礼佛,修身养性,但是王实甫笔下所描绘的僧侣却饮酒茹荤、贪财好色,乐于奔走于世俗人情之间。这种僧侣形象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元代特殊的佛教政策使然,但佛教自身的世俗特质和杂剧作品自身的特点也都加速了僧侣形象的世俗化。关键词:《西厢记》;僧侣;世俗化作者简介:梁晓琪(1996-),女,汉族,山西晋中人,沈阳师范大学20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37

    青年文学家 2021年6期2021-04-28

  • 崔莺莺与杜丽娘女性反抗精神之比较
    《牡丹亭》与《西厢记》分别塑造了杜丽娘与崔莺莺这两个中国戏剧史上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们的魅力不仅在于相貌才华,更在于她们身上的反抗精神。虽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她们身上都有所体现,但作者赋予她们的反抗精神却各有不同,从崔莺莺到杜丽娘,女性的反抗精神在不断成长,此二人反抗精神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值得探究。关键词:《牡丹亭》 《西厢记》 女性 反抗精神 封建束缚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她们被当做男性的附属品,被“三从四德”、《女诫》等封建礼教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3期2021-04-12

  • 他国化视角下《春香传》对《西厢记》的接受与改编
    典名著之一;《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代表了同类题材作品的最高水平。作为才子佳人文学作品的典范,二者在主题思想、人物语言和叙事手法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本文以文学他国化理论为基础,拟通过《春香传》和《西厢记》间的对比,分析《春香传》对《西厢记》的接受与发展,及其在接受和发展过程中过程中所突显的创新性。关键词:西厢记 春香传 文学他国化 改编《西厢记》是王实甫①代表作,同时也是才子佳人文学作品的典范。其故事原型最早见于唐代作家元稹所作传奇小说《会真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3期2021-04-12

  • 广播剧创新的“破圈”之路
    播音乐剧   西厢记   昆曲   融合创新【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195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新中国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此后,广播剧成为新中国广播中一朵奇葩,并陆续出现了立体声广播剧、广播连续剧、方言广播剧、广播微剧等多种形式,丰富了广大受众的审美体验。媒体融合时代,广播剧的制作和播出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作为广播剧创作者,除了用声音演绎好中国故事之外,顺应时代发展,利用融合创新思维重构广播剧,让广播剧的创作、呈现、传播

    中国广播 2021年11期2021-04-02

  • 木刻版画《西厢记》的书像与书意
    中“书意”。《西厢记》的木刻版画,兼具“书像”的民族性与“书意”的创造性,足以细观。关键词:木刻版画;《西厢记》;书像;书意引言赵宪章先生在《文学书像论——语言艺术与书写艺术的图像关系》一文中定义书像是被书写的字像,被欣赏的书像就是艺术。它是作者由思维认识活动到作品最终成型的产物,这是基于作者本人通过语言、文字以及对历史、世界的理解而形成的具有作者独特个性的作品。它使用个性化的图像语言去表现作家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观念。“绘画图绘世界之形貌,它与世界的关系首先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2021-01-10

  • 西厢记》与《塞莱斯蒂娜》悲剧美学特征之比较
    周清清摘要:《西厢记》和《塞莱斯蒂娜》都是描写爱情悲剧的经典作品。两剧在情节设置上、主题上存在不少相似之处;然而它们分别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在悲剧作品中的美学特征自然也是不同的。本文结合社会历史背景,通过对两剧主人公、戏剧冲突、悲剧类型、悲剧结局作一比较,试图揭示出中西方悲剧精神及审美观念的不同。关键词:《西厢记》;《塞莱斯蒂娜》;悲剧美学;比较中国古代戏剧典范《西厢记》和西班牙文艺复兴的醒世之作《塞莱斯蒂娜》都是描写爱情悲剧的作品。两剧在情节设置上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2期2020-12-28

  • Purpose-driven Texts and Paratexts: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Retranslations of Xixiang ji
    ang ji 西厢记 is translated more than any other plays from China for its canonic status.This article examines three significant English translations in recent decades.From the U.S.,there is The Story of the Western Wing (1995) by pro

    翻译界 2020年2期2020-12-17

  • 从修辞学角度看元杂剧《西厢记》中红娘的人物塑造
    造是否成功。《西厢记》作为元杂剧的代表剧目,其人物角色塑造非常成功,尤其是红娘的塑造,可谓经典。这种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贴合人物个性特征的语言材料,而对这些语言材料的加工即修辞,也是经过考量的。【关键词】红娘;《西厢记》;修辞学;语用学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6-0047-02一、修辞的运用原则修辞即修文饰辞,东汉许慎说修辞对文章的作用是“去其尘垢,加以缛采”。修辞讲究将文

    戏剧之家 2020年36期2020-12-15

  • 论《西厢记》中老夫人的男权束缚
    宇婷摘 要:《西厢记》不仅成功塑造了崔莺莺勇于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还塑造经典反派的人物——崔老夫人。本文认为,老夫人的赖婚行为揭示出了女性被男权所束缚的现象。老夫人是封建社会女性被男权束縛的典型形象。关键词:《西厢记》;老夫人;男权束缚一老夫人一出场时就说道:“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这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崔相国已经逝世的客观事实——丈夫和父亲的形象在崔家缺席,随之而来的也是崔相国所代表的夫权和父权呈现出缺席的状态。夫权和父权不仅是男

    北方文学 2020年20期2020-11-23

  • 从许渊冲《西厢记》英译本窥探其“三美”论的实施
    的翻译理论。《西厢记》是我国元杂剧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许译本在保留原文风格的同时将“三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了很大的贡献,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旨在通过例证探析在《西厢记》英译本中许渊冲是如何践行其翻译理论,使译文兼具音美、意美和形美。关键词:《西厢记》;许渊冲;“三美”论一、《西厢记》概述由于多种译本的出现,王实甫的《西厢记》流传到世界各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和读者。它像一座言语艺术的宝殿,俗语、俚语、成语和典故集结成趣,

    北方文学 2020年17期2020-11-06

  • “品读西厢走进梨园”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探析
    效果。关键词:西厢记;信息化;教学设计1 教学分析阅读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我校建筑装饰专业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我校分段式教学安排,开设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周课时四节,共36学时。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大学语文》。在阅读能力模块,根据课程性质、人才培养方案、学情分析,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打破传统以体裁排序的授课方式,改为能力训练的方式重新设计,分为接受性阅读、比较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四个能力

    卷宗 2020年21期2020-10-26

  • 西厢记》崔莺莺人物形象塑造浅析
    历多次演变,《西厢记》人物性格和主题在历史发展中产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比较了不同作品中崔莺莺形象的发展变化,并从时代环境与家庭背景以及爱情发展等方面来把握崔莺莺这一典型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关键词:《西厢记》;崔莺莺;人物形象《西厢记》的故事最初源于元稹的《莺莺传》,但在流传及演变的过程中,张生与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有着不同的结局,从《莺莺传》中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大团圆,再到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和追求爱情自由的主题,故事的价值

    北方文学 2020年15期2020-10-09

  • 浅析早期中国电影中知识分子对传统题材的解读
    叶秋摘 要:《西厢记》取材于中国传统戏曲,从唐传奇中的《莺莺传》到王实甫的《西厢记》其间历经唐、宋、金、元四个朝代五百余年的演变和再创作。在中国的早期电影中,侯曜和张石川分别在20年代和40年代都拍摄过电影《西厢记》,而20年代和40年代分别发生了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的两次商业浪潮,这两版《西厢记》又都是其代表之作。本文通过对于两版《西厢记》的比较,分析出不同创作年代下的创作者心态,以期通过知识分子的心态转换找到蕴含于故事后面的内在民族文化内涵。关键词:《西厢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5期2020-09-26

  • 西厢记
    摘 要:《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在古代文学光辉的照耀下,我们从古人的恋爱、婚嫁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同时我们也应该以敏锐的眼光、睿智的头脑去体会那些压抑心地无法自拔的爱的艰难,去批判那些婚姻关系中的糟粕,进而去完成古代恋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企盼……关键词:中国古代;爱情与婚姻;缩影《西廂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是在综合了元稹的《莺莺传》、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完成的。王实甫曾任陕西省令、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后来由于他不满当

    读天下 2020年20期2020-09-22

  • 西厢记》红娘人物形象探析研究
    摘 要:《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五本二十折,是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所作,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不朽典范,自问世以来备受推崇。《西厢记》主要描写了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宗法卫道者,同以崔莺莺、张珙、红娘为代表的礼教叛逆者之间的冲突,其中崔莺莺、张珙、红娘之间的矛盾也不容忽视。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和细节描写,塑造了红娘、崔莺莺、张珙等人鲜活典型的人物形象,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亮色。文章仅从红娘这个人物形象切入,在分析人物特点的同时,也细读《西厢

    读天下 2020年22期2020-09-22

  • 为什么《西厢记》天下夺魁
    满。王实甫的《西厢记》,其劇情直接取材于金代董解元的杂剧《西厢记诸宫调》。当然,相较于董西厢,王西厢弥补了很多缺陷。这不仅表现在情节更加缜密、紧凑,还表现在主人公冲破封建礼教,无畏地追求爱情、追求人性的精神。本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西厢”故事的衍变、《西厢记》的作者考证、《西厢记》的思想、《西厢记》的艺术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阐述,听众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西厢记》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20年9期2020-03-11

  •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Texts,Paratexts and Contexts
    iang ji西厢记; the historian recordShiji史记; and a collection of erotic texts from Imperial China.Structure-wise,this special issue has been distinct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The first part consists of eight research articles,and the

    翻译界 2020年2期2020-02-25

  • 风雅兮《西厢记
    曲剧目众多,《西厢记》是最具诗风清雅、意境温馨的一出大戏。几百年来,各个剧种都在演不同版本的《西厢记》,京剧大师荀慧生的《红娘》亦是《西厢记》的精彩演绎。北昆的《西厢记》忠实于王实甫的原著,表演真切感人,顾曲念白“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不愧古人誉《西厢记》为“花间美人”。《西厢记》为古代扛鼎之作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王西厢》或《北西厢》),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故事取自唐元稹《莺莺传》,剧本借鉴了金章宗时董解元(1190

    旅游 2020年12期2020-01-07

  • “红娘”称呼的由来
    这个称呼源于《西厢记》中的人物“红娘”。红娘是元杂剧《西厢记》女主人公崔莺莺的婢女,是帮助莺莺和张生结合的关键人物。《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在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北宋赵令畤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及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改编的。杂剧《西厢记》进一步突出了红娘的形象,将她塑造成一個热情机智、聪明泼辣、伶俐风趣、热心帮助崔张结成美满姻缘的可爱人物。《西厢记》问世后,民间就习惯把那些热心促成别人美满姻缘的人冠以“红娘”的美称。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8期2019-12-18

  • 西厢记》版画研究述略
    版画研究中,《西厢记》版画可谓一枝独秀,具体而言,可分为萌发期、成熟期、繁荣期三个阶段。一、萌发期(1954-2000)1954-2000年40余年间,有关于《西厢记》插图的论文,共10篇。最早的是1954年彥涵的《谈“西厢记”木刻插图》,该文以陈洪绶等人所作《西厢记》插图为对象,重点鉴赏了其中的十幅图。1958年薄松年的《谈明刊本西厢记插图》,以几种明刊西厢记插图为对象,重点分析了刘龙田本的“金陵派”风格、毛西河本陈老莲所绘莺莺像、明后期刊本的抒情性及诗

    齐鲁艺苑 2019年5期2019-01-10

  • 近三十年杂剧《西厢记》作者研究概述
    近三十年杂剧《西厢记》作者研究概述⊙常晓晔[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临汾041004]杂剧《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贾仲明对其有很高的评价,认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关于杂剧《西厢记》的作者问题迄今为止未有定论,根据现有资料及学者观点,可将《西厢记》的作者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归为四类,即王实甫作、关作王续、关汉卿作、王作关续。西厢记作者关汉卿王实甫杂剧《西厢记》取材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共五本二十一折,是我国古典戏剧史上的一部经典名著,其故

    名作欣赏 2016年24期2016-07-14

  • 日本对明刊本《西厢记》的版本研究
    古典戏曲名著《西厢记》,在国内,所收藏明刊本约三十余种,而对于其明刊版本之研究,仅解放前郑振铎先生做了一些工作,解放后三十年来则几乎是一张白纸。解放前郑振铎先生研究《西厢记》的版本,取得了一定成果,由于当时他所接触到的明刊本不过十多种,因此,取得的成果也就不可避免地有了较大的局限性。可喜的是近数十年日本在研究明刊本《西厢记》方面继续不断地在进行,发表了田中谦二《<西厢记>版本之研究》和《<西厢记>诸本之信凭性》、传田《万历版<西厢记>之系统与性格》等论文,

    读书 1980年4期198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