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基础俄语》课程教学初探

2016-05-30 03:15陶乐萍
亚太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俄语教学

陶乐萍

摘 要:当今开设俄语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无论是在普通高等院校中,亦或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俄语教学的开展都离不开《基础俄语》这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如何组织好《基础俄语》的教学,调动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基础俄语》课程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心理特点以及知识储备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在乐趣中掌握所学知识,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关键词:基础俄语;俄语专业;俄语教学

当今开设俄语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无论是在普通高等院校中,亦或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俄语教学的开展都离不开《基础俄语》这门主干课程的教学。绝大部分俄语专业新生都是俄语零基础学生,这就决定了高校俄语教学的开展必须从基础知识着手,在对俄语基础知识的掌握下,逐步培养学生俄语语言方面的拓展能力。

一、《基础俄语》课程地位和俄语专业学生知识储备情况

《基础俄语》课程是面向高校俄语新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进行更深层次俄语学习的基础。课程主要涵盖俄语语法、俄语语音、俄语言语训练等方面的教学。学时多,知识涉及面广,为学生日后的深度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这门课程对于俄语新生而言十分重要。

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面对即将开始的艰难俄语学习,俄语专业新生相关知识储备情况不容乐观。绝大部分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俄语,不懂俄语字母构成,没有听过俄语演说,并且有不少学生不是自愿填报俄语专业,而是因为各种原因被学校调剂过来,因此,对这部分调剂过来的学生来说,除了俄语知识结构上的空白需要填补之外,更需要一个不断调整学习心态的艰难过程。另外,由于受社会舆论影响,新生普遍低估大学学习的难度,此外,大学氛围更自由,许多新生自制力不够,不能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分配在学习上的时间远远不够,导致上课效率不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基础俄语》课程的教学。

二、《基础俄语》课程教学实践

《基础俄语》课程主要涵盖俄语语法、俄语语音、俄语言语训练等方面的教学。学时多,知识涉及面广。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知识储备情况,每个部分的教学适用的教学方法各异。

1.语音板块教学

为了在初学阶段形成良好的语音面貌,在课堂上采取听录音跟读的教学方式,加上适当的发音技巧讲解以及大量发音练习,注重学生课堂学习反馈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朗读检查或随机朗读检查,检验学生语音面貌,并根据个体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错误纠正以及重难点讲解。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在俄语语音上普遍在以下几处碰到困难。首先,因为俄语中存在汉语以及英语中不存在的一些发音,对这部分字母的发音学生普遍感觉较吃力,比如ы,ъ,ь,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针对中国学生特点,仔细讲解这类字母的发音,着重训练这些在中英文中不能找到对应字母的发音。其次,俄语中清浊辅音在具体音节以及单词中的发音特点对中国学生而言也是个难题。经常出现清浊辅音发音混淆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通过具体的事例讲解强化学生对清浊辅音发音的了解,并辅以针对性的练习。在长时间不断重复的练习中建立俄语语感。此外,俄语中语调丰富多样,需根据所用场合采取不同的语调,这对新生而言也是需要逐渐适应学习的过程。另外,与中英文不同,俄语手写体与印刷体之间也存在一定出入,特别是手写体某些字母容易与英文中的形近字母混淆,因此在语音训练阶段,也应加强学生对俄语手写体印刷体有出入的认识,并通过书写练习强化俄语字母的正确写法。

在这个阶段,如果有学生出现惰性,作为教师应该及时给予正确引导。耐心鼓励害羞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力求整个班级在俄语学习初始阶段没有一人因为懈怠或内向的原因拖后腿。新知识的接受需要一个不断反复记忆的过程,因此在每次语音课结束时,需要给学生们布置一定量的与本次课程所学内容紧密结合的课后作业,以期学生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语法板块教学

俄语语法学习的难度不言而喻。如果说汉语是一门没有语法的语言,那么,与此截然不同的是,俄语是一门语法严谨、规则繁复的语言。基础语法的学习贯穿整个大一大二的《基础俄语》课程,是这门课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会单词和发音只是外语学习的第一步,如何将各类单词有机组成用以表示各类不同诉求的句子,则涉及到语法的问题。

俄语语法规范繁复,对于初学者而言,有很多语法属性都是首次接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本人认为,在传授具体语法规则前,有必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所学语法在实际言语运用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与中英文中类似情境处理的异同,让学生慢慢认识俄语语法的特殊性和关联性。例如在讲到俄语名词格的属性时,学生对“格”是没有概念的,在讲这个语法属性前,我们用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接触这个新概念。“格”在俄语中是名词的属性之一,代表的是名词与其他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如果同一个名词所用的是不同格,那么其表示的语法含义完全不同。例如“Я еду в школу.(我去上学。)”和“Сейчас я в школе.(现在我在学校。)”在这两个句子中出现了同一个名词школа(学校),但是在词形上二者又存在差异,这正是由名词不同格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决定的。第一句中表示的地点位移的概念,选用名词第四格,第二句表示的是“在哪里”的概念,选用名词第六格。

意义表达的不同决定了语法形式的差异,并最终体现在语法形式上。因此先让学生认识了解所要表达的语义范畴,随后讲解相应的语法形式,最后通过不同的语法形式又可以推测出句子所表示的不同语义。通过这样一个不断递进反复的学习过程达到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为了增加语法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在讲解语法规则时,可以选用贴合当代年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学生造句举例,将枯燥的语法与富有时代气息的句子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加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记了规则但运用不正确或者记了规则过了一段时间很容易忘记的情况,那么针对这种情况,除了要求学生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下工夫外,也需辅以大量的课后练习巩固语法点,并在言语发展板块的讲解中进一步讲解语法点,多管齐下,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

3.言语发展板块

这一板块采用对话以及课文的形式,围绕最常用的日常情景对话以及相关主题短文,将这一单元所学新词汇、新语音规则、语法规则综合起来,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

这一部分采用精读精讲的方式。对话部分,着重训练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用正确的言语表达诉求的能力。除了词汇方面的拓展,同时加强语音、语调的训练,让学生多读多说,并通过课堂演练的方式强化学习效果。课文部分,在逐句讲解时,抓住整篇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句型以及表达进行重点讲解。同时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通过提问学生造句、翻译等检验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实时掌握情况,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反馈对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梳理讲解。另外,当词汇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后,可定期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所写文章中,并通过范文讲解,扩展学生词汇量,加强言语表达等方面的技能。

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在课前搜集整理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多媒体资料,通过音乐、视屏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对俄罗斯文化、历史的了解和热爱,提高学习的动力和乐趣。此外,可适时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改编,让学生发挥自主创造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比较认可这样的教学方式,他们通过将课文改编为对话、续写课文、转换课文陈述人称、将课文编排成话剧等形式,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对课文的理解,在乐趣中掌握知识,在学习知识中获得乐趣。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后可安排丰富多彩的俄语类活动,让学生所学有所展示的舞台。比如举办俄语书写大赛、俄语诗歌朗诵大赛、俄语歌唱比赛、俄语话剧比赛等,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基础俄语》课程是俄语专业学生接触俄语的第一门课程,也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所以如何组织好《基础俄语》的教学,调动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基础俄语》课程老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心理特点以及知识储备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在乐趣中掌握所学知识,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参考文献:

[1]马步宁,武晓霞.全国大学俄语教学情况调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6).

[2]徐玉敏.改革传统模式加强高等院校俄语教学质量[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刘扬.中俄合作培养实用型俄语人才模式思考[J].理论观察,2016(26).

[4]刘红侠,李锦霞.高校俄语专业零起点生基础阶段教学策略探究——河北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23).

[5]冷莹.如何在俄语专业教学中体现出“应用”二字——以《旅游俄语》课程为例[J].亚太教育,2016(16).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俄语教学
俄语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的重要性
“一带—路”战略背景下的高校俄语人才培养探究
情境教学法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情境教学法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对高职院校俄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浅探我国俄语教学的现状及其改革策略
母语语音干扰对俄语教学的影响
探析高校俄语教学策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