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防洪治理规划工作的相关研究

2016-05-30 11:19张红雪
科技尚品 2016年2期
关键词:研究分析

张红雪

摘 要:良好的防洪治理工作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水利部门要从做好防洪治理的统筹规划,制定完善的防洪治理标准,加强河道护岸和河床护底工作,合理规划治导线,提高“点、线、面”布局的科学性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河道防洪治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河道防洪治理;规划工作;研究分析

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城市和农村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而经济社会的发展给我国河道防洪治理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河道防洪治理工作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良好的防洪治理工作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将探讨我国河道防洪治理主要措施,希望为我国河道防洪治理工作的发展提供帮助。

1 河道防洪治理的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众多,但同时我国又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在长江、黄河的中下游地区,经常遭受洪涝灾害,这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而良好的河道防洪治理工作能有效地对洪涝灾害进行防范,为人们安定幸福的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同时,我国农村的基础水利建设还比较薄弱,和农村经济良好的形势相比显得不够协调。而河道防洪治理工作对我国基础水利建设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需要我国各级水利部门加以重视。

2 河道防洪治理规划工作的具体开展

河道防洪治理工作对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河道治理的情况,相关的水利部门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防洪治理工作。

2.1 做好防洪治理的统筹规划

做好防洪治理的统筹规划对河道防洪治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体工作中,水利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首先,水利部门要对当地的水利情况进行了解,特别是对河道的特点和水文情况进行掌握,并根据掌握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统筹规划方案。如果在河道的流域范围之内有牧场、耕地等,要和当地政府、农民进行协调,为了保证防洪效果要进行退耕还林,退牧还林的工作,从而防止水土流失。其次,水利部门可以应用上堵下排的手段进行河道整治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河道的上游建设堤坝,达到“上堵”的目的,而在河道的下游进行清淤工作,要保证泥沙对水流不能造成阻碍,从而确保河道的畅通无阻。最后,要在规划中体现环境保护的理念,在对河道整治时,要兼顾河道的生态平衡,关注河道的环境保护工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选择拓宽河道的方法会取得一定的防洪效果,但下游河道的防洪压力会明显增大。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水利部门如果需要进行拓宽处理时,一定要聘请专家进行综合的研究,对下泄流量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数据化的分析,通过多方商讨,确定最终的结果。

2.2 制定完善的防洪治理标准

完善河道防洪治理标准是保证河道防洪治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还缺乏统一的河道防洪治理标准,这主要是因为各地的地形和水文条件有很大不同,经济发展也不一样,因此需要实际考察,来制定河道防洪治理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水利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人文文化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有效的论断,从而制定完善的河道防洪治理标准。同时,在河道防洪治理标准中,还要综合考虑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另外,在治理标准中还要加入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

2.3 加强河道护岸工作

当发生洪涝灾害时,洪水会对河岸进行强有力的冲击,因此为了提高防洪堤岸的稳定性,要做好河道护岸工程。目前,河道护岸主要有结构性和非结构性两种。其中,结构性护岸又可以分为坡式和墙式两种。坡式护岸是在护岸的上半部分主要采用混凝土、水泥、土工织物等作为材料,在护岸的下半部分主要采用抛石和混凝土块等作为材料的护岸形式。坡式护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护岸方式,具有较好的护岸效果。而墙式护岸则是通过混凝土、浆砌石等作为主要护岸材料形成的护岸形式。墙式护岸是一种刚性护岸,具有非常好的护岸效果,能够对高强度的水流冲击产生较大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防洪的目的。非结构性护岸和结构性护岸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包括生物工程护岸和自然护岸两种形式。其中,生物工程护岸主要通过形成植被达到防洪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植被没有形成的时候,要用大米草、稻草等能够进行降解的材料作为护岸材料,并将这些材料铺设在护岸的表面,防止土粒的遗失。自然护岸主要通过人工营造的自然沙滩、卵石滩等起到防洪效果[2]。

2.4 做好治导线的规划设计工作

治导线的规划工作也是河道防洪治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治导线指的是在河道整治工作结束后设计流量下的平面轮廓线。首先要对河道的宽度进行测量,从而计算出堤距。同时,要确定治导线的基准点,确定治导线的位置。通常确定基准点可以根据河道的走向和形式进行确定,并且要预留足够的河宽设计位置。

2.5 提高“点、线、面”布局的科学性

在河道防洪治理中,“点”指的是重要河段的位置,通常是容易受到冲击的位置。“线”指的是河道的岸线和堤线,通过对岸线和堤线良好的规划,发挥天然河道的作用。“面”指的是河道的断面和挡水面之间的关系。在河道防洪治理工作中,水利人员要从全局角度出发,对“点、线、面”的布局进行规划,要保证“点、线、面”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河道防洪治理的效果。

3 结束语

河道防洪治理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地对洪涝灾害进行防治,保卫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于环境保护,提高基础水利设施水平具有很好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水利部门要对河道防洪治理工作加强重视,从做好防洪治理的统筹规划,制定完善的防洪治理标准,加强河道护岸和河床护底工作,合理规划治导线,提高“点、线、面”布局的科学性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河道防洪治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飞飞.河道防洪治理规划工作研究[J].企业导报,2011,(12):268.

[2]胡立春,薛文豪,安慧琳.我国中小河流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吉林水利,2013,(11):42-46.

(作者单位:户县涝河管理站)

猜你喜欢
研究分析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实践及研究
感染性眼内炎病因及治疗效果分析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