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师,永远的感动

2016-05-30 15:30林凡瑞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拜师学艺优质课一节课

林凡瑞

初为人师,给学生上的第一课,回想起来,已经非常遥远了。那是1985年的冬天,凭借一个偶然的机会,高考落榜的我当上了家乡一所联中的语文教师。这所学校是我的母校,我在此完成了两年的初中学业,几年之后的今天,我成了这所学校的执教者。与曾经教过我的许多老师成了同事,我心里有些发怵,举止言谈都很不自信。幸好老师们对我都很好,很是关照我这个“新兵”,从心理和教法上对我耐心辅导,我渐渐与各位老师拉近了距离,不再那么尴尬了。第一道心理难关总算克服了,但我的心里依旧有很大压力。我当时只有20岁出头,个子矮、身体瘦,跟我所任教的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站在一起,几乎分不清谁是学生谁是老师。一想到要面对那么多学生,恐慌感和压迫感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让我始终不能鼓足勇气走上讲台。怎么才能跨越这道难关呢?

老校长是一位细心的人,我在这所学校读书的时候,对他的印象就很深。那时候我的作文写得很好,在学校里有一定的知名度,老校长常常夸我是个小才子,让我好好读书,创造美好前程。可惜我没考上大学,却以民办教师的身份成了他麾下一员。“这也许就是缘分吧?”老校长对我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好好干。一方面好好教书,一方面好好复习功课,早点通过考试转正。”老校长质朴、实在的话语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老校长问我:“第一节课上了吗?”

我有些为难地摇头:“还没,发愁呢。”

老校长说:“别发愁,把学生看小,把自己看大。第一次很重要,决定着未来……”

我认认真真地听着。有了老校长的叮嘱,我的胆子壮起来了,终于,我拿起课本和早已备好的教案,走向了教室。在教室门口等待的两分钟里,我忐忑不安,上课时间到了,我暗暗深呼吸,鼓励自己走上了讲台。一声“起立——老师好” 正式拉开了我从教生涯的序幕。

《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我早已熟读成诵,讲起来并不困难,又是文言文,自以为不须要什么教学技巧,按照过去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步骤来讲就行了。就这样,第一节课,我放开音量,又是领读课文,又是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翻译课文,忙得不亦乐乎,头上竟然都冒汗了。紧张忙乱中,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走出教室的我浑身轻松,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简单反思,我自我感觉良好,为自己的超常发挥自鸣得意。

下課不久,老校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亲切地问我:“这节课感觉如何?”

我初生牛犊不怕虎,自信地说:“还可以吧!”

老校长说:“不要满足于‘还可以呀,要向优质课迈进!”

什么样的课是优质课,当时的我还真不知道。

老校长说:“我给你评一评这堂课吧,你的课呀,优点很多,比如,声灌满堂,讲解细致,激情澎湃……但是呢,缺点也是有的,比如吧,声音过高,太累,一个腔调,不能抑扬顿挫,缺少韵律美,似乎是在‘训教呀;再比如,整堂课你几乎在唱独角戏,没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学生成了‘傀儡。文言文用不着一句一句地去解释,教师包揽一切并不好,教师太累,学生受益也不大。要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拐棍……”

老校长的话如雷贯耳,让我震动,也让我受益终生。后来我之所以在授课艺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学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小奇迹”,都是与老校长的鼓励和指点大有关联的。我感谢老校长,是他促我成长,催我成熟。

但是,我很疑惑,老校长怎么会对我的课堂了如指掌呢?他根本就没去听课呀。

后来,老校长道破了天机,原来,他是在教室后门“偷听”的。那时正值隆冬,为了不增加新教师的心理负担,老校长竟冒着酷寒,在门外听了整整一节课!我感动极了,更加感恩老校长的良苦用心。

事情已经过去30载,但初为人师的那节课,是我心中永远的感动!

下期话题:

在我们刚参加工作时,拜师学艺是件必不可少的事情。想一想那庄严而又隆重的拜师仪式,现在还是那么激动;想一想师傅教我上课的日子,至今仍让我心存感激;想一想今天的我,身上是否还留有师傅的“影子”? 敬请参与并关注下期话题——我的拜师学艺经历。

猜你喜欢
拜师学艺优质课一节课
拜师学艺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公安局胜利街派出所:开展“拜师学艺活动”
大道至简 悟在天成——我们要向优质课学什么?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优质课竞赛后的三则评课妙语
让化学观念深入于心——观摩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有感
插翅还是折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