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边的牡丹

2016-05-30 02:54杜春香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观感收藏家老者

杜春香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名书画收藏家收藏了国画家俞仲林画的一幅牡丹图,回去以后,高兴地挂在客厅里。这名收藏家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吃一惊,连呼不吉利,因为这朵牡丹没有画完全,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岂不是“富贵不全”吗?收藏家淡淡一笑:“既然牡丹代表富贵,那么缺一边,不就意味着富贵无边吗?”同一幅画,因为欣赏角度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得套作、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则材料虽然很新鲜,但其中包含的道理却很老套。特别是材料中的提示语“同一幅画,因为欣赏角度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已经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材料的内涵——换个角度看问题。一幅缺了一边的牡丹图,朋友认为“富贵不全”,收藏家认为“富贵无边”,这完全是对立的两个观点。

同一幅残画,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呢?关键在于角度的不同。站在“残”的角度来看,残缺的“富贵”岂不正是“富贵不全”吗?站在“边”的角度来看,少了一“边”的“富贵”岂不正是“富贵无边”吗?由此,我们可得出“角度不同,结果相反”这一总的主旨内涵。再从“角度不同,结果相反”这一总的主旨内涵出发,又可引申出“角度不同,结果不同”“角度不同,观感不同”“角度不同,轨迹不同”“角度不同,道理不同”“角度不同,风景不同”等子立意;还可以从欣赏牡丹的角度再进一步延伸,如“心态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乐观与悲观”“消极与积极”等立意;如果从中性的、辩证的角度来立意,还可以立出“横看成岭侧成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等子立意。总之,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得到不同的答案;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能体会到不同的道理;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能品味出不同的人生;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少些烦恼、苦痛、牢骚,多些欢乐、平安。

从文体上看,本文最适合写作议论文,而且,同学们所掌握的类似素材也很多。但像这篇作文,写成议论文,论据很容易撞车;如果写成记叙文更有胜算,通过记叙一件或两件事情来说明上述的总主旨或分主旨;写成游记散文,通过一次记游活动来演绎总主旨或分主旨,也是一个作文取巧的方法。

批阅实录

一天,一个年轻人站在悬崖边,痛不欲生。这时,一位老者,手舞足蹈,缓歌而过。年轻人止住老者,问:“老人家,您为何如此快乐?”老人朗声回答:“天地之间,以人为尊,我生而为人:星辰之中,惟日月灿烂,我能早晚相伴;百草之中,最是五谷养人,我能终生享用。我为什么会不快乐?”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老人家,我觉得很自卑,不如别人活的有价值。”老者微微一笑,说:“一块金子和一块泥土,谁更自卑呢?”年轻人刚要回答,老者摆了摆手,继续说:“如果给你一粒种子,去培育生命,金子和泥土谁更有价值呢?”说完,老者大笑而去。年轻人顿觉释然。④

一群兴致勃勃的人在登山的路上,遇到了从山上下来的满身疲惫的人。登山者向下山者询问山上的风景如何,一些下山者认为没有什么可看的,也有下山者认为山上的风景无限美好。如果你是登山者,听到这些话,你是停滞不前,满心失望呢,还是继续攀登?这个时候,你就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每个人对同样的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要给自己一次机会,自己爬上去看个究竟,其实,你看到的风景跟别人看到的风景虽然是一样的,但感觉绝不会是一致的。一个事物,往往有不同的观感;一个问题,往往有很多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⑤ “盲人摸象”的故事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也为我们诠释了这个道理。⑥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看法。⑦同样是面对海,有人发明了船,有人发明了救生圈;同样是面对火,有人发明了火机,有人发明了灭火器 ;同样是面对困难,有人选择了放弃,也有人选择坚持。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没有谁对谁错,只有答案的不同。同样站在阳光之下,有人看到的是身前的影子,有的人看到的是身后的阳光。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⑨这段话就很经典地说明了角度不同,结果或观感必定不同。

在无边的水面上,有波澜,有平静,有浪花,有鱼儿,有荷叶,有水草,有波光,有阴影,有深潭,有小洲……你,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在这片水面上,你可以尽情地得到你所喜欢的景色,只需要你这根苇草不时地转换角度。⑩为什么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有人说“只缘身在此山中”,11不,只因未能换角度。

换一个角度,跳出局外,纵观全局,你就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处处有风景。12

尾批 本文将材料中的“看法”具象为“风景”,首尾段又紧扣“风景”,审题较准确。全文围绕“相同的事物,因为角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看法、观感、结果”这一主旨选材,并进行了较明晰的说理。但文中有些用语、选材和材料处理得不够完美,特别是叙、议的处理影响了本文的整体质量。请参考眉批和腰批。

得分 52分

④材料很符合主旨,但从全文来看,本文应是一篇议论文,而本材料基本全是记叙,与整篇文章的文体不符,有“四不像”嫌疑。应简略叙述。

⑤在叙述论据之后表明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说理。

⑥补充论证,更增说服力。注意:补充论证应该简略用笔,不能与主要论据平分秋色,这样才显得详略得当。

⑦前文侧重谈角度不同,风景相异,这里侧重谈角度不同,看法不同,思路清晰。

⑧排比句式,既增加说服力,又显得气势宏大。这种集束式论据应当简略表述。

⑨引用论证,更显权威。

⑩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但并不排斥文学性语言,但文学性语言应尽量少用。

11巧妙引用古诗句,化引用于无形。

12结尾再次强调主旨。且将“风景”虚化,与首段遥相呼应,让读者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观感收藏家老者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最可爱的老者
收藏家星星狐
小小收藏家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老者堪当大任
余事三绝一一傅申先生书画印观感
街边老者弈(外二首)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香港话剧《最后的晚餐》观感
奇石馆观感(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