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放松理论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

2016-05-30 05:51周晓梅王瑶
艺术评鉴 2016年2期
关键词:方法措施钢琴演奏重要性

周晓梅 王瑶

摘要:钢琴的演奏,讲究熟练的技巧和自然的情感流露相融合。演奏者除了要将演奏的节奏和旋律烂熟于心以外,同时在演奏的过程中,还要能在一种轻松、自然的心理状态下,将自身的体会与情感,融入到演奏的过程中。轻松、自然的状态与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演奏者的投入程度和乐曲最终的表现效果。本文将简要总结放松状态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论述演奏者如何才能在钢琴弹奏过程中创造一种良好氛围,从而使得演奏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钢琴演奏  放松状态  重要性  方法措施

艺术的完整性表达,需要艺术家在一个自我的平稳的心理状态下才能得到最好的呈现。放松状态下的演奏,能让艺术家的情感随着手指的跳动自然的流露。当然,放松状态的演奏并不是指完全的松懈。我们知道钢琴的演奏是分轻、重、缓、急的,许多初学或者学成不久的演奏人员,在演奏的初期常常因为注重曲谱的演奏,显得演奏的过程和效果十分的机械单调。这使得音乐丧失了其本来的艺术性,演奏者的个性难以得到发挥。本文论述的轻松状态的钢琴演奏,主要就是针对这种情形提出的,目的在于使得演奏者能放缓演奏的紧张感,拿捏好演奏的松与紧、急与缓,同时又不忘记投注情绪与情感,呈现出最好的乐曲演奏。

一、分析演奏者在演奏中出现的紧张状态

(一)生理紧张

生理的紧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于演奏者对演奏曲目的不熟练;这个是由于演奏者所演奏的曲子的难度大于手指的灵活度和能力,导致手指的反应能力跟不上思维、旋律的转化;二是演奏者在手的能动性上,和演奏者的思维承接不上,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臨场紧张”。但是随着演奏者后期的投入,这种紧张感会慢慢得到释放,整个人的协调状态会慢慢恢复正常。换句话,这是一种短期的肌肉不适感,但是随着机能的增强,这种紧绷感会得到较好的释放。

(二)心理紧张

心理紧张指的是人在演奏时,仅仅凭借对曲谱的熟练程度,在演奏的过程中只是实现一种机械的操练,演奏时对于音符的概念也停留在曲谱上,没有实现自我的表达。这类紧张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外来环境的影响,自身的心态不能及时得到调整,导致在演奏过程中,无法快速的投入到乐曲的情境中去。

我们要修正的是心理上的紧张和由于在演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认识造成的心理紧张感,演奏者是否进行了轻松状态下的演奏活动,我们不能以简单的“外在看上去很美、很放松”来评定,同时也不能要求演奏者一步到位。

二、钢琴演奏中的放松状态

放松,会让原来紧张变硬的肌肉慢慢的松弛下去,如同被紧捆着的机体松了绑一样。放松状态下的人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这一点尤其对致力于表达艺术和情感的人来说尤为重要。在钢琴演奏中,我们看放松的状态往往更注重演奏者心理的放松,当演奏者的心理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时,他心灵的容纳度能扩大到最大的程度,结合本身熟练的钢琴演奏技巧和手法,对于乐曲内涵的表达能更上一层楼。当然适当的机体放松也有助于演奏的表达和进行。而且钢琴的构造是最符合人体自然规律的。不像小提琴,要将双手举到肩颈的高度。其实,我们只需要以最自然的方式将双手搭在琴键上,保持相对放松的坐姿,弹奏钢琴这个姿势本身就能放松。保持放松的状态对于演奏者演奏的成功至关重要,这其中的关键需要演奏者自己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三、手部的放松在钢琴演奏中起的作用

手部的作用在钢琴的演奏中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其中手指、肘部、腕部的作用最为明显。其中手指是演奏钢琴直接触及琴键的部位。让手部处于放松状态的练习方法里有一种“两面三刀”的练习技巧。即在演奏时,先保持好单个手指在琴键上的稳定度,然后再下另外一根手指,随后同时离键。这么做目的是为了可以同时体验两个手指在琴键上产生的支撑感,防止手指在初次同时下键时的不适应感。

“两面三刀手”还有一种说法的练习方式。在手指分别下键后,先维持好下键的状态,随后,放松一个手指,另外一个手指继续维持一会按键的姿势再离键。这种演奏方式,能让演奏者感受手掌在演奏时的支持感,让还不太灵活的手指的按键度得到强化。在这个练习方式里面,手腕起着关键的作用,手指的下键需要手腕柔和的推送带动其同时离键,在动作上要注意松弛有度,齐整按键。如进而可以练习三和弦。双音与和弦练习,对练习在琴键上的支撑力是极其有帮助的。由于手掌的支撑作用,手指能在琴键上找到合适的支撑点,对于较柔弱的指头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在跳跃性强的演奏中,能更加灵活自如。同时让演奏变得更加流畅和自然。

四、协调好身体的机能,使其进入放松的状态

钢琴是一项全身性的需要协调身体各个部分的演奏活动。它依靠的不仅仅是手部的运动。演奏者的坐姿,肩部的放松状态都影响着演奏的进行。拿坐姿来说,其实钢琴本身的构造就是适合人弹奏的最舒适的状态?。演奏者在演奏时,需要调解好全身的肌肉状态,尤其是肩部和肘部的配合,要能以一种相对轻松的状态来配合手指、腕部的演奏。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平时的“放松性质”的练习来达到这种状态。例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丢开思维的束缚,在脑海中联想一些和乐曲主题有关的景象、事物来使自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演奏的过程中去。

同时,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聆听自己演奏的乐曲,培养倾听音乐的心理功能。听只是耳朵的功能,但是聆听却是心理的作用和功能,它标志着一个人对于艺术的灵敏度。钢琴不像其他种类的乐器,它的发音很简单,只是通过榔头敲击琴弦,从而发出声音,而其他乐器还有具体到音准、揉弦等。

倾听这种能力许多学琴者在一开始并不具备。因此,我们还需要在练习演奏时学会如何倾听那一个个音符带来的情绪变化。这需要演奏者可以从细微之处做起,经过一个由浅及深的变化和积累,才能真正提升自我的聆听能力。聆听功能的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去欣赏自己的音乐,在演奏的过程中忘却紧张感,因为连自己都打动了自然可以打动其他人。

五、保持气息的顺畅度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气息的控制在钢琴的演奏中也是尤为重要的。气息的顺畅度影响到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身体的调配,从而间接地影响着演奏者的演奏状态。一开始接触演奏的人,往往在演奏的初始会因为舞台和周围人声的环境干扰,憋着一口气进行演奏,不能及时地调解好呼吸和身体的状况,从而导致演奏急缓拿捏不准,影响了演奏的效果。气息的调整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心态的调整。紧张这种情绪的产生,对于初始接触演奏者来说是正常的,只要熟练了技法,在演奏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心理调整,使气息能顺应节奏多变旋律与曲调,演奏的效果一定会有所提升。

六、结语

总而言之,放松状态下的钢琴演奏,对于演奏者的成功演奏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演奏者需要克服自身在心理上、生理上的紧张,结合乐曲的旋律变化、曲调的转换,来调节自身演奏的松缓,使演奏的过程能有张有弛,达到十分悦耳的效果。放松状态下的钢琴演奏,同样需要演奏者协调好身体的机能进入放松的状态,在演奏时注意聆听自身的乐曲,保持好气息的顺畅度,使气息能顺应节奏多变旋律与曲调。任何艺术的表达,都需要艺术家在一个自我的氛圍中间去表达,才能真正显现出艺术的美感。

参考文献:

[1]王克.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邵智.钢琴的音色与触键[J].音乐艺术,1994,(03).

[3]孙芬兰.钢琴演奏中的心理因素分析及调控[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4).

[4]孔维锋,周圣音.“自然的紧张”——浅谈钢琴演奏的放松理论[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03).

[5]黄丹妮.用力与放松的关系[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04).

作者简介:周晓梅,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方法措施钢琴演奏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加强大学生省情教育的思考
完善制度建设,提升队伍战斗力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