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创新分析

2016-05-30 07:04彭晓红
职业·中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模式新媒体时代

彭晓红

摘 要: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媒介的本质是人的延伸”。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当今社会形态,也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和工作行为。本文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有效利用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勇敢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机制、技能、方法、内容,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工作模式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截止2014 年底,中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6.49亿,其中手机网民为5.57亿,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间超过26小时,20—29岁的青年网民占比超过32%,大学生已成为青年网民中的绝对主体。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大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准确而言,新媒体应称为数字化新媒体,包括网络、微信、微博、数字报纸、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桌面视窗、触摸媒体、手机短信等传播形态。新媒体革新传统媒体理念,以互动传播为特点,以网络、数字、信息等作为新的技术支撑,向用户提供信息资讯和娱乐服务。新媒体具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

1.即时性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网络等发布自身经历的事情,并且立即让网络上的其他人看到,时间、地域不再受到限制。

2.海量性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包括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传播内容覆盖古今中外各种领域的任何资讯。

3.交互性

每一个用户既是传播者,也是接受者,人人都可以设置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见解,与网络空间的其他受众进行互动,信息不再是单向的传播。

4.自由性

人人都可以通过论坛、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资讯,针对某一事件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不受身份限制,自由地畅所欲言。

二、新媒体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全新机遇

1.资源更加丰富

新媒体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到了及时补充、更新,工作变得更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学生在网络上与各种人畅通交流,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

2.大大拓展了工作平台

新媒体汇集了众多的媒体形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拓了全新的空间和平台。高职学校据此建立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专栏、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个人博客等,彻底改变了学生通过课堂、书本学习知识的传统单一化模式。

3.实效性大大增强

网站、论坛、微博、微信、QQ等众多新媒体形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呆板、说教的局面,使政工工作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增强了实效性;新媒体的虚拟性、平等性、互动性消解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界限,双方可以进行开放式探讨,交流变得和谐、顺畅,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三、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

新媒体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1.教育的确定性、权威性受到挑战

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整个社会形态,网络资讯触手可及,高职院校学生变得思想前卫,个性突出,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再拥有资源垄断地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和效果大打折扣。

2.教育的导向性、可控性受到挑战

新媒体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高职院校学生广泛接触各种社会思潮和负面情绪,道德信仰迷茫,价值观念模糊,只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关注职业技能的训练,容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反感、抵触心理,于是主流价值观不断受到冲击。

3.教育的单向性、灌输性受到挑战

新媒体具有平等、交互的特点,高职院校学生习惯了自由互动、沟通交流的方式,传统“我说你听”的单向教育方式已经无法吸引新一代高职院校学生。

4.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和工作能力受到挑战

新一代高职院校学生已经与新媒体融为一体,思想政治工作者却仍然拘泥于传统生硬、古板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和内容缺乏吸引力,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三、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

1.因势而变,掌握新技能

思想政治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起者和主导者,也是具体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品格和水平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性、实效性。新媒体以其特有优势成为高职院校学生休闲娱乐、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面对新形势、新局面、新变化,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因势而变,自我提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方可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对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主动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增强自身的信誉和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艺术性和实效性。在日常工作中,应及时掌握和合理运用新的技能,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模式,开辟国际国内形势、社会事件、学院新闻、议题设置、热点探讨、答疑解惑等板块,坚持双向互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常态下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进程,正确面对网络上各种流行思潮和社会转型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引发他们的探索和共鸣。

2.顺势而为,开辟新阵地

高职院校偏向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对有用、能用、实用的技能感兴趣,有时觉得思想政治教育太“虚”、不实用,提不起兴致。当此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改变传统观念,张开怀抱,勇敢接受和正确面对新媒体带来的社会变局,应因势而变,顺势而为,在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的基础上,开辟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牢牢掌握新媒体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实用技能息息相关,正确的价值观对实际工作、生活、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信息时代下,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已经得到广泛运用。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新兴媒体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有效利用学校网站、论坛、博客、微博、QQ群、手机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介,传播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偏离正轨的学生坚定信念,回归集体,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个人的理想、事业与国家的命运、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

3.以人为本,倡导个性化

“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倡导的价值理念,新媒体的个性化契合了这种理念。个性化是新媒体的发展方向,也是新媒体的优势所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积极紧跟这一发展形势。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欠佳,对进入高职院校有一种失落感,对前途充满迷茫,容易放纵自己。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正确理解不同家庭背景、知识水平的学生思想有别,不同年级、环境的学生境遇有别,不同专业、素质的学生关注点有别。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展点面结合式教育,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个别化、差异化思想教育活动,引导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学习基础。应尊重学生的实用意识和个性表达,认真听取学生的利益诉求,及时疏导和引导他们,为他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同时重视学生中的意见领袖,充分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在学校中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积极的学习氛围,进而在学习中形成你追我赶、争优创先的大好局面。

4.乘势而上,唱响主旋律

新媒体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树立崇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适应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变化,借势发力,乘势而上,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凸显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把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创新出生动性、趣味性、针对性的活动形式,开展党建之窗、组织建设、团建工作、思政园地、平安校园、文娱活动、扶贫助困、心理疏导、学习交流、校园论坛等,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参与度,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展开,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增光添彩。同时要善于把新媒体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新媒体尽展所长,为我所用,使学生客观认识学习中面临的种种难关,主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教育活动中要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遏制偏激舆论的不良影响,正确引导学生的舆论和情绪。针对学生中的不良倾向和思想问题,要及时厘清真相,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冷静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资讯,自觉抵制网络负面信息。

四、小结

新媒体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冲击着高职院校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把握当前形势,顺应时代的发展,把新媒体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培养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对媒体信息建立起独立的鉴别能力和批判精神,把青春梦、人生梦融入富强民主的中国梦之中。

参考文献:

[1]杨占良.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6).

[2]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模式新媒体时代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的理性构建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机构的专业化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方法和途径探索
新媒体对当代青年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析大学生宿舍人文环境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