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园林植物保护问题

2016-05-30 07:45高玉博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保树种

摘 要:园林植物在园林中有其特定的功能。如作为行道树的银杏、悬铃木、国槐等有遮阳、降热、挡风、吸尘、减少噪声、净化空气等功能,但是如果保护不当,当观花树无花、观叶树无叶、观形树失形之时,不仅丧失了园林植物应有的功能,而且还会给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无论是园林植物应有功能的丧失,还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受到威胁,都是人们不愿看到和不希望发生的。所以,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成长,是园林植物保护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字:园林植物保护;技术措施;保护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植物也以其绿化、美化、香化、净化环境等功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保护园林植物也就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园林植物的主干和骨干枝上,往往因病虫害、冻害、日灼及机械损伤等造成伤口,这些伤口如不及时保护、治疗、修补,经过长期雨水侵蚀和病菌寄生,易使内部腐烂形成空洞。另外,园林植物还经常受到人为的有意无意的损坏,如种植土被长期践踏得很坚实,在枝干上刻字留念或拉枝、折枝等不文明现象,这都会对园林植物的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园林植物的及时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一、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1.园林植物之间生物及生态学习性的巨大差异,使得其管理手段及措施与单纯的农作物、单纯的大森林、单纯的果园、单纯的蔬菜和花卉既有相同之处,更有较大区别。“单纯的农作物可以在白天用一种器械、一种药剂、一种方法管理某种有害生物,园林植物很难办到。因为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化学药剂的敏感程度不同,不作试验难免发生药害。大规模地使用化学农药在农田里可以,在城市公园显然是不允许的。在城市和公园的白天,人们活动频繁,大规模地管理有害生物,必然影响人们的工作和游憩,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的。单纯的大森林对有害生物常用的管理手段有飞机喷药和烟雾防治,这在城市和公园是绝对不能用的。所以,园林植物保护的手段和措施是单纯植物群落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在较高层次上的综合。

2.园林植保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是我国园林植物保护工作的一大关键性问题。在日常管养中,不知道如何通过养护、栽培等方法进行植物病虫害的防止,同时也未对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规律进行记录、分析,而只是在看到病虫害时盲目的进行用药。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造成了一定的环境

污染,违背了进行环境绿化的初衷。此外,园林植保工作人员大都是聘用的临时工,流动性大,造成了管理和培训的困难。因此,许多植保人员仅仅是凭借个人经验进行植保工作,造成了园林植保工作成效较低。

3.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植物品种单一,群落结构简单,过于追求“洋”树种,是病虫害猖獗的主要原因。一些园林设计人员由于缺乏园林植物保护的相关知识,将不宜栽植在一起的植物放在一起,人为引发病虫害的发生。此外,对外来物种认识不够、植保工具落后、农药使用技术落后、农药选择不当等都是目前园林植物保护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应对园林植物保护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2.1树种的选择应做到适地适树

园林绿化设计树种的选择配置,必须根据栽植地的具体情况而定,要与环境条件相协调、相适宜,增加园林的整体美。要根据绿地的性质、功能,选择速生或慢生树种;要根据光照的强弱选择阳性或阴性树种,根据地势和地下水位的高低,选择抗旱或抗涝树种;根据污染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抗污染树种;根据周围建筑群的性质、高度和朝向,选择不同形态、功能和要求的树种;根据土层的厚薄选栽乔、灌、地被树种;根据风力的大小选栽深根或浅根性树种。栽植位置如果违背了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也易发生病虫害。另外,对于一些边缘树种和外来树种,一定要考虑当地的适应性,栽植时要注意小气候,否则在不太适宜的地区、不太适宜的环境和不太适宜的时期栽植这些树种,在遇到气温突变时,会遭受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因此,因地制宜选栽适宜树种,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2改进更新基础设施

对于园林植物保护工作,政府应加大管养投资力度,彻底贯彻专项专管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归属,同时还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统一防治适期、防治方法、外来物种管理、检疫标准等内容,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治保护机制和突发应急机制,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扩散,降低经济损失。此外,应定期组织植保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发布病虫害检测信息和防治方法。要提高病虫害的防治能力,就必须提高植保机械的装备水平,更新施药机械,提高农药的使用率,有效降低残留污染。园林植保单位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防治对象选择合理的施药方案,并大力推广静电喷雾、农药回收等先进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

2.3树木种植结构要复层化,品种要多样化

园林植物是病虫寄生的寄主,不同的病虫危害不同的树种。在选择不同树种进行搭配时,应该了解病虫害的寄主范围、活动规律,防止病虫害的转主危害,交叉感染。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尽可能多的选用不同类型的树种,增加物种之间相互制约的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要进行乔、灌、藤、地被多树种的合理配植,以其丰富的多样性形成多层次的绿色空间,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复层结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园林景色,而且还可以预防和减少病虫害。在具体配置栽植中,要根据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使各不相同的树种都有其适宜的生长环境,组成一个协调、稳定、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增強树种自身调节能力及抗御病虫害的能力,实现生态调控。实践证明:只有物种多样性才有生态稳定性,只有植物生态系统稳定,才能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一些城市大批量单一种植杨树、国槐,杨树舟蛾类食叶害虫和槐树天牛类蛀干害虫危害就比较严重。

结束语

总之,我们应加强对园林植物保护工作的研究,找到问题所在,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解决好园林植物保护问题,使园林植物充分发挥其美化、绿化、净化环境等功能。

参考文献

[1]屠万林.园林植物保护从设计开始[J].现代农业科技,2012,(9).

[2] 李开朝, 园林植物保护趋势的相关思考 [J]吉林农业,2010,(10)

作者简介;高玉博,民族汉, 性别男 21060319830826051X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植保树种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