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

2016-05-30 13:01曾丽群
南北桥 2016年2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互动兴趣

曾丽群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小学数学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不断的更新完善。为适应高科技以及教学设备的更替,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而多媒体技术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和片面化的理解与使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效率 形象思维 创新 互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186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需求,也是完善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对于多媒体使用过于依赖,导致学生对于实践以及身边事物失去探究欲望;或者在多媒体使用时过于关注其呈现功能,而未能充分挖掘和调动其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等。多媒体技术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作为教师应该从一开始就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使用多媒体,并开发其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针对各种具体问题谈一下自身的看法,希望对其他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多媒体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教学重点。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老师,也是推动学生自主积极学习的主要内在推动力,只有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才会获得提高与转变。教过小学数学的老师会发现,一方面小学生自制力差,没有强烈的学习目的,对于他们来说,教与玩的结合才是最佳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数学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尤其是一开始接触数学学科就会产生排斥的情感。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声音、动画等的呈现对其视觉和听觉以及审美产生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到学习中充满新的发现,激发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热爱,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加法的时候,学生对于其理解比较模糊,而口头讲解往往比较难理解,但是如果教师借助学生喜欢的小动物的个数进行加法类比,学生就会感到轻松,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减小学习难度。

第二,小学生学习效率往往比较低,主要是由于其对于学习没有产生理智客观的认识,他们对于事物的判断会根据自己的个人情感、情绪进行分门别类,这也就导致数学学习效率低,情绪化。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弱点,就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的情绪进行积极的正面導向。例如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家小时候的学习故事,为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学习榜样,促进其内在情感的转化,从而自主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多媒体的参与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效率。小孩子往往是容易产生互相竞争比较的心理,或者是容易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当堂独自完成的时候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但是如果让学生一起看着多媒体,为其同时呈现,并一起思考的时候,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慧获得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比较差,而容易受整体学习氛围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多媒体使用,提高学生的思维效率。

说到思维,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抽象思维没有萌芽,以形象思维为主,较常见的现象就是学生在一开始学习加法的时候都需要掰着手指头数数,不然就容易做错,甚至不会做。而稍微大一点的小学生,例如四五年级学生在做应用题的时候遇到两个人相向而行或者相背而行类的题目时,往往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把他们的速度进行相减和相加。即使这一类题目会做了,但是遇到逆行走类的题目时,还是不会做,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在做题时比较难于同时想象两个同时运动的物体或人。因此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形象的展示,利用其发达的形象思维来促进学生对数学题型和概念的理解。总之,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并因势利导,提高学习的参与度。

第四,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技术作为该科技发展的成果,在21世纪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数学学科本身与计算机、多媒体等各种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思维和逻辑的锻炼与成长对学生今后的科学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等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应该在小学阶段就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好坚实的铺垫。例如,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生的成绩,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压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对于一些思维拓展题往往没有兴趣,只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题型,导致其创新思维没有获得应有的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即使关注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会比较困难。因此,我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呈现一些有趣的创新题目,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设置问题情境,充分调动每个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以此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各种事物,让学生自主根据其看法对事物进行归类,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视角,从而锻炼其发散性思维,这是其他教学手段远远达不到的。

第五,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班级整体的有效、有序互动。互动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达到的学习状态,是班级整体的一种交流学习氛围的形成。互动的形成和有序推进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激发,实现互相帮助与合作,教学相长。但是也有不少教师可能容易产生疑惑,小学课堂整体还是比较容易实现互动的,多媒体的作用应该不会很明显。恰恰相反,经过实践发现,不少学生在进行互动的时候,或者目标不够明确,或者自我约束力差,导致互动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学生会比较系统的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互动效率和成果。例如,多媒体可以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有序的教学步骤,随时指导学生、带领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简要论述,我们了解到小学数学教学与多媒体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应该明确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不仅要注意其使用的方式,也要注意不可形成严重的依赖,导致学生对课本失去兴趣,所有的学习都要回归课本,才能实现优化教学。而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升和完善教学素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的多媒体技术和理论,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互动兴趣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