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先学后教”教学法在高中剪纸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30 13:17龚坚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剪纸教学先学后教高中美术

龚坚

摘 要 “先学后教”就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笔者将“先学后教”教学法应用到剪纸教学中,让学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 先学后教 高中美术 剪纸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44-02

“先学后教”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独创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革故鼎新。每堂课教师都不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具体操作是“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尝试策略,为教学理论注入新鲜血液。我的剪纸教学共六个课时,分三步进行:

一、剪纸艺术基础知识(1课时)

(1)欣赏视频,通过“山西民歌——剪窗花”这段视频,感受民俗艺术独特的美感。

(2)学生实践:鸡冠花、叶子、垫子、大雁纹饰、菊花、六瓣花。这六个图案都很简单,我的做法是不示范、不讲解,直接把样本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样本思考做的过程,实在有困难的学生再单独辅导,经过这么一个自学的过程,学生一般都会产生想学剪纸的浓厚兴趣,这就为日后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讲解民间剪纸及历史,欣赏对猴团花、对马团花。

(4)剪纸的分类:展示具有类别代表性的剪纸图片,请学生分类并教师总结,按技法分为剪、刻、撕、火镂四种;按题材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器物、风景、文字;按颜色分为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按剪纸的风格分为南、北两大类。

(5)欣赏图片,对比南北剪纸,请学生从构图、造型、线条、表现手法、风格几个方面比较出南北剪纸的区别和共同点。

(6)拓展延伸。了解民间剪纸的用途及现代的应用:介绍剪纸艺术最早的产生和流传同农村的节令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窗花、门笺、灯花便是在春节或元宵节时挂的,把新年的气氛营造得浓浓的。还有结婚时布置婚房的喜花、过生日时的寿花等等。因为传统的剪纸的存在,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所以通常又称之为民间剪纸。现代化剪纸:激光剪纸,利用激光切割机将纸张进行切割镂空形成精美的艺术品。剪纸的应用:鞋垫、皮影戏、灯饰、服饰等。

(7)学生作品评价。

二、剪纸的吉祥寓意(1课时)

(1)展示几幅作品,让学生把它们同合适的人选搭配起来。

作品:鹤 桃 鸳鸯 鱼跃龙门 春

特定人群:老奶奶 即将高考的侄女 刚结婚的表妹

回家过团圆年

(2)给出几幅剪纸作品,请学生起来用成语概括。

龙凤呈祥 和和美美 年年有余 鹿鹤同春(六合同春)

鱼跃龙门 鸳鸯戏水 喜上眉梢(喜事临门)

(3)讲解剪纸的表现方法:谐音法、象征法、寓意、汉字法。

(4)剪纸的文化内涵:生存繁衍、纳福求吉、避邪祛灾。

(5)用作品展示剪纸的符号语言及基本的装饰纹样:圆形(钱)、月牙形(眼睛、眉毛、嘴)、锯齿形(耳朵、毛发、质感)、柳叶形(树叶)、水滴形(水珠、花蕊)、云纹。

(6)课堂实践:用如意图案创作剪纸作品,如意是中国传统吉祥物,先把如意图案画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图案自己设计剪纸,学生的素质不同会出现多种情况和多种不同的方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逐一辅导的过程中,根据学生采用的方法将基本的折剪方法讲解给学生:一折法(蝴蝶剪纸)、四分法(喜字剪纸)、五分法(《五福捧寿》)、六分法(雪花剪纸)、十二分法(《对鹿团花》)、十六分法(《对蝶团花》)、单独纹样剪纸(喜上眉梢剪纸)。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应用剪纸的符号语言。

(7)学生作品评价。

三、剪纸欣赏课(1课时)

(1)应用课件从窗花、团花、十二生肖、肖像、风筝、民间剪纸几大块来欣赏剪纸作品。

(2)用后面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评价一幅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先写后交流)。

(3)学生拷贝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将这幅作品打印出来为下堂课的临摹作准备。

四、临摹和创作课一起进行(3课时)

第一节课先进行创作的构思,巧妙的艺术构思是剪纸创作的基础。在构思阶段,学生首先要做的是发掘自己生活中有意义和艺术提炼有价值的东西,找到要表达的对象,不管是人物、动物、植物。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原始的材料,需要进一步的提炼、加工。在提炼加工阶段,参照上节课打印出来的剪纸临摹作品激励和指导学生对原始的题材进行艺术构思,一般情况学生选择的剪纸临摹作品都是自己喜欢的内容和风格,而选择的创作主题通常都会同所选择的剪纸临摹作品有相似和相通的地方,在构思过程中就可以实现学生自学和教师选择性的辅导相结合,通过整体讲解和个别辅导使学生学习到艺术创作的一些基本技巧,如夸张、变形、取舍等,通过一些作品让学生了解阴剪和阳剪的不同艺术效果,了解两种剪法的连接方法。如在创作《荷趣》时,学生将花瓣和荷叶都采用阳剪,并且剪纸符号语言应用得不够,结果作品显得平淡,我给了他一些建议后,他重新做出来的作品就好得多了。

通过在剪纸艺术教学中探索“先学后教”,两年时间里,深得同学们的青睐和喜爱,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的剪纸作品层出不穷,剪纸艺术在美术课堂上结出了累累硕果。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我所教过的学生都能拥有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能热爱生活,并养成习惯、形成品格。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2]冯旭初.全脑激发的高效课堂[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4).

猜你喜欢
剪纸教学先学后教高中美术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如何在剪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