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寻求新的语文教学策略

2016-05-30 17:54杨永萍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语文

杨永萍

摘 要 教学策略既教学主体对教学过程进行宏观与微观向统一的计划、评价、调控,以追求较高教学效率的计策和谋略。它是一种实际实施的程序和计划框架。本文试图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及对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构建 语文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41-0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语文教育改革,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更是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新的理念、新的教育思想日益深入到了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心田,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模式,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层出不穷,语文教育改革真正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对此情此景,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无不为之兴奋、为之骄傲。那种独立的、封闭的、凝固的、僵化的语文教学,已逐渐被明智的语文教师所抛弃。但在兴奋与骄傲之余,我们不得不正视目前,在两年多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中,所面临和遇到的各种困惑与困难。如何有效地这些困惑与困难,便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亲身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我认为,要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各种困惑与困难,就必须积极构建、寻求新课程背景下的新的语文教学策略。那么,如何构建和寻求新的语文教学策略呢?

一、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思想,在语文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认同。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老师片面认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无限制的扩大,教师主导作用却越来越变得苍白无力。学生大量的时间被花费在那些毫无意义的活动中,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认为,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着力改革教学方法,既不允许“教师牵着学生走”,也不允许“教师跟着学生走”的局面出现。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时时刻刻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是调控课堂节奏,促使课堂教学有张有弛、动静结合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调控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评价、纠正学习行为的“引导者”。更不要忘记自己是启发学生开展丰富想象,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动机”,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最积极、最有力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真正做到既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又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使学习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生动活泼、省时高效的学习,努力做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高度统一。

二、确实树立目标意识,正确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教学的成功,首先依赖于明确清晰的学习目标。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教师的课程目标意识不断增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特点,已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中。正当语文课程改革,由传统的“纯工具性的单一目标”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目标”转变时,却又出现了片面追求语文的人文性,重视人文性,忽视工具性,偏于人文内涵的挖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运用的行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功能性质,就必须确实树立目标意识。既要重视单一目标的达成,又要关注综合素质的提提升,始终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把握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在教学中,既不能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片面夸大训练功能,在个别词句上下功夫,将文章肢解成一个个零部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搞文字组合,好端端的文章被碎尸万断。也不能完全脱离语言文字的训练,只追求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空洞的思想教育。只有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将灵动的、丰富的母语教育,变的多姿多彩。例如:阅读既有训练功能又有教育功能。一篇好的文章,使人情绪高昂、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扣人心弦,而优美的语言文字又会连绵不断地流入学生的心田,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诱发民族个性、爱国热情、感悟人间真善美。

三、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走进学生生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是否确实树立了“大语文观的思想”,日趋成为衡量语文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如何真正树立“大语文观”的思想呢?我们认为,要树立“大语文观”的思想,就必须走进学生生活,积极开发、整合课程资源。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认识生活、探究生活,又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目标。而语言文字却是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产物,社会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语文课程丰富的课程资源,是任何一门课程无法与之相比的。语文无处不在,无所不有。逛马路,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说明书;旅游,有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居住,有社区文化……总之,只要有生活就有语文,语文课程资源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必须首先摒弃那种“以本为本,墨守教材”的做法,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积极构建课堂、校园、家庭和社会三个层次的语文学习环境。着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强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环境,重视学科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紧密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将所学语文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于生活。在自然、社会中学语文、用语文,变封闭的语文教学为开放的语文教学。其次,在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整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那种片面地淡化学科知识,毫无选择、毫无依据地整合、开发课程资源,追求“轰动效应”的行为。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