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年级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016-05-30 17:54彭开强胡中丽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查字典乐山学段

彭开强 胡中丽

摘 要 学生能正确理解词语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理解词语的常用方法有: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词典)、连字意成词意。

关键词 联系 理解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47-01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通过死记硬背,在脱离语文环境的情况下学习、理解生字词语。特别对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缺少直观性的认识,以致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因此,对词语的理解,《新课标》在不同学段提出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且不断变化、提升的要求,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系统。如:第一学段对词语理解方面的要求是“综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对词语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下面我以第二学段为例,谈一谈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我是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

一、联系上下文

我们语文老师经常强调理解课文的一个方法: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其实,这里就告诉我们理解词语的一个方法,那就是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如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形成能力,更需要在精读文章时,教师适时点拨。比如:西师版四年级下册课文《飞檐走壁的虎将》中有这样一个词语:丢卒保帅,这个词语怎么理解呢?可让学生读一读六自然段,学生就会发现这些话有助于理解这个词:“它剧烈地摆动尾部,将尾巴很快丢掉,离体的尾巴会跳来跳去,以吸引敌人的眼光,而它自己就趁机逃之夭夭。”“丢卒保帅”在文中的意思就是指丢下尾巴,保住自己的性命。

二、联系生活实际

在生活中学生能学会很多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对一个词语的理解才会更加透彻。因此,联系生活实际,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比如: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课文《乐山大佛》中有这样的句子:乐山大佛背山面水,巍巍端坐,它身高71米……71米到底有多高呢?我们学校的综合大楼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有30米高,两栋综合大楼的高度加起来都没有乐山大佛高。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用熟悉的事物来和乐山大佛的高度进行比较,就把“71米”这个数字所体现出来的高度更加具体化。学生们纷纷感叹:“乐山大佛真是太高了!”

三、查字典(词典)

勤查字典、词典来帮助阅读理解,是一个人一辈子受益的事情。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语文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的重要一项。比如以四年级上册《夹竹桃》一文中的一个词语“微风乍起”为例:“乍”是一个生字,也是理解“微风乍起”这一词语的一个关键。乍在字典里有这几种解释:1.忽然;2.刚刚;3.张开。我们把所选的义项放入原句中理解,就知道该选第一项。同时也理解了“微风乍起”的意思:微风突然吹起。

四、连字意成词意

连字意成词意,就要先对词里面每个字进行注解,然后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的意思。适合这样理解的词语有很多。如:《人类的老师》(西施版三下)中的“机毁人亡”——飞机坠毁,人员死亡。《空中霸王的克星》(西施版三下)中的“侵袭”——侵入袭击。《金子》(苏教版三上)中的“若有所悟”——好像有点明白。《我不是最弱小的》(苏教版四下)“纤弱——纤细柔弱。

五、通过想象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方法理解词语,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朗读这个词语时,我提醒学生,当你读到这个词语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展开想象的翅膀,生动地描述了由这些词语所联想到的情景。如理解《搭石》“协调有序”这个词,学生由“协调有序”联想到“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的景象。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课文,从而使学生在理解课文中自主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学生学会了理解词语的一些常用方法后,教师要引导孩子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来理解词语。也只有当孩子们在阅读时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逐渐形成了理解词语的能力,学生才能与文本进行正确对话,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查字典乐山学段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查字典
查字典
12.查字典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