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2016-05-30 18:51张正燕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学生

张正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64-01

长期以来,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语文兴趣不高,口语表达能力较差、语文测试成绩偏低、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口干舌噪、学生昏昏欲睡、气氛死气沉沉……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做好语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本文对此展开论述,现浅谈几点观点。

一、在兴趣上下功夫,引导学生逐渐好学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过:“教育孩童首重激发兴趣和爱心,否则只是‘填鸭式的灌输,毫无意义可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当学生有问题去请教教师的时候,教师不应该简单地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教师加以启发、引导,由他们自己求得答案,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逐渐产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如:在上《动手做做看》一课时: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提问学生: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处理的?→让学生自由发言→对学生发言加以引导→布置课后作业: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还能放进别的什么东西吗?→第二天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样的效果比直接告诉她答案更深刻,让学生更有兴趣。

二、做好心理引导,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首先,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能用打骂甚至威吓体罚手段去征服学生,对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在批评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伤害自尊心、侮辱人格。要综合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对孩子活泼好动性充分肯定,积极引导。其次,培养学生从小就明白要达到目标必须从小事做起的道理,培养学生拥有吃苦耐劳的本领,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进取心。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认识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改正缺点,充分发挥优点,善于细心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新生活。第三,教师要用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日常生活中,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言谈举止和各种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倾听学生心理话,把准学生“心理脉”,让自己成为学生最亲密的朋友。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学生才会从心里真正的接纳你,对你的课堂产生兴趣。

三、做好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预习时,可以先布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课文,这样学生就能通过预习逐步掌握各类文章的规律,进而提高自学能力。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如:在上《酸的和甜的》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遇到生字查字典、读准字音→动手写几遍→举例说明生活中什么东西是酸的、甜的→让学生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酸的、甜的物品。

四、循序渐进,读写结合

俗话说:“多读心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 这说明读和写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一般都爱听故事,然后会津津有味地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如要求低年级阶段学生读故事书,但由于认字量不足,教师或者家长可以指着一个字一个字的教。当会使用字典后,可以要求学生对故事书中的生字、词边读边写。阅读故事不管是流利还是结巴,教师都要给予学生鼓励,告诉学生多读几遍肯定会很棒,学生有了自豪感,慢慢对书本就有了兴趣。

五、适当给予评价,激励学习热情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教师不要轻易地判定学生的好坏,而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去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在不同阶段要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当学生达到目标,教师应当给予鼓励和赞赏,对于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的学生,我们应该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其重新建立自信心。如:对于测试成绩,可以采用“贷分还利法”,先定好游戏规则,让学生定好自己的测试目标,成绩达不到目标时先“贷分”给他,但是在下一次测试的时候,一定要“连本带利”一并偿还。这样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让他们有了更进一步的动机和兴趣。

六、修身固本,步调一致

学无止境,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现状,那就如逆水行舟,早晚必被社会淘汰,我们应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使自己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步伐。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具有教书育人的资本,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在工作中,要虚心向同事请教、探讨教法、取长补短、与时俱进、大胆实践、学以致用、勇于创新。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我们应时刻保持这种态度。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学生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