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中讲授与自学能力培养的平衡

2016-05-30 10:48苗苗胡杨谢婧颖王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5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培养研究生

苗苗 胡杨 谢婧颖 王斌

摘要:本文分析了讲授与自学的概念,并分别阐述了讲授式教学与自学的优劣势,通过对两者的剖析将教学活动中的两种学习方式引入高校研究生能力培养中,以便人们平衡两者在研究生能力培养上的把握程度,使之在选取学与教的有效方法时有所参照。

关键词:讲授式教学;自学;研究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01-02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研究生群体的数量正在急速增加。研究生作为科研的年轻力量,在最近几年的科研成果中,其重要性不断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这里所说的研究成果指的是研究生群体在所从事的技术研究项目或课题研究范围内,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一系列脑力、体力劳动所取得的,经过相关专业人员的评审或鉴定,确认其结论具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高等学校中的研究生群体,是学生群体也是研究群体,在高校的科研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在维护高校学术地位和声誉方面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一个科研成果的诞生光靠学生一味的探求很有可能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一个科学研究创新过程如果缺少导师的学术指导,那么突破传统的进程将障碍重重,甚至停滞不前,唯有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更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研究。如何培养研究生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平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的引导和自学?这些接踵而来的问题越来越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在高校的学习方式中,最常见的是讲授与自学。本文将针对研究生培养中讲授与自学能力培养的平衡问题展开论述。

一、讲授

讲授是中国传统教育中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字面意思为讲解教授,指的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相关教育的方法。讲授法分成四种形式: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保障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往往根据教学内容和自我需要,将四种方式结合运用。

讲授法在中国历经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然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教师首选的教学方式,由此可见其在中国式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因为讲授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其地位才能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发展中屹立不倒。讲授法具有两个非常特殊和明显的优点,即通俗化和直接性。这两个特性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教师能够通过自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呈现课程的基本内容,经过各种形象的言语阐述,帮助学生更容易、深刻、透彻地理解学科知识。通过该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遇到不必要的困难,减少学生获得相同知识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讲授法能够让绝大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收获前人长时间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讲授法能够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作为知识传递的载体,绝大部分学生可能无法通过独立的阅读学习获得编者想要传达的完整意义,而教师拥有更为丰富全面的知识和经验,不仅能够准确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而且能够体会教材所想要传递的更深层次的含义,把握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讲授理解教材的深层意义,准确快速地掌握教材的重要内容;教师能够在讲授中担任主导的角色,我们常常说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而讲授能够让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中心,进行知识发散,通过这一行为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教材内容中获得远多于教材的知识。

虽然讲授法有很多的优势,但仍存在劣势。采用讲授式进行教学,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无法同时获得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对于老师所讲解的基本知识和例题都全部理解了,但课后拿到相关习题又是一番挣扎,这就是因为在讲授过程中,即使让学生参与了解题过程,但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做到独立思考,参悟其中的原理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和期待不用通过自己的努力探求就能获得知识的想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最重要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让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不再想去学习和研究相关的知识,这是相当危险的。

二、自学

自学指的是没有通过接受指导和教育,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字面意思可理解为自我学习。自学对任何有学习能力的不同成长阶段的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比讲授来说,自学的起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更为久远,能够经过时间的洗礼依然存在,自学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事物的两面性使得自学也同样存在着优势和劣势,首先谈谈优势:(1)自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性。我们知道,几乎每个国家都存在着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情形。于我国而言,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性,如首都的学校与西部的学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对于教育资源来说,学习的图像和文字资料几乎在每个地区都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但教师资源却无法平均获得,故教学质量千差万别,往往城市中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教师资源,在接受式学习中有一个更良好的开端,若学生自身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缺少教师资源的弊端。(2)自学能够更快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元性。现在的社会发展处于多元化发展的状态,多有一技之长的总是比单一性人才更加受到企业的追捧,应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的问题也时刻提醒着各位毕业生如何更快地自学与自己专业无关的技能,适应当前岗位的迫切需求。日前发布的《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大学所学专业对工作的影响正在变小。从已签约学生的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的情况来看,60.6%的学生签约的工作与专业对口,有39.4%的毕业生选择了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开始职场生涯,这说明专业对工作的影响逐渐变小。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一个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更容易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3)自学能够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游刃有余。对于大部分本科毕业生来说,毕业意味着结束了学校教育。假设每个人的寿命均为100周岁,对于接受正常教育轨迹的人来说,学校教育的年限大约是22年,仅仅占了整个生命周期的■。余下的时间里,每个人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职场问题,一部分人还需要完成各种技能证书的考试,若此时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就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理想的结果。(4)由于教师能力的局限性,导致教师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这一现象也充分体现出自学的优势。学生需要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对所感兴趣的专题进行深入研究。

自学同样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劣势,如果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成才是非常困难的。虽然在一生的时间里,大多数有价值的知识都是通过自己自学获得的,但关键时候有导师的点拨,能够有质的飞跃,同时也避免了许多弯路。我相信,在相同的时间里,有导师在身边进行学习和自我学习相比,效果是云泥之别。

三、两者间的平衡

在前段时间中,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风靡了中英两个国家。在这部纪录片里,英格兰汉普郡博航特中学请来了来自中国不同学校但同样非常优秀的五位老师,他们需要通过中国式教育,对英国的50名中学生进行教导,并在为期四周的时间后,对中英两种教育体系下的学生进行成绩评估,希望通过该实验,探究发现中英教育方式中的差异,并尝试将中国教育优秀的部分引入英国教育中去。纪录片播出后,我们从中看到了非常剧烈的文化差异、教育理念的碰撞。中国更鼓励竞争,军事化管理,而英国更倾向于因材施教,崇尚个性。在纪录片中,英国的学生们基本上无法接受中式讲授的教育方式,无论他们的学生还是老师都更倾向于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其中的真理。接受中国式教育的英国学生们甚至说,中国的数学老师仅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讲完了他们本该一周学完的课程,这充分说明了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中(PISA),中国数学远远超过英国的原因。虽然结果是满意的,至少是让中国人满意的,但这部纪录片不仅道出了英国教育方式中的不足,也让我们开始逐渐思考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否应该从现在有些许改变。如何去把握讲授与自己探究之间的平衡,这不仅是中学应该关注的问题,同样也是研究生培养中应该密切关注的问题。研究生是继本科之后学习深造课程的一个学生群体,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定义可知,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来说,自学能力的培养相比讲授来说更重要。我认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自主学习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虽然研究生讲授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将科学研究理论引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进行后续的研究学习中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锻炼学生的自主研究、探索的能力,不仅要研究生“学会”,而且要研究生“会学”。古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理论知识的引导下,对专业领域的兴趣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是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应该能够完成的。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引导下,研究生研究问题的能力会逐渐得到锻炼,也能逐步获得提高。整个研究生生涯中,最重要的能力便是以点破面式的集中学习能力,是发现新事物、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仅要学习,而且要进行科学研究,研究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实践活动、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中之重。

在这个平衡的过程中,我认为研究生更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独立学术研究,老师和导师在研究生学习的生涯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进行必要的知识提点,课后指明学生需要探究的领域范围以及解决和解答学生在探究领域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和问题已足够,不是带领学生沿着自己的思维进行学术探究,沿用前辈的方法和模型进行研究,这样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想法而且扼杀了学生在该领域可能会出现的创新点。因此,研究生的培养除了必要的课程学习,还需要结合课题研究,在导师指导下培养系统的能力,养成创新精神,取得创新成果。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培养研究生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