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生产承载力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016-05-30 19:09周永强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5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电力企业

周永强

[摘要]随着电力企业不断推进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和“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的建设,如何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运检工区精益化管理水平,化解当前工区人员相对较少、检修工作量不断增多的供需矛盾,提升检修工作质量和效益,成为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一家地市级大型供电企业在“大检修”新模式导入后,提出通过班组承载力量化分析,建立生产承载力系统,实现班组人员、装备、车辆每日状态可视化管控,有效提高了运检资源集约调配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的管理思路,最终结合该企业综合承载力系统应用情况从现状分析到问题解决,再到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生产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 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5(c)-0000-00

1、引言

随着电力企业不断推进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和“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的建设,“三集五大”体系大检修模式导入和全面运转后,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和惯性工作方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各种问题逐步显现。电力企业需要“对症下药”,聚焦解决突出问题设计系统功能,建立了“综合承载力系统”,使各项工作运转更加安全、高效,精益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文章结合一家地市级大型供电企业在“综合承载力系统”深化应用中的管理创新与实践,对综合承载力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内容进行阐述。

2、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现状

“大检修”新模式导入后,地市级大型供电企业的各单位撤消工区成立专业室,运检机构进一步精简合并,原来2-3个工区合并为1个大专业室,人员达到200-300人,管理难度加大。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控方法,生产计划管理经常发生任务分配不合理、人员安排不适合、组织协调不科学等诸多问题,在给一线班组增加无谓负担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安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施“大检修”新模式将三个工区(变电检修一工区、变电检修二工区、修试所)合并成一个工区,新工区员工总数和工作任务突增,员工和工作动态无法实时全面掌握的问题。

2)实施“大检修”新模式后,设备数量增长导致生产承载力突增以及人员工作量不均衡。

3)实施“大检修”新模式后,大工区工作现场点多面广安全风险分析不到位、针对性不强、现场作业到岗到位监督不易抓住关键点。

4)实施“大检修”新模式后,班组各种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时常丢项落项,无法保证全部完成。

3、运用综合承载力系统提升管理水平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充分运用综合承载力分析系统,将标准化、科学化、创新性的理念融入到管理工作中,该系统可以将工区所有员工承担的全部例行工作、管理工作、生产工作、培训工作以及考勤情况、工作业绩等科学地纳入其中,以班组为单位,自动生成工作日志,并自动关联承载力和绩效,自动生成统计分析报表,实现了对人、专业以及重要物资的承载力分析,实现了绩效分数的自动计算、直观展示。最终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益化管理水平,主要解决方案如下:

1)针对实施大检修模式将三个工区合并成一个工区,新工区员工总数和工作任务突增,员工和工作动态无法实时全面掌握的问题,平台通过图形化界面可实时监控每个班组、每名员工的工作状态以及占用的车辆和物资数量,为人员、车辆、物资的合理调配打下基础;统一规范工作记录模式,保证每项工作随时可查询、可监督,强化了各项工作执行力度。

2)针对设备数量增长导致生产承载力突增以及人员工作量不均衡的问题,平台从行业特点出发将承载力状态进行量化分级并实施状态预警,通过对承载力状态进行监控和数据统计分析,为人员定员和车辆、物资配置以及管理流程的優化、班组负担的减轻等提供决策依据,避免部分人员和班组出现“过负荷”状态。

3)针对大工区工作现场点多面广安全风险分析不到位、针对性不强、现场作业到岗到位监督不易抓住关键点的问题,利用平台将安全风险辨识前移到计划申报之前,通过班组、专责、工区领导层层把关,根据风险程度将生产工作划分为五个不同星级,实现了更“精准”的现场安全监督和技术指导。

4)针对班组各种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时常丢项落项的问题,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各种管理工作的定期提醒和电子化记录功能,将内容和时间要求进行了统一规范,切实将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每条规定固化到工作岗位,避免造成重复性工作,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减轻了一线班组的工作负担。

5、效果分析

1)落实人员岗位职责,促进工作高效执行

通过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生产计划上报、审批流程的固化,促使各级人员在计划流程中承担起了各自的职责;强化了安全要求在各级人员的执行,特别是狠抓工作负责人是现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责任落实,实现了安全管控由链条式把关向层级式把关的转变。

2)建立安全风险评级机制,提升现场安全管控能力

通过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建设,建立安全风险评级机制,将安全风险辨识前移到计划申报之前,班组、专责、工区领导在平台计划流程中层层把关,根据现场风险程度、技术难度和负荷重要性等因素将现场工作进行综合风险评级,根据评级不同配置相应的到岗到位人员,实现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现场安全督导,确保现场作业安全。

3)规范各项工作开展,合理减轻班组负担

规范了周期性管理工作的开展,利用平台对周期性管理工作进行固化,将各项例行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时间要求进行了统一规范,保证同一类型工作执行的标准一致、步调一致。

4)开展承载力统计分析,为公司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开展生产班组承载力分析,为公司劳动定员标准的制定,作业装备的采购,车辆的安排等提供了决策依据。人员方面,以保护专业为例,数据统计表明,保护专业平均月出差次数明显超过其他班组。

6、结语

通过“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能有效解决部分人员、班组存在工作量不均衡、长期处于过负荷状态的问题,实现对生产任务派发的合理调度和组织;实时、全面监控和评价工区生产任务、制度、标准、上级各项要求执行到位情况,为不断改进完善管理体系提供客观依据;实时、客观、准确、全面统计和反映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员工的绩效,实现员工工作与创新积极性的全面调动,针对性开展培训和新业务骨干的培养锻炼,全面提升工区执行力和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电力企业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企业综合节能信息系统SciMES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对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