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2016-05-30 05:28李亚梅林丽美张智敏林艳夏伯候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中药学培养

李亚梅 林丽美 张智敏 林艳 夏伯候

摘要:中药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是当今中医药大学践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近些年来,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大力加强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主要做了几项工作:大学新生入学专业教育;重视课堂专业理论教学和实验技能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兴趣;充分利用学院的科研教育资源,开展开放性实验和创新实验;大力发挥校科协和团委的作用,精心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大力表彰学生科研成果,激发学生投身科研的使命感。

关键词:中药学;科研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39-02

2015年4月,工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二部委颁发了我国第一个关于中药材保护发展的国家级规划——《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规划中强调加快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5月,国务院颁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充分说明中医药行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重心之一。中医药大学作为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应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中药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新型中药学专业人才是当今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所在学院培养中药学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实践探索和取得的成效,探讨中药学专业人才科研素质培养的有效模式。

一、加强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策略

(一)入学专业教育是培育优秀专业人才的美好开端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走进大学校门、开启求学之路的第一堂课,是大学生打好基础、完成角色转变、树立信心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形成良好纪律观念、行为准则的关键时期[1],也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基础[2]。而入学教育一般包括基本教育和专业教育,入学基本教育是成就优秀大学生的关键,而专业教育则是培育优秀专业人才的美好开端。

我院入学教育分三个层面,首先是新生见面会,辅导员、班主任和同伴辅导员与新生面对面交流;其次是全校入学教育,包括基础教育、思想道德教育、适应能力教育等;再次是学院举办专业教育,各专业负责人介绍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现状及前景、学习条件等。专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时期,入学专业教育是给学生划一个轮廓,让他们自己绘制美丽的专业蓝图。

(二)由浅入深的专业理论教学为培育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院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及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炮制与制剂、质量分析、药理与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等专业人才。

我校为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基础化学,生物学课程,中药学相关课程,药学相关课程。

中药学专业理论课是学生学习的理论课程,带领中药学学生对本专业的进一步了解、认识。在教学研过程中,老师能发现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所以,理论课的学习是基础,也是补充。

(三)实验技能操作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寻找科研兴趣点

中药学本科生实验技能培养以师生为主体,学校学院为实验提供场所、经费等条件。技能操作有理论课教学实验,野外采药,科研助理,开放性实验,专业技能竞赛,挑战杯等。

我院中药学本科生开设专业理论课对应的实验课程。此外,学院老师招募科研助理,协助老师或研究生做一些实验项目;各教研室还开设本专业的开放性实验,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实验;学院组织相应的专业技能竞赛指导老师团队,系统培训参与技能竞赛的学生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等;校团委、院科教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等课外科研活动。

(四)科研思维训练,科研能力培养,开启科研之旅

中药学本科生在理论课学习和实验技能操作过程中培养科研兴趣。其科研意识和兴趣的培养是有效开展科研活动、提高科研能力、培养专业人才的前提。因此,培养其科研兴趣,激励其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对于培养中药学专业科研人才至关重要。在培养中药学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和兴趣方面,我院着手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校院领导高度重视中药学本科生科研意识的培养。为有效激励中药学本科生参与科研兴趣,调动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培养其科研思维,提升科研素质,学院开设院内教授系列讲座,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有关科研活动,增强自身科研素养。

第二,邀请国内外中药学、药学专家开设系列讲座。先后邀请美国密西西比大学Ikhlas A.Khan教授、Dale G. Nagle教授,美国农业部David Wedge教授,美国南伊利诺伊州大学曹德良教授,加拿大Alberta大学Raimer Loebenberg教授、Raimer Loebenberg教授,卡尔加里大学郑熙隆教授,巴基斯坦国家科学院主席Atta-ur-Rahman院士,中南大学周宏灏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果德安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孔令义教授等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指导。这些学术活动既是学术盛宴,也是最好的专业思想教育和科研意识的启蒙。

第三,为推动我院与国外大学和机构的合作,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学院以与国外高校开展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为基础,鼓励和支持学生到国(境)外学习和研修。已先后已选派10名优秀本科生(2014年4名,2015年6名)赴美国密西西比大学交流学习。中药学专业本科生于2014年参加以中医药为主题的香港文化交流之旅,推动了两地教育交流。这为提高我院中药学本科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强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意义

(一)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提高

对本院中药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参与了科研的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参与科研过程中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1)通过文献检索查找所需专业资料,既锻炼了学生运用检索工具,也训练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思维;(2)通过参与科研实验,动手能力得到了训练,养成了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3)通过科研选题、设计方案、申报立项、完成实验、课题总结、答辩、撰写科研论文等,为本科生提供了科研训练的机会;(4)通过学生结题、撰写研究成果简介等科研过程,使学生尽早进入各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

(二)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应用和锻炼

通过参与科研素质训练的各项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学生认识到了自身知识的不足而激励自己更加刻苦努力地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使自身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水平都有了明显进步。对我校历年推免生进行调查,发现推免生除了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强外,几乎都参与过科研工作。

(三)学生的科研活动取得可喜成绩

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近五年来学院在挑战杯比赛和学生科研课题申报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院学生每年均有获得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奖。药学院学生共获批科研项目78项(其中省级24项,校级53项),其中中药学专业学生科研立项占全院的二分之一。2011级中药学专业三名同学在全国首届中医药社杯全国中药学类专业知识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全国42个参赛代表队);三名同学分获一等奖、二等奖(全国共126名选手,一等奖全国取9名,二等奖全国取18名)。

(四)培养中医药事业的接班人

中药的科学研究任重而道远,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需要我们中医药人去传承、发扬、创新,但中医药的研究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大工程,需要知识面广且深的中医药团队去攻克[3,4]。让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不仅提高了其自身科研能力,为其以后的科研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我们中医药事业接班人的需要。

三、思考

我院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在学校的关心下、学院的培养下,凸显出了不少中药佼佼者,但学院能否培养更多的能为中医药事业做贡献的优秀人才,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加快落实本科生导师制[5],让学生能更系统地接受科研训练;(2)给本科生开设本专业的综合大实验[6],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专业的本质;(3)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7]的质量要求。

四、结语

加强中药学本科生的实践动手、查阅资料、主动自学、科研思维、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科研素质的培养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时代发展对中医药高校的要求,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药学人才的需要,是中医药高校立足的根本。学校学院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关心、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良好氛围,本科生科研活动必将蓬勃发展,为其继续深造和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会有更多高素质、创新型、综合性中药学人才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刘吕高,汤磊.地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对策[J].新西部,2014,(3):107.

[2]李元元,李鑫.浅谈当代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时代教育,2015,(7):96.

[3]王永炎.中医药科研形势及发展趋势[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7(17):705-707.

[4]张霄潇,莫美,马双成.中医药科研方向的思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1(21):233-235.

[5]夏蓉,车念聪,王蕾,等.中医药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新模型探究[J].中医教育,2015,3(39):46-49.

[6]牟佳佳,何永志,邓雁如,等.在药学专业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5,3(23):480-483.

[7]郑增娟,段煜,张维芬.提高地方高校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教学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5,2(23):237-241.

猜你喜欢
中药学培养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
中药学毕业实习中“创新-节约-环保”教育的探索
云南省高等学校本科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