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构教师更完美的人格魅力

2016-05-30 09:50杜桢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高尚新教材师德

杜桢

摘 要 结合新课程、新教材给教师带来的挑战,思考:怎样建构教师更完美的人格。本文从三个方面思考:构建高尚的师德修养,构筑高超的教学业务素养,用活教学策略,从而教书育人,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 建构 完美的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103-01

英国著名学者培根曾把教师称为:“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教师是春蚕、蜡烛、园丁、铺路石等等,诸多的比喻都形象地概括出教师职业的伟大,深刻地透露出教师人格的高尚。那么,我们如今所面对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的改革”的形势,怎样构建教师更加完美的人格魅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构建高尚的师德修养

西汉杨雄《法言·学行》曰:“师者,人之模范”。可见,教师何其重要。而教师的道德情操、人生观、世界观、人格修养、学识、气质风度等又都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中,这种师德修养又如“榜样”一般影响着中小学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名言不正是最好的说明。因此,我们必须首先要构建高尚的师德修养,并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及社会生活的始终。

课堂上,教师侃侃而谈,文雅的举止、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必能使学生肃然起敬。教学中,教师循循善诱、亲切的话语,如慈母的抚摸令人如沐春风;激昂的说教让学生热血沸腾;义正辞严的道理,必能激起学生的凛凛正气。社会生活中,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必将获得社会的好评而影响着学生。这样,“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举手投足之间,高尚的师德修养必将导引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同时构建着学生的人格魅力,塑造着学生的灵魂,“生生不息”。由此,整个社会“厚德”之风盛行,“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二、构筑高超的教学业务素养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同时,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只有不断钻研教育教学业务,逐渐提升自己的水平,才能赢得学生的青睐,跟上时代的步伐。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碗水。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教师有一碗水已经不够了;又有观点认为: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可一桶水也不够了,于是又有……就是不断钻研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教学业务素养,“学而不厌”并且“诲人不倦”。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的新课题观便能让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并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如今,新课程改革还原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了学生的“人”本位思想。那就要求教师不断构筑高超的教学业务素养,不然,真就是“师不如弟子”了。

三、用活教学策略

新教材的变革给教师带来了拓展的空间,给教师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因此教育引导也好,教学导引也好,“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必须要用活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新教材要求教师充当领导者、管理者、严父慈母、朋友、心理咨询医生、保健医生、体育教练等多重角色。为完成特定的目标,在选用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方面需要“运筹帷幄”,活用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总之,高尚的师德修养,高超的教学业务素养,灵活多变、运用自如的教学策略,构成了教师完美的人格,而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良性循环,教师的人格魅力不断完善、日趋完美。在呕心沥血中,不断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薪火相传,构筑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文明。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宋乃庆,徐仲林.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

[2]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高尚新教材师德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诚实也是一种高尚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