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礼仪教育

2016-05-30 14:49赵剑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幼儿园幼儿

赵剑

摘 要 我国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在这样一个十分重视礼义廉耻的国度学习礼仪是很必要的。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从娃娃抓起,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知耻明辱的种子,幼儿园加强对幼儿的礼仪教育不可或缺,本文从幼儿礼仪教育的形势、方式等层面入手进行论述。

关键词 幼儿园 礼仪教育 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127-02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奠基人生最佳开端的工作,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了推进和创新幼儿园的德育工作,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礼仪行为品质,形成一个从善、从真、从美的良好礼仪氛围。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面临的形势

作为一个礼仪之邦,我国素有知书识礼的传统,书和礼是不可偏废的。幼儿教育作为一种启蒙教育,应当给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是幼儿社会化的必经过程。当前,我国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总体形势是向前发展的,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充满着不可忽视的挑战。一方面,随着现代文明深入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标准比以前更高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革故鼎新都对整个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更全面、更深入的要求。礼仪是先进文化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以及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赋予了礼仪新的内涵,这是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的重大机遇。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国人在教育思想上的固执,也就是注重智力教育忽视素质提高、片面追求分数的影响,导致教育走向了一个误区,这对幼儿园礼仪教育也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侵蚀,都对幼儿园利益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面对机遇和挑战,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沉着应对,积极有为,改进方式,使幼儿接受良好的礼仪教育。

二、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途径

礼仪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助推器,陶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该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培养幼儿成为现代文明人,将来成为世界的有教养的人才,礼仪教育成为素质高尚人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对幼儿开展礼仪教育的主要方法有:

(一) 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礼仪教育

对幼儿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礼仪教育,才能把握重点,增强实效。在实施过程中,要在深入研究幼儿礼仪教材的基础上,把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园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之中,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向幼儿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礼仪,比如把礼仪教材中的教育内容设计成幼儿非常喜欢的,通过孩子与家长自编及收集以及学生朗诵表演,让孩子们知道哪些是礼仪,礼仪有哪些行为,也让孩子们知道在生活中礼仪有些什么作用,带给人们什么快乐。

(二)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

礼仪表现突出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人们的一言一行当中,礼仪也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仪教育的内容也要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礼仪等。而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分为交往礼仪、就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交往礼仪包括问候礼仪、同伴礼仪、做客待客礼仪、接打电话礼仪、居住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

在礼仪教材中,幼儿学到了系统的礼仪常识,教师要指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去践行。例如:手工课、美术课,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儿借东西,如剪刀、胶水、橡皮等,我们就要求幼儿在借东西时要讲礼貌,态度要和气;借东西用过后,要双手拿着还给别人,并说“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要说“对不起”;在制作作品需要别人帮忙时,要说“请帮帮我”。这样,幼儿不但在操作过程中既得到了锻炼,还懂得了一些礼仪方面知识的运用。再如,父母有事要去办,孩子和爸妈一起出行乘公交车时,在车上不小心碰着别人,孩子和爸、妈就要一起面带笑容、态度和气地说“对不起”;别人让座时,就说“谢谢”;遇到老人乘车时,要让座。办完事回到家里,爸爸、妈妈要及时表扬孩子,懂礼貌,有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这样,在幼儿园、在家庭、在社会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渗透着对幼儿的礼仪教育,具体、实际,通过这些文明礼貌行为,密切了人际关系,又增加了社会的和谐,并使幼儿时时、事事受到良好文明礼仪教育,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

(三)扮演不同角色情景表演,对幼儿进行礼仪规范教育

根据幼儿模仿性的特点,我们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情景表演,这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扮演角色过程中要实现角色转换,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经验,从而容易习得该角色的行为。为此,我们尽量创造条件开展好角色情景表演。如:为了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引导幼儿说不同的礼貌用语,我们模拟开设了“童装商场”,有的扮演礼仪儿童,有的扮演营业员,有的扮演顾客。要求礼仪门童在顾客进商场时要面带笑容地说“欢迎关临”,要求营业员面带笑容热情接待顾客,会说“你好,请问想买什么样的童装” ?顾客会说“谢谢”“麻烦你了”!在模拟的“家庭”中,开展“做客”情景表演,扮演客人的轻轻拍门,扮演主人的把门打开后,说“请进,请坐,请喝茶”,扮演客人的幼儿要学会说“谢谢”!这种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现场进行情景表演的方法,幼儿最喜欢,最乐意参与,其他观摩的幼儿精神也较集中。幼儿表演时老师要按礼仪规范指导,表演时要严格要求,这样演练的方法,增强了幼儿礼仪规范化的效果,提高了教育质量,也使礼仪教育更具人性化、规范化。

三、家长要紧密配合进行礼仪教育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的责任,也与家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园必须紧密配合进行。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在家庭中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范来要求幼儿,那两者之间就会出现断层,而这样的断层,会对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成果不能及时得到巩固,若有的家长没有认识到对孩子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或家长本身礼仪习惯不当的话,则会大大影响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效果。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的影响尤其重要,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有其独特性,这就是关系的亲密性,教育的渗透性,影响的深刻性,是幼儿园无法代替的。因为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比在幼儿园的时间多,由于父母与幼儿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更多一些。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紧密配合,采取家园同步的方法,使礼仪教育连贯起来,这样才能使礼仪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教师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应该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要互相沟通,及时掌握,共同采取应对的有效措施,使幼儿在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成果得到巩固深化,在家的礼仪教育效果也才能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要靠社会、家庭、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使礼仪之花在广大孩子心中扎根。

参考文献:

[1]冯秋艳.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措施[J].中国教师,2011,(11).

[2]陈俊嬴.家园合作:幼儿礼仪教育的关键因素[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9,(11).

[3]李永珍.如何开展幼儿礼仪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0,(08).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幼儿园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