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水利工程项目全过程集成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2016-05-30 03:54罗智鹏
水能经济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全过程风险管理水利工程

罗智鹏

【摘要】本文依据水利工程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思路,在传统的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施框架的基础上,围绕水利工程项目的集成理论和全过程管理思想,针对政府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实施特点,本文所构建的水利工程全过程集成风险管理实施框架突出风险预警阶段,强调风险管理活动的预测功能,并着重提出了具体风险的应对举措,注重风险管理各阶段的有机集成、有效衔接和信息共享。

【关键词】水利项目;水利工程;全过程;风险管理

一、引言

在水利项目生命周期划分的基础上,本文欲建立确立全生命期的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目标体系。而对于风险管理目标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风险管理的早期倡导者唐斯提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或者组织通过控制意外损失事故风险,以保障企业或组织盈利;美国著名风险管理专家克莱蒙认为,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保存组织生存的能力,并对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以保护公司的人力和物力,保障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海灵顿认为,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风险成本最小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国内学者陈伟珂则认为,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主要方法,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社会生产及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她还表明风险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损失前的目标,另一部分是损失后的风险管理目标;损失前的目标是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损失后的风险管理目标是尽快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

本文在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目标特征域三维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目标域构建的原则,本文以逻辑维为主线,对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全生命期进行了照观,全面的构建了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目标域的构成。该目标体系以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目标三维结构中的逻辑维度为主线,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目标。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综合集成信息平台是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全过程集成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全过程风险组织集成模式运转执行的重要手段。因此,信息平台的设计要涵盖四个方面。在传统的风险管理实施框架的基础上,围绕集成理论和全过程管理思想,针对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实施特点,本文所构建的全过程集成风险管理实施框架突出风险预警阶段,强调风险管理活动的预测功能,并着重提出了具体风险的应对举措,注重风险管理各阶段的有机集成、有效衔接和信息共享。按照风险管理活动的进程,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全过程集成风险管理框架主要包含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预警和风险应对等四个阶段。

二、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目标体系的构建

(一)投入与过程维度的风险管理目标

按照水利工程项目公共品供给理论,所谓投入是指公共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过程中所耗费和占用的资源。所以这里投入维度的风险管理目标主要是指,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各类资源投入、方面的目标。主要是四个方面,即资金资源、制度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其中资金资源方面的投入目标包括筹集资金体系合理、到位顺利,项目预算准确;制度资源方面包括决策制度科学民主、监察制度全面有效、招标机制合理公平、农田水利公共品供给机制完善等;技术资源方面包含决策咨询技术科学、招标发包技术合理、施工技术合理、审计验收技术完善、监察技术科学、勘察设计技术科学等;人力资源包括相关人员素质提升、政府部门人员廉政管理有效、相关人员组织协调有序、人员职责明确等。

在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目标的过程维度上,具体包括财务管理目标、施工组织目标、过程监控目标三个角度。其中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资金使用规范、资金投入有效、概算执行正常、资金拨付及时、资金支出结构合理等。施工组织的目标是,施工组织合理、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保障等。过程监控的目标是,工程质量监控、工程进度监控、工程廉政监控和合同管理完备等。

(二)产出与效果维度的风险管理目标

在水利工程项目产出维度上,具体包括农田水利设施质量、农田水利设施财务状况、农田水利设施营运能力等三个角度。其具体的目标分别是工程验收有效、资金审计监督有效、营运状况、维护有效正常等三个主要方面。在效果维度上,具体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其中,经济效益是指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提升等;环境效益是指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增强;社会效益指相关主体利益均衡、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率、利用率提升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粮食安全保障、农村社会安定和谐。

三、水利工程综合集成信息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一)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的三个层面

水利工程项目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其内容包括三个层面,即社会层面(包括农民及其他公众,新闻媒体等)、政府部门层面(农水项目使用部门、政府项目审批部门、政府财政管理部门、政府审计管理部门、其他政府相关部门)、项目组织层面(项目设计单位、项目施工单位、项目原材料供应商、项目监理单位)。总体而言,这三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各有特征和相关职责,因此在信息综合集成平台中所体现出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三方的不同需求进行信息平台的功能设计。

(二)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实施进程与风险管理

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要依次经历五个阶段(项目立项决策阶段、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和项目运营维护阶段),由于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不一样,涉及的单位和组织不一样,很容易造成工作环节的脱节而滋生不必要的風险,因此,在进行风险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项目的各个实施进程,需包含项目进程监控模块。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全过程集成信息平台归根结底是进行风险管理实施框架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应对四个阶段工作的总结,因此风险管理信息平台的主要框架也需要是这四个步骤的整合。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是相互依存的两大信息工具,数据库是构建信息平台的基础和支撑,而信息平台的运转和使用又可为数据库的构建提供信息来源支持。由于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刚刚起步,缺乏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因此风险管理数据库的信息积累的作用尤为重要,在进行信息平台的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数据库存储的便捷性和容量等问题。

四、水利工程全过程集成风险管理实施框架设计

(一)水利项目的风险识别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全过程集成风险管理体系下的风险识别,是指各个阶段的风险管理小组按照风险管理规划的要求,以风险管理目标体系为依据,通过目标导向的风险识别模式,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进程中,潜在的、未发生的、客观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预测、辨识、分析、归纳和推断,并对关键风险因素进行筛选,最终构建风险因素评价体系的过程。

风险识别工作整个风险管理实施流程中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进行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制定风险应对措施的前提和基础。一般而言,风险因素具有潜藏性和隐蔽性,不易被察觉和揭露,要尽可能多的对风险因素进行挖掘,因此,风险识别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全过程集成风险管理体系之下,针对风险因素的动态性和多变性的特征,风险识别的工作在各个阶段都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循环进行,实时更新的。

(二)水利项目的风险评估

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实施框架中的风险评估阶段,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按照所构建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进一步分析、量化,并最终进行风险排序,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过程。按照风险评估的工作内容,在这一阶段,需对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的大小和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的大小进行全面分析,这是对第一阶段所识别出的风险因素的进一步量化。在全过程集成风险管理体系下,在风险评估工作进程中,需针对各个阶段的特征,分别采用不同的风险评估工具,以期在最大程度得到较为精确的风险评估数据,为下一步的风险预警工作打下基础。

(三)水利项目的风险预警

水利工程项目预警是指根据系统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对系统未来的不利事件或风险进行预测和报警。它也是度量某种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而发出预警信号的过程。风险预警系统是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按照风险评估阶段所构建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风险预警系统依次进行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风险预警线的设定、风险因素监控等活动。构建风险预警系统,进行有效的风险预警工作,可以大大提升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行风险因素的预测有助于风险决策人员制定出更为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控制方案,并最终提升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系统非优、信息论、控制论为指导思想,以实用性、系统性、实时性为构建原则,按照风险因素变化的潜伏期、引发期、爆发期、恢复期、消失期的动态过程,遵照警情监测、警情分析、警情确定、警情发布的逻辑而构建。系统由风险监测、风险评判、风险预报三个子系统而组成,除了具有监测、警报、矫正、免疫等常规功能外,针对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还具有政府决策优化、政府行政监察、风险信息储备、项目信息反馈更新等功能。

(四)水利项目的风险防治

在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施框架中,本文所构建的风险应对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研究中“重评价、轻应对”的现象,把风险应对系统作为提升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防御能力的落脚点,稳健应对各种风险的方法和策略的集合,保障风险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应对从风险应对途径、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技术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全面照观。其中,风险应对的途径,构建了针对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风险分担机制,即解决了由什么人去应对什么样的风险的问题;风险应对策略是对现有风险应对措施的战略性总结,不仅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风险应对的思路,还从全过程的视角对项目各阶段的风险应对策略进行了选择;而风险应对技术是在现有的系统论、科学决策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主责的各类风险,提出的一系列的科学决策模型,是具有实践利用价值的风险决策技术。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水利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目标是,以政府管理部门为核心,实现项目参与各方的协调治理,通过动态的风险管理活动,监控和防范风险,以规避和减少损失,实现农田水利建设资和农田水利设施效用的最大化,保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完整、全面、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是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因此,在构建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目标体系过程中,系统的分析思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借鉴了霍尔三维结构的系统分析方法,提出了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目标体系的三维架构,尝试从时间维、逻辑维、主体维三个维度对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目标进行逐层的细化和分解,继而建立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风险管理目标体系,为下一步的风险因素的识别奠定基础。其中时间维是指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逻辑维是按照公共品供给理论的投入、产出、结果、效果四维度,主体维是指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利益相关主体,包括政府层面上的。

参考文献:

[1] 马成龙.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研究[J]. 江西建材. 2016(09)

[2] 汪炎琨.水利工程项目作业成本管理探讨[J]. 江西建材. 2016(09)

[3] 劳燕.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和谐建设的实现及若干思考[J]. 科技与创新. 2016(08)

[4] 徐家聪.新形势下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4)

[5] 苏亚立.新形势下如何强化水利工程项目管理[J]. 珠江水運. 2015(04)

[6] 武春铭.水利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浅析[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14(Z1)

[7] 倪晨,陆厚飞.水利工程项目征地占补平衡减免的经济策略研究[J]. 项目管理技术. 2014(03)

[8] 李哲.试论如何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与维护[J]. 河南科技. 2014(04)

[9] 唐艳华,明志新.浅析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策略[J]. 经营管理者. 2013(17)

[10] 刘国锋.略论完善水利工程项目风险防控机制[J]. 才智. 2012(02)

猜你喜欢
全过程风险管理水利工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