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图书馆支持农家书屋管理和使用的思考

2016-05-30 17:01林洁
热带农业工程 2016年1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高校图书馆建议

林洁

摘 要 通过分析农家书屋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员专业素质不高、书屋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等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可在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管理员培训、搭建科技文化下乡新平台等方面进行改进,为农家书屋管理和使用提供支持。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农家书屋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 G258.6

Abstract The problems such as im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not high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administrator, not played effectively by the role of farm house and so on that exist in the farm house. The advice on the management and use of farm house supported by university library such as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a long-term mechanism, administrator training and setting up new platform of technology and culture to the countryside and so on.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 reading house farmers ; problems ; advice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农家书屋工程是在农村实施的五大文化惠民工程之一,自2007年在全国广大农村全面推开,近年来共建成标准书屋60多万个,实现了“农家书屋村村有”,大大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但相比新书屋建设而言,农家书屋的管理、使用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并不是这项工作的结束,而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目前,农家书屋在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仍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继续支持。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信息库和最大的信息源”,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具有专业文献资料加工、处理能力,并拥有一支素质高、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较合理的专业管理队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和自身资源优势,兼顾社会公众的需要,把服务融入到全民公共文化中,尤其是应大力支持农家书屋管理和使用,推动农家书屋工程在新的历史阶段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民群众。

1 农家书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农家书屋作为一项新生工程,没有现成的管理模式可以照搬,需要不断探索与总结。以前也曾开展过相类似的“万村书架”、“万村书库”等工程,但由于长效机制的缺乏,都只运行了较短时间。农家书屋想要成为一项系统、稳步发展的惠民工程,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但目前,农家书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开办轻维持的现象,后续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1)图书更新难以得到保障。广大县级基层政府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财政并不宽裕,很难保障给予农家书屋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持,因此,在缺乏外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农家书屋开办后因“后劲不足”,更新、维持、运行面临一定困难,深受农民欢迎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时政新闻和生活保健类期刊等也因资金短缺而无法持续订阅。虽然部分地区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确保与农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图书每年更新率不得低于lO %[1],但因无具体可操作的措施,该政策难以落实。(2)图书流通机制不完善。根据“政府引导、社会资助、自主管理、无偿借阅”的指导原则,农家书屋主要采用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村委会等各级基层组织只承担筹建和监督的职责而不直接参与管理[2]。这种模式容易造成图书期刊流通管理机制不完善,书刊管理缺乏刚性约束,而农民对图书的爱护意识不强,甚至时有借而不还的现象,农家书屋图书无法实现有效借阅与周转,书刊借阅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严重影响书屋为促进农民学科技、长知识、受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1.2 管理员专业素质不高

农家书屋建设因受到人力、财力的制约,在管理员选配方面,一般的做法是从村民中选拔受到村民信任、对公共事业具有爱心和事业心同时时间又相对比较充裕的退休教师、退休村干部和妇女同志等来担任书屋管理员。这部分人员相对来说年龄偏大,且缺乏系统的图书馆管理专业知识,往往造成管理混乱和服务不到位。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一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图书馆专业教育,而国内也没有适合这些管理员使用的通俗易懂的指导性参考书,他们很难通过自学的方式来提高专业技能。由于缺乏基本的书刊上架、装订、管理、借阅和维护等业务知识,图书期刊分类排架乱无章法。

1.3 农家书屋的作用有待挖掘

据报道,已建成的农家书屋绝大部分资金投入都是依靠地方政府。而政府以为建了书屋就能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发展农村经济,故而愿意从有限的财政收入中挤出专项资金突击建设,但往往只是注重外在建设却忽视了内涵建设。根据中央的精神,农家书屋应建设成为广大农村新的文化阵地,其内涵应得以充分延伸而不应只局限于书屋本身。但目前,由于部分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书屋建成便大功告成,导致绝大多数农家书屋仅仅作为农民借书、阅读的场所,其作为农村文化阵地的作用和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2 高校图书馆支持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2.1 协助建立和完善农家书屋长效机制

农家书屋具有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图书馆的一种形式,是建在农村地区的特殊类型图书馆,也是各类图书馆在农村的延伸与拓展。从另一方面来看,农家书屋是中国新农村特色的图书馆,其与高校图书馆性质和管理都有相似之处。

高校图书馆协助农家书屋建立和完善农家书屋长效机制,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1)建立长效帮扶机制。高校图书馆可以在一个地区选定一个农家书屋作为帮扶试点,提供指导服务,使其逐步走向科学管理的轨道,以此示范带动周边的农家书屋,由点到面带动当地农家书屋的发展。(2)帮助书屋建立起规范的阅览管理制度和“书屋-书屋”、“书屋-图书馆”的互借制度。详细保留相关图书的借阅记录,对在当前借阅量大、需求量大的书刊,要协调引进。及时满足农民的需求,扩大书屋的影响力,发挥其社会功用。(3)建立激励机制。协助农家书屋开展激励机制设计,争取多渠道解决管理员的报酬、补贴问题,调动管理员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地区争取设立专职的管理员,逐步培养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管理员队伍,加强农家书屋的有效管理和运行[3]。

2.2 帮助开展管理员培训

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给管理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业务和文化水平,以提高农家书屋的使用效率。这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尤其需要像高校图书馆这样相对成熟的图书馆机构的帮助。

首先,编写适合农家书屋管理员使用的培训教材。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素质高、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较合理的专业管理队伍,可通过对农家书屋的实地调研,深入了解管理员的迫切需求,结合图书馆专业知识,围绕管理员将要遇到的各种问题,组织编写管理员培训教材,并不断作补充和完善。其次,通过举办书屋管理员培训班或辅导班,使管理员学会基本的业务技能。对管理员进行简单的图书管理培训,可以使其在工作中能更好的对相关图书进行介绍,对书屋的图书进行明晰的上架管理,可以更系统的搜集书屋读者的反馈信息及阅读需求。

2.3 搭建科技文化下乡新平台

高校图书馆可依托农家书屋,搭建科技文化下乡新平台,利用周末、节日和学校寒暑假2大长假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下乡服务活动,比如移动书库,捐赠图书,开放阅读等活动,以此来帮助提高农家书屋在农村文化教育中的凝聚力。

3 结论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文化惠民工程,目前虽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农家书屋在管理和使用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仍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继续支持,尤其需要像高校图书馆这样相对成熟的图书馆机构的帮助。高校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支持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推动农家书屋管理的完善和作用的发挥,为农村乃至全社会公共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小凤. 构建区域图书馆联合体发挥农家书屋科教功能[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31-34.

[2] 吴小凤. 突破农家书屋发展瓶颈繁荣农村文化[J]. 经济导刊,2009(10):84-86.

[3] 柳斌杰. 开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新局面[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9-28(2).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高校图书馆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新时期下农家书屋的机遇与挑战
农家书屋伴随你——关于农村书屋的几点思考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