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练笔资源丰富写作素材

2016-05-30 01:17潘骁华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胖大海教材作文

潘骁华

当前学生写作最主要的困境就是不知道写什么,不会选材,言之无物。从“走进大自然,提高观察能力;放眼生活,丰富写作情感;深挖教材,提升语言能力”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挖掘练笔资源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大自然观察生活教材大千世界,万物生灵,数不尽的人、事、物、景本来都可以成为学生笔下的作文,但是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阅历的局限,思维的单一,对很多事物其实是视而不见的。更何况把他们视而不见的事物转化为他脑中的语言,再到笔下的作文,更是难。所以对于作文的内容,即选材——写什么,是相当苦恼的。他们想不出写作的素材,不会选材,不知写什么,那如何让孩子有物可写呢?

一、走进大自然,提高观察能力

我所在的乡村小学,蝴蝶、燕子常常飞来与我们作伴。出门五十米就是广袤的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儿次第轮绽。初春的油菜花,到了暮春就成油菜籽了;昨日还灿烂的桃花,两个星期后就芳菲尽结了桃子;冬天成熟的瓯柑,是夏天暗香浮动的瓯柑花孕育的;大路两旁的樟树叶,一反常态,春天落叶又长叶;野蔷薇开得更恣意,更自由;有时候一个萝卜坑里可以有三个萝卜。春天的水田,白鹭翻飞,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生态好,是主要的是松了土的水田里有很多小虫子,那是他们的食物……大自然远比想象中的生动美好,它生生不息,朴实又深沉,让人敬畏。如何就地取材,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我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

1.描摹发现,培养观察兴趣

孩子的观察能力,是从观察兴趣开始的。如何在大自然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呢?就要把孩子带出去,鼓励他们多发现,特别是发现有趣的事物。

当初春的气息涌动,我带孩子们去寻找春天。我寻思着,找到油菜花、桃花这些春天的符号孩子们就能感受春天。一路上,大自然却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小草的绿嫩得让人怜惜,田梗上到处是长得细细密密的野葱,那么蓬勃,带着初春的力量。一棵大樟树上的空鸟巢引起了孩子们无限的遐想——鸟儿们去哪了,春天到了,为什么还不飞回来。一只绿色的螳螂走错了方向,在孩子们的手心跳跃……

于是,在孩子们的笔下,小草带着使命来,给春姑娘耍杂技。螳螂遇到我们只是美丽的错误,他只是来寻找他的食物的。空空如也的鸟巢,盛满了鸟妈妈和鸟儿们对家乡的甜蜜的回忆。大树下,忽然有鸟儿飞过,却是过客,不是归人。

无疑,这些生动的素材成了孩子笔下与众不同的春天。在观察中,有自己的发现,有春天的生命在涌动。

2.发现特点,养成观察习惯

小学生观察兴趣十分广泛,对周围的东西有强烈的好奇心,观察时往往漫无目的,忽视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部分,这就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上个学期,三上的第五单元找秋天,我带着孩子们沿着找春天相同的路线,找出秋天与春天的不同之处,找一找秋天的景物有什么变化,通过比较异同去感受秋天。

在秋天的乡野,野鸭、麻雀在孩子们的笔下变成了主角,在已收割了的稻田觅食,享受着秋天的丰腴。路边的野菊花、蒲公英、狗尾草粉墨登场,在孩子的作文里欣欣向荣。

孩子们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了秋天的特点,在观察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明确目的,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事物有的放矢,要有侧重点,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前,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

这个学期,我上完三下第一单元的《荷花》后,我和孩子们去乡野看桃花。出发前,我明确要求孩子要观察桃花的颜色、姿态。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眼里的是充满生机的活跃的桃花。我们来看看孩子笔下的桃花:

美丽丰富的大自然是学生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观察的目的越明确,眼中的写作的内容便越丰富,就越能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选材水平。

二、放眼生活,丰富写作情感

小学语文课标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如何关注学生的生活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素材中提炼或者发现教学的价值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呢?我是这样做的:

1.抓住契机,引导即兴练笔

作文的训练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为主,但作文训练的契机往住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在突发事件中,学生会有感而发,表达得更真实更自然。所以教师应该抓住任何一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即兴练笔。

我指导学生的作文《狗在叫》:有一天我们在上语文课,然后窗外响起了凶猛的狗叫声,我们想等它叫好了,再接着上课,可是它偏偏叫个不停,而且一声比一声凄厉、狂躁。正在我们烦恼的时候,忽然响起了一声另一只狗的叫声,只一声,先前那只狗便乖乖地不叫了。我意识到,这是两只狗的故事,他们在交谈。于是,我启发班里等着上语文课的孩子,“先前那只狗为什么会那么连续不断地叫,它想表达什么?另一只狗为什么只叫了一声,先前的那只狗便静下来了,他们在说什么?把你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与同学们交流。”

孩子们纷纷进行了充分的想象:两只小狗在打架;他们在比谁更灵活,在相伴中谁更有领导权;是水火不容的仇家,为了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在争吵;声明自己不是只懦弱的小狗,刨土技术不差;一只被主人的绳子拴上的狗再威胁别人也无济于事。

还有一个整日看公主王子故事的小女孩相像了一个英雄救美的故事,帅气无比的公狗救了母狗,母狗很感激,摇着尾巴表示要嫁给他。

我觉得这样的写作,孩子们很喜欢,他们乐意把自己放在这个场景中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2.活动引路,捕捉练笔素材

去年冬至节,校外的工作室成员来和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共渡佳节,开展冬至的活动。活动有诵诗、讲故事、做汤圆,丰富有意思。学生按照一项项的活动写了作文。孩子们最喜欢做汤圆,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了下来。

多么有意思的表达,缘于孩子们对冬至节活动的喜欢。只有他们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入情入境了,才能言之有物,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

3.亲历实验,积累写作素材

在上三上第四单元的习作训练课时,我们在教室里分小组做实验《胖大海的变形记》。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对胖大海充满好奇。在我转身板书的时候,有两个学生偷偷地把胖大海掰碎了,想看看胖大海里面到底是什么。当胖大海在滚烫的开水里慢慢地泡也花的时候,孩子们惊讶极了。他们用文字记录下了这一刻。

然后,孩子们课余观察在水中的筷子,炒虾子,观察绿豆发芽,玩墨水和玩钢笔。孩子们在观察中的体验真是丰富,他们写下篇篇自己发现的惊喜,观察的记录。写作内容来自于学生生活,这样的写作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这种经历或感受,往往会触发学生的真切认知与真情实感,学生写作文自然就会有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拉德任斯卡雅认为,作文题目来源于学生生活,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学生只有身历其境,体会才会真切,才会有跃跃欲试的写作欲望,有了写作欲望,积累了写作素材,写作时才会积极思维和大胆想象。

三、深挖教材,提升语言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质量,阅读课上,课本里的习作资源也是不容忽视的。

孩子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在阅读教学中,挖掘这样的训练点,引导孩子模仿创新,从面提升语言能力。

1.模仿教材写法

教材里面生动、丰富的语言可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素材。孩子们学习三上的《陶罐和铁罐》后,广泛寻找贴近他们生活的素材,通过两个事物的对比和态度的变化,刻划出两种不同的形象,来说明骄傲必败的道理。我们班的孩子模仿了教材的内容、写作特点,写了《蜜蜂和蝴蝶》《钢笔和墨水》《瓶子和杯子》《墨水瓶和钢笔》等多篇寓言故事,均写得生动、活泼。

2.巧用课文插图

有时课文里的插图也是我们写作的素材。例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第二幅插图。我在教学时,让孩子们想象当你看到了这幅画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脑海里闪现了哪些连续不断的画面?通过这样一写,孩子们对教材所想表达的环保的重要性就更深刻了。

让课文里的插图动起来,变成连续不断的画面具体的画面,孩子有了这个素材,就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3.文本想象补白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选自名家之作,这些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有很多“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恰恰是作者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所以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地补上言语的空白、情感的空白。

例如,在学习《翠鸟》这一课中,为了让孩子们更体会翠鸟叼鱼时动作敏捷轻快的特点,当孩子们读到课文的第3小节翠鸟迅速叼鱼时,我让孩子想画面,写文章《翠鸟叼鱼记》,与同学比比谁笔下的翠鸟更厉害。

我们班一下孩子他笔下小鱼是这样机灵:

教材内容补充,想象补白,孩子们动笔时运用自己各种感观,写作过程充满了趣味,孩子的习作水平在素材的丰富有趣中提高了。

学生只有在大自然中提高了观察能力,在生活中积累了习作素材,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语言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楠.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策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1).

[2]吴立岗.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1(1).

[3]孙建龙.小学习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2007,2(1).

[4]吴忠豪.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2009,6(1).

猜你喜欢
胖大海教材作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胖大海变身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胖大海
神奇的胖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