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6-05-30 12:11邓波涛
东方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教学

邓波涛

【摘要】社会不断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而小学生正是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

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甚至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排除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是小学教育不辞的责任。这意味着,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一、教师自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教师真心、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二、关注学生心理,营造一个良好课堂心理环境

作为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但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大多数教师认为小学生心理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迎刃而解。其实,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工作中一些老师遇到“问题儿童”时,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原因,把问题移交给家长,而不是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这样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信,变得沉默、孤僻,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思想得到认同,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规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学生主动走近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满足学生合理需要,从小树立正确人生观念

合理满足学生正当需要,是小学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条件。小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小学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尽可能地为小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需要,在小学生满足需要的同時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基本能对事物的善恶、美丑、是非进行判断、甄别。小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的冲动驱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能根据有关方面的知识,善于识别,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治疗和引导,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康成长。

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多层次、全方位追踪学生心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很有必要。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涉及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格、智力、学习适应性、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家庭情况、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可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学生自己也可通过心理档案更好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扬长补短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们付出真心、真情、真爱,一切“从心”做起,我们就能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五、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家庭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学生在家庭的时间很多,家庭环境,家长不健全的人格和不健全的心理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发展,甚至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因而,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利用“家长学校”或者家长会等形式开设心理讲座,讲清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知道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学校和家长要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发挥才能,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总之,小学阶段处在人生发展初期,这阶段的心理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一个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品质、人格、兴趣、爱好及各种技能等都将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人的潜能(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思维、注意力等)也将初步得到开发。因此,我们只有从小抓起,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教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是小学生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