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块空地给“杂草”

2016-05-30 16:54高杰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庄稼杂草生长

高杰

微信“朋友圈”里曾流行过这样一个笑话:在一所国际学校里,教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目:“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读罢这个笑话,很多人在思考“谁偷走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这个问题。其实,从学生思考能力缺失的角度来看,并非是谁偷走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而是本应该留作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被太多的其他东西挤占了。

在智者看来,要想地里不长杂草,最好的方式就是种上庄稼。从经济效益来看,种上庄稼充分利用了土地,可以结出更多的谷物,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土地的价值;庄稼本身的存在也让杂草失去了生长的机会,还节约了人力。但是,我们是否想过,或许在那看似杂乱无章中默默生长着一棵异草、一株奇花呢?尽管这一猜测成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谁能百分之百确定没有这样的可能性存在呢?

对于学生而言,其成长过程中冒出来的是“庄稼”还是“杂草”更不能被轻易下结论。作为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无穷的潜力,有着发展的无限可能。他们需要知识的补充、能力的培训、素养的提升,也需要游戏的放松、闲暇的享受。只有兼顾“庄稼”和“杂草”,他们才更加真实、更接地气。看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好,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教师的话,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好琴,只要她参加比赛,获奖基本是没有悬念的。根据平时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她绝对是好学生的“标杆”。可事实上,在班级里,愿意与她相处的学生并不多。有的学生说,那位学生太优秀了,和她相比,自己身上的缺点太多,只能对她“退避三舍”。就她个人而言,过于热衷自己的特长,很少与其他同学一起互动。久而久之,她越来越“优秀”,可身处的圈子也越来越小。于这个学生而言,参赛、考级、得奖是一棵棵能够获得丰硕成果的“庄稼”,但是与伙伴嬉闹、玩耍这样的“杂草”同样应该得到生长。

在我们的课堂,“庄稼”与“杂草”这种关系同样值得注意。一直以来,我们推崇多媒体应用广泛、师生互动频繁的课堂,认为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小组合作、课堂表演就是一节好课。尤其在各种比赛的直接推动下,为了契合那些量化的具体规则,课堂教学逐渐被分割、被形式化,教室成了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作为观众,我们眼前呈现出来的的确是规格很高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但是,细细回味,似乎还缺少了什么。以语文教学为例,学生真正对于文本的感受说到底还是自我内化的结果,别人替代不了,科技也替代不了。而那些“精致”的课堂带来感官刺激的同时,是否伴随着足够的“营养”,值得我们思考。在思考过后,给课堂长点“杂草”的机会,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endprint

猜你喜欢
庄稼杂草生长
为什么说海带是海里的“ 庄稼” ?
拔杂草
杂草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爱过所有的庄稼
拔掉心中的杂草
稻草人的爱情
《生长在春天》
庄稼的绿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