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策略研究

2016-05-30 10:15卜秀红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活动经验实验

卜秀红

摘 要: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实验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实验;有效;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5B-0061-0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实验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数学活动这种新的学习方式逐渐被广大教师理解、接受并付诸实践。

一、数学实验目的开放,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实验的目的不明确,影响活动的有效性。从新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目的是通过对某些数学现象、结论或规律等数学问题的探讨、研究,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在实验活动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有效的学习策略,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不仅要使学生在实验活动过程中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没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活动效果。所以只有教师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让学生先猜一猜用六根小棒能围几个三角形,拿出信封里的六根小棒:1厘米、2厘米、4厘米、6厘米、8厘米、9厘米,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其中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由此猜想:不能围成的秘密与小棒的长短有关。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动态呈现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数学实验问题选择的开放 ,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一)选择可实验的问题

小学生天生有好奇心,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事例,许多学生网络知识超过老师。这个例子说明小学生天生对任何新事物都有好奇心,只是看他们表现出来或者开发了没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开发他们的心智,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就会有发现,这种发现不管是对是错, 简单还是复杂,都会让学生满足心理需求,这时学生的合作探讨的需求便产生了。那么怎样选择有实验性的问题呢?我认为必须是有实验价值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实验设计不能太简单否则没有实验的必要,达不到实验的目的。

(二)选择可合作问题

教学中教师选择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易于合作,而且难易要适度。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有这样一个案例: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圆的周长时,A和B两个学生动手操作,测量时误差较大;C同学已看过书知道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圆周率,别的同学测量时他做小动作,把口算结果直接填在记录单上。汇报时老师注重结果,表扬了C同学,批评了A和B两个同学。这样的实验活动无效,不能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我在教学时,设计这样的活动,准备三种材料:12个同样的荧光圈、12个同样的杯盖、12个同样的飞镖盘。全班学生分为6组,六个学生一组,每组一个组长(记录、监督),材料相同。操作要求:每个同学测量出圆的周长后告诉组长,组长记录后发现误差较大的同学,两人合作再次测量。汇报时先展示测量12个同样的荧光圈周长的记录单,算出12个同学测量结果的平均数作为圆的周长。这样的实验活动既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又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三)选择可操作性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具体形象的思维形式,因为学生从具体形象的事物中得出结论,进行归纳总结要容易得多,对于概念知识的教学,教学中也是通过大量的例证,让学生从大量的例证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所以要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操作过程获得知识,增长见识,在交流探讨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结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概括能力。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大小不同的圆锥,在教室的四周放了大小不同的圆柱。学生自主实验时,不仅可以选择不同的圆柱进行动手操作,还可以相互交换圆锥进行动手操作。这样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好奇心和实验欲被激发起来了,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效果很好。

总之,实验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数学实验活动,有利于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陈燕香.浅析基本活动经验的实施策略[J].福建教育,2013,(Z1).

猜你喜欢
活动经验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微型实验里看“燃烧”
做个怪怪长实验
借助实践活动,积累应用经验
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浅析
感悟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运用多元智能实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研究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实验流体力学》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