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的一封密电(中)

2016-05-30 14:49花卷
科学Fans 2016年5期
关键词:密电德国人霍尔

花卷

我们接着上期的馅饼聊——

天上掉下了密码本

1914年8月,德国海军的轻型巡洋舰马格德堡号(Magdeburg)准备到芬兰沿海执行任务,没想到在大雾中误打误撞地开到了爱沙尼亚沿海。爱沙尼亚可是俄国的地盘,船长心想不妙,我得赶紧撤,然而大雾弥漫,一着急,搁浅了,一帮人折腾了半天还是开不动。船长当机立断,所有人撤到旁边一艘驱逐舰上,把这艘船炸了吧。这时,老天爷又开了个玩笑,雾散了,天晴了,附近巡逻的两艘俄国巡洋舰一看,哟,干啥的?不许动!这时马格德堡号上的人还没撤完呢,旁边的德国驱逐舰扔下没撤完的人撒腿就跑。咋办?赶紧自爆吧!可惜,炸药没能完全引爆,结果船长连同一票在自爆中命大没炸死的船员一起被俄国人抓了回去,顺便俄国人把船的残骸也捞起来搜了一遍,挖出了一大堆绝密宝贝,其中就包括三份《帝国海军密码本》,代号缩写SKM。

俄国当时跟德国没什么海战,心想这海军的密码本我也用不上,貌似英国跟德国老在海上打,他们说不定能用上,反正我捞出来三本呢,送他们一本也无妨。当时还是英国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一听,这敢情好啊,老毛子难得这么慷慨,这份厚礼我就先收下了,夜长梦多,赶快拿来吧。1914年10月,在无数偶然因素的驱使下,这套来之不易的SKM密码本终于被送到了40号房间。

那么,密码本里面究竟长什么样子呢?其实也没什么高深的玄机,密码本就像一本字典,里面给每一个单词都编了个号,比如说anrufen(呼叫)对应的编号是50955,meutern(兵变)是62584。通信的时候把每个单词都换成编号,敌人就看不懂我说的啥了。当然,实际使用的时候也没那么单纯,还有一些各种各样的变化和二次加密手段,不过密码本绝对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条线索。除了SKM,德国海军还有几种其他的密码本,不过英国人照猫画虎,先后几次又从其他德国沉船上挖出了HVB和VB密码本。研究了几套密码本之后,40号房间的大牛们发现这些密码本的编写还是有一定规律的,遇到没见过的密码我也可以拿来套一套,这样一来,德国海军的大部分通信对于40号房间来说就几乎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既然德国人知道船沉了,密码本有可能落到敌人手里,那为什么不赶快换一套密码本呢,傻不傻?德国人当然不傻,不过要知道,SKM密码本差不多有600页那么厚,先不说重新编一本得需要多长时间,就说把新的密码本发到所有部队手上,还得让通信员都熟悉起来,这代价之大也着实吃不消。而且,德国人觉得密码本只是加密的一部分,我不是还有二次加密嘛,谅你们也没那么容易破译。

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有证据表明自己的密码已经被破译了,德国人就是再怕麻烦也必然会换密码本,因此英国人绝对不敢在德国人面前明目张胆地耍小聪明。1916年5月31日,根据40号房间破译的密电,英国皇家海军在日德兰海战中避开了德国公海舰队的伏击,从而守住了北海的制海权,从此以后,德国海军几乎被锁死,在正面战场上再也发不出什么声音了。经过这一仗,德国人自己也开始疑神疑鬼了,密码本不会真的落到了英国人手里吧,不然他们怎么能像开挂了一样避开公海舰队的伏击?英国人对此格外谨慎,赶紧在各种场合故意放出风声,说之所以能避开伏击,是因为你德国舰队在海上发无线电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实诚的德国人一琢磨,这么说好像也有道理啊,下回留神吧——反正只要我的密码本没事就好。

形形色色的德国密码本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1917年,德国外长齐默尔曼起草好了密电,准备加密之后通过美国的外交电缆发给位于华盛顿的德国驻美大使,并由他通过民用线路转发到墨西哥。那么,这封密电要如何加密呢?外交部的密码本和海军的密码本是两个系统,不过原理也都大同小异,只是外交部的密码本必须得发给所有的驻外大使,因此更换起来比海军的要困难多了。当时,德国外交部主要有两套密码本在用,一套代号叫13040,另一套代号叫0075。

13040密码本大概从1907年就开始使用了,所以几乎所有的德国驻外大使手上都有这套密码本。不过,和所有早期的德国密码本一样,13040其实在编排上有个比较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单词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而数字编号也是按相同的顺序递增的,这就导致拼写上相邻的两个单词,它们的编号也是相邻的。举个例子,单词einladen(邀请)的编号为14814,单词eingeschr?nkten(受限的)的编号为14936,如果我遇到一个不认识的编号,比如14820,我完全可以猜测这个单词的拼写也是ein-开头的,再根据上下文一推理,可能出现的单词范围就大大缩小了。事实上,40号房间早就已经掌握了13040密码本的规律,只不过英国人特别会装,德国人又特别好骗,所以13040密码本到了1917年还在用,英国人背地里正偷着乐呢。

0075密码本是1916年才开始启用的,但这套密码本只发到了美国,而并没有发到墨西哥。这套密码本解决了13040中的那个bug,每个单词改成随机编号,这样一来留给破译者的线索就少了很多。不过,随机编号也有一个问题,单词都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加密的时候按照单词查编号很容易,但解密的时候按照编号查单词就难了,因为编号是随机排列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0075密码本只能做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按字母顺序排列,用来查编号,第二部分按数字顺序排列,用来反查单词。当然,这么一搞密码本的厚度也跟着翻了个倍,妥妥的一块板砖。

此外,同期的德国密码本还开始大规模采用一码多义的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同样一个编码可以表示多个意思完全不同的单词,比如07640可以表示“8”“4月5日”或者“向北”。这让破译者十分抓狂,但收件人在解密时却可以根据密码本上每个编码的前缀和后缀的链接规则确定正确的单词。当然,0075密码本已经找不到现存的副本,因此我们也没办法确切地知道它究竟有没有用到一码多义的设计,但既然是外交部的最新密码本,安全性总归不会太差吧?据说,“二战”之后美国情报部门曾经对“一战”时期各国的密码体系做了一个比较研究,结论指出:“尽管德国的密码体系也存在一些缺陷,但依然比当时其他国家的密码体系要先进得多,甚至比美国在‘二战初期所使用的密码体系还要先进。”

40号房间的“三司会审”

1917年1月16日晚上,40号房间毫无悬念地截获了齐默尔曼发往华盛顿的这封密电,英国人发现这封密电很是蹊跷,因为它的内容比一般的电报长好多,而且用的密码看起来也特别高端大气上档次,明摆着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于是,40号房间决定集中力量破译这封密电,看看德国人到底在打什么鬼主意。而负责破译这封密电的正是40号房间的三位元老级人物——格雷、蒙哥马利和诺克斯。时间紧迫,他们马上从资料库里翻出以前截获的那些用0075加密的电报,尽管0075一共也就用了半年,英国人手上积累的资料并不是很多,不过有总比没有强吧,事不宜迟,马上开工!

刚才我们说过,0075密码的破译难度和以前那些密码相比高了不是一点点,不但没办法根据编号猜测单词的字母范围,而且一个编号还可能对应多个不同的单词,实在是太伤脑筋。尽管如此,电文毕竟是人写的,密码再强大,也无法掩盖人类自身所留下的一些痕迹。首先,根据以往积累的电文资料,可以发现一些可能代表标点符号的编码,比如逗号、句号,而根据德语的语法习惯,一句话的结尾大多数情况下是个动词,这就是一个可以缩小范围的重要线索。此外,德国人的公文就像八股文一样,有一些固定的格式和表达,比如不会直接称“你”,而是要称“阁下”(Euer Hochwohlgeboren),有时候这些八股文套路也会成为破译的线索。

我们不知道他们三个人有没有在小黑屋里面折腾一整夜,不过1月17日上午10点半,格雷整理了一下成果,准备拿去跟领导汇报了。实际上,0075真的太难了,就连40号房间的大牛们也没能把密电的内容完全破译出来,他们连蒙带猜的结果是这样的:

我们准备于2月1日启动无限制潜艇战,与此同时我们将尽力使美国保持中立(?)。如果不行,我们可以向???(墨西哥?)提出结盟,条件如下:共同参战,共享胜利果实,???。

一旦与美国开战成为定局(?),请阁下立即将上述事项以最机密的方式告知???(墨西哥?)总统,???日本???,同时望阁下从中斡旋以促成此事。

???(请转告墨总统?),???潜艇???在几个月内迫使英国求和。见信必复。

虽然这种程度的破译根本算不上完整,不过格雷他们一看就知道这里面可是大有玄机,于是赶忙把这封破译了一半的密电交给了顶头上司威廉·霍尔(William Reginald Hall)。此时,尤因爵士虽然在名义上还是40号房间的老板,不过他毕竟是个知识分子,1916年,爱丁堡大学邀请他来做教授,他心想自己也已经年过半百了,与其整天在军队里面提心吊胆,还不如去大学教书悠闲自在,于是他开始逐步退居二线,40号房间的实际领导权则掌握在新任海军情报部长霍尔手里。霍尔14岁就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1914年他当上了战列巡洋舰玛丽女王号(HMS Queen Mary)的舰长,不过长期航海拖垮了他的身体,据说当时他的妻子写信给海军军部说老公身体不好不要老是出海打仗了,能不能给他个文职干干,比如说情报部长之类的,反正他爹老霍尔以前就是在海军管情报的嘛,子承父业,顺理成章。看来不管在哪国,拥军优属都是第一要务,于是霍尔真的被调到了情报部门。不知是历史的偶然还是霍尔福大命大,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中,玛丽女王号被击沉,船上1266名官兵几乎全部遇难,如果霍尔当时还在船上的话,恐怕也就没有我们下面的故事了吧。

霍尔当上情报部长看似有点走后门的嫌疑,但人家的确有真本事。当时任美国驻英国大使的沃特·佩奇(Walter Hines Page)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曾这样评价霍尔:“他是个天才,一个真正的天才,我所见过的所有情报官员中,没人能比得上他。”霍尔一看格雷他们拿来的电文,神情变得复杂起来,德国之前跟美国保证过不会再误伤美国的商船,如果无限制潜艇战重启,那就相当于之前说的话不算数了,美国肯定不爽,这是个拉拢美国跟德国开撕的好机会啊。不过先等等,墨西哥又是什么鬼?这里面的水可有点深,霍尔觉得还是要小心为妙,他让格雷等人把所有关于这封密电的资料统统烧了,只留下最原始的密电原文,还有他手上这张破译了一半的版本。

猜你喜欢
密电德国人霍尔
张国焘“密电”问题探析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德国人的“方便”让人惬意
外交密电如何传送?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浅蓝
德国人为什么1年能休假178天?
离子推力器和霍尔推力器的异同
道格拉斯·斯高特·霍尔(1940-2013)
基于素质培养的霍尔效应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