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16-06-05 15:02陈是吾
中国画画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画院体制深圳

主持人语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仅仅30年,从一个小渔村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第四个一线城市—至今还没有第五个。

改革开放,看似经济,本是文化。所以,在深化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习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所以,深圳画院是深圳改革开放的“标配”。

所以,深圳画院现任院长董小明说:“在历史积淀薄弱,被人称为‘文化沙漠’的年轻城市建设文化,建设一个专业美术创作研究机构,深圳画院自觉承担了中国美术事业发展和新兴城市文化建设的特殊的使命。”

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是“体制”。中国的画院至今仍在“体制”内,今天吐槽体制内画院的诟病也在于此。而深圳画院早已打通了“体制”内外与地域内外。

他们“在特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人才观指引下,首创‘客座画家’制度,历年来,已有包括美国、法国、德国、东欧、亚洲和非洲30余个国家的几十位优秀艺术家参加了客座计划。”同时“画院选聘了全市不同体制下的近30位创作成果出色,在国家级专业平台上有一定影响的画家为‘签约艺术家’,长期参加画院创作学术活动,组成了深圳美术的‘国家队’”。

而在内部的体制改革创新是“国家队”的核心。“画院开展的众多创作、研究活动和重要的课题,都是由体制内外的艺术家共同完成的。驻院的画家和理论家,除了自身的创作研究工作,更多地承担了项目和课题的策划、组织工作。努力形成一种以养项目、养事业取代养人头的运作机制。”

在当下城市中,体制内画院的定位决定着它的命运。深圳画院说:“作为政府主办的专业美术机构,使用纳税人的钱,深圳画院始终明确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责任。我们的创作为城市提供了优质的文化产品;我们的艺术活动为城市打造了文化品牌,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品格。”体制内画院,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他是国家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这才是体制内画院的存在理由。

深圳画院说:“扎根于这片改革开放沃土的深圳画院,要以体制创新、艺术创新的实践成果,为今天深圳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提供文化支撑,努力实现画院这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术创作研究机构的价值和自我超越。”

“为今天深圳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提供文化支撑。”因为这样,城市必需体制内画院。

深圳画院说—“30年来,深圳画院始终把自身建设和发展作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一块试验田。”但30年之后,它还是“一块试验田”。他们已经实现了体制内画院的“自我超越”。这是深圳画院的“骄傲”,但,更是中国体制内画院的“思考”。

陈是吾

猜你喜欢
画院体制深圳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深圳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深圳医改破与立
[记得住乡愁]首届福建省画院油画提名展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