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及“十三五”展望

2016-06-06 01:54齐岳吴雪峰徐宏源
商业会计 2016年9期
关键词:十三五新常态经济效益

齐岳++吴雪峰++徐宏源

◆基金项目: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集团企业跨治理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71132001);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金治理和基民利益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4JJD630007);2015年南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项目(项目编号:ZB150007);2015年南开大学商学院学科建设之教学案例项目(项目编号:63152005)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9-0018-04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本文响应以《中国制造2025》为行动纲领的制造强国战略,开展对我国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分析,这对推动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有一定意义。本文介绍了制造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收集了关于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对制造业行业和地区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进行分析,并借助案例,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行业、地区和产业链完整度的不同对制造业经济效益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制造业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并对经济新常态和十三五背景下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分析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出了完善指标体系、加强实证分析的展望。

关键词:新常态 十三五 制造业 经济效益

一、引言

我国自2012年开始GDP增长速度连续三年低于8%。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概念,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正由高向中高的趋势变化。与此同时,全球正逐步迈入工业4.0,我国制造业在“十三五”时期也将进入政策黄金期。为了彻底摆脱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着手处理制造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展在经济新常态下对我国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分析,无论是对推动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还是对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调控,都是十分必要的。

学术领域立足于以往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对制造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很多研究。汪朝阳(2010)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武汉经济圈的制造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估和比较分析。程翠凤等(2013)对苏、浙、沪及全国制造业29个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进行测度,详细研究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经济效益呈现的特征。李廉水等(2015)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14》中,对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综合考量了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这些研究对分析评价我国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并不适宜将其运用于目前的情况。为了能够在经济新常态下衡量我国制造业的经济效益,体现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和前景,本文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做出更切合实际的衡量,依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并结合上市企业案例,从行业和地区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制造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和分析,并针对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经济效益提出了建议,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

(一)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的发展状况。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发展,这不仅体现在总体规模的大幅提升,还体现在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为国民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为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20.8%,连续4年处于世界第一的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连续2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数仅次于美国(130多家)的第二大国。如图1所示。

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经济质量显著提高,也使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发生了积极转变。从国内看,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5.85%,比1952年的17.6%提高了1倍多,促进我国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从国际对比来看,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到2000年上升到6.0%,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为19.8%,跃居世界第一。自19世纪中叶以来,历经一个半世纪的历程,我国又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二)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的发展不再是高速增长,而是低缓前行,但制造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因此,我们更要认识到当下制造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剖析其问题是出在哪里,有效地促进制造业边调整边发展边创新,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添砖加瓦。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动,这对制造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提出了挑战。总体来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制造业不仅陷入了稳定增长速度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双重困境,而且面临着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挤压,同时制造业传统竞争优势不再,粗放式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但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在这样的新旧交替期,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肩负起支撑国民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由大到强的根本转变。

三、我国制造业经济效益分析和评价

经济效益是具有营利性质的企业所从事经营活动的起点,提质增效对于企业而言,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也可以带动整个供应链条上的经济发展,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如表1所示,本文依据《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2014》)的数据分别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三个不同的角度构建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对我国制造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我国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和评价。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获取利润的能力,它为企业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对2013年1 608家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按行业和地区分类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医药制造业、印刷和媒介复制业等行业的三个盈利能力指标均高于平均值,表明其在经营活动中获取利润的能力更强。西南地区的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较高,表明这些省份的制造业上市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取利润的能力更强。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和评价。偿债能力是反映使用资产来支付长、短期债务的能力。经过对2013年1 608家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按行业和地区分类对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资产结构较为合理,财务状况良好,偿还债务能力较好,但是速动比率普遍偏高,没有很好地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丧失了一些投资机会。

(三)我国制造业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和评价。营运能力是衡量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运转速度的有关指标,表明企业对资金的利用效率、运用能力以及体现经营管理人员的水平。经过对2013年1 608家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按行业和地区分类对营运能力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行业之间的营运能力指标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由行业特点所决定的,比如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平均存货周转率远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这是由于该行业的销货成本数额较高,产品销量大,企业的销售能力更强。不同地区的企业之间的营运能力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例如,华南地区的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平均存货周转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这些地区的制造业上市企业的产品销量大,销售能力较强。华东地区的平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远高于各省份的平均水平,说明这些地区的部分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应收账款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的流动性快。

四、X集团案例分析

X集团主要从事设计、生产制造、销售运营和提供售后服务自有品牌和代理品牌鞋类产品,以及代理销售运动系列服饰产品,在深圳等地投资建厂用来生产鞋类产品。本文以X集团的制鞋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2009—2013年五年的经济效益情况,以见证制鞋行业乃至整个制造行业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析。从下页表2和图2可以看出,X集团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在连年上涨,但是其增长率除2011年比2010年略有上浮外,2012年和2013年都在持续下滑,直至5.9%。这与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有很大关系,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尽管宏观经济数据相对比较平稳,但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及前景的不确定性,给消费者带来了负面的心理影响,消费者信心不足。同时,许多经济领域的结构性问题难以解决,短时间内消费和国内需求很难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驱动力。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从下页图3可以看到,2012年X集团主营业务利润率67.5%比2011年主营业务利润率68.8%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第一,2011年,市场形势良好,需求强劲,鞋类产品价格明显偏高,毛利率高于正常区间。第二,由于处于变化当中的鞋类业务的结构与新业务(包括电子商务)的稳定扩张,对整体毛利率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第三,一个品牌代理协议到期后,双方未达成续约协议,在代理协议到期前清理货品也对毛利率的下降产生了影响。2013年,主营业务利润率恢复到68.7%的高水平,表明X集团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一般在65%—69%这个区间浮动,远远高于行业和地区盈利能力指标的平均水平,说明在鞋业领域X集团的业务做得还是比较出色的。2011年是总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起伏变化的“分水岭”。其中总资产净利率由2011年的18.22%一路下降至2013年的14.38%,这是因为利润的增长幅度低于资产的增长幅度。根据该指标与行业和地区2013年的总资产净利率平均指标(见表3)相比,仍然高出行业和地区指标一大截,表明X集团投入产出水平较高,盈利能力相比全行业平均水平更高。

(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从表4可以看到X集团在2012年资产负债率较低,经查看该企业财务报表附注的有关披露,列明该企业增加贷款主要是用于投资,包括支付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包括店面装修)和土地使用权等业务。X集团的流动比率自2009年开始至2011年逐年下降,表明在保证财务状况稳定可靠的前提下,X集团也在有效地利用财务杠杆,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获利能力。总体而言,X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还是比较稳定和可靠的,除了能提供日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款项外,仍然有实力和财力来支付到期债务,风险相对来说较低,其拥有的货币性资产也比较适宜,不至于丧失对其有利的投资机会和获利机会。

(四)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X集团鞋类业务的存货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在零售环节和生产环节也需要保持库存原材料、半成品和制成品。该企业的鞋类业务采取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有着弹性的供应链管理和灵活应变的货品营运能力,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总资产周转天数指标都需要根据具体品牌定位、具体的地区特点、具体的店铺设置,与企业的盈利指标和增长指标、市场竞争力指标统筹考虑,综合评价。

根据年报数据显示,2011年的存货比2010年上升了34.1%,鞋类业务的存货周转天数由2010年的179天上升到2011年的202天,这主要是因为2012年的春节比去年提早了10天,即销售旺季有所提前,于是储备了相应的存货。此外2011年第四季度销售增长率明显下滑,零售业务的销售情况不及预期,致使存货堆积。2012年存货的增长比率为7.9%,增幅远低于概念销售规模的增长13.5%,相比2011年,2012年的存货管理水平得到了良性改善。2013年的存货周转天数几乎和2012年持平,从纵向来看,存货周转天数近三年基本稍高于200天,与2009年和2010年的180天左右相比,周期略有加长,存货周转率也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宏观经济影响业务结构正在逐步演变,与同行业相比,其业务模式也存在着定型和定量的差异。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近五年都在30天左右,和预期不相上下,与同行业相比,表明其资金的利用效果较好,运用资金的能力也较强。该企业自2009年开始,总资产在逐年攀升,在2013年,平均总资产增长14.41%,高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5.86%,导致2013年的总资产周转率低于2012年,且低于同行业和地区指标的平均值。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着重介绍了我国制造业当前的发展状况、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在充分收集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关于总规模的结构、总资产分布和主营业务分布数据的同时,对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最后借助案例,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第一,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虽然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明显放缓。第二,行业的不同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加显著地影响制造业经济效益的水平。第三,地区的不同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加显著地影响制造业经济效益的水平。

十三五规划要求我国未来五年年均经济增速不应低于6.5%,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这无疑对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新常态下的制造业需要做到:第一,政府要坚持实施以《中国制造2025》为行动纲领的制造强国战略。第二,重视人力资源的投入,下大功夫推进科技进步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第三,内外并举,发挥优势,开拓市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第四,提高行业集中度,整合产业链,以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由于本研究中数据并不完整,而且理论界还没有符合实际情况的理论框架来衡量制造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所以本文在分析时采用的数据和分析方法比较滞后,从而削弱了分析的基础,可能和实际情况存有偏差。基于此,我们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方向进行展望:第一,进一步完善对我国制造业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的研究。第二,对影响制造业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尽可能地将影响经济效益的若干指标定量化,以量化对制造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S

参考文献:

[1]汪朝阳.武汉经济圈制造业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0,(36).

[2]程翠凤,徐华丽.苏、浙、沪制造业经济效益比较——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0).

[3]马光远.读懂中国经济新常态[J].商界评论,2014,(6).

[4]潘爱华.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产业经济评论,2015,(2).

[5]郑京平.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及应对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4,(11).

[6]郑陶,苏朝晖.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科技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2015,(1).

[7]张鹏举.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战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4).

[8]李廉水,周彩虹,刘军.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14[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9]丁永健.面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国制造业升级[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0]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15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5.

[11]林礼耀.我国乳品制造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6.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二: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EB]. 2015.

[13]张航燕.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益分析与评价[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14]Mette Asmild,Joseph Paradi C,David Reese N,Fai Tam.Measuring Overall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Using DEA[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7,178(1).

[15]Ray S C,Desli E.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Efficiency Change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Com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1,87(5).

作者简介:

齐岳,男,美国佐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USA)金融系博士,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室主任,南开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系副主任,《南开管理评论》国际版副主编;研究方向:投资组合、公司治理、基金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

吴雪峰,女,南开大学商学院会计研究生,中级职称;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徐宏源,男,南开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系;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十三五新常态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