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优秀女子单打羽毛球后场技战术特征分析

2016-06-07 09:01顾文俊袁慧锋
运动 2016年5期
关键词:羽毛球

顾文俊,袁慧锋

(1.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2.北京市丰台区第十八中学,北京 100078)



世界优秀女子单打羽毛球后场技战术特征分析

顾文俊1,袁慧锋2

(1.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2.北京市丰台区第十八中学,北京 100078)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世界优秀女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技战术运用情况以及得失分进行数据分析,目的在于真正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女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竞技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羽毛球;女子单打;后场技战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李雪芮、王仪涵、王适娴、内瓦尔和拉查诺5位优秀运动员在世锦赛、2012伦敦奥运会以及各公开赛的后场技战术运用特征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阅国内外有关羽毛球技战术方面的书籍,通过Internet在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上用“羽毛球单打技战术”为主题检索得到23篇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归纳和比较分析,为本研究的技、战术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数理统计法 对20场羽毛球比赛统计的数据应用Excel及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接发球的落点和技术、前中场技术、以及得失分n个方面进行统计,以获得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具体指标计算方法:某种技术的使用率=某种技术的使用频次所有技术的使用频次×100%;某种位置的技术(前场、中场、后场)使用率=某种位置的技术使用频次所有技术的使用频次×100%;发球得分率=发球得分次数/发球总次数×100%,发球失误率发=球失误次数/发球总次数×100%。

1.2.3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看比赛录像,运用绘声绘影软件播放比赛录像,进行原始数据的收集。具体比赛如表1所示。

2 结果与分析

2.1世界优秀女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技术统计分析

羽毛球的后场技术主要分为高球、吊球、杀球、被动低吊球和被动抽球。如表2所示,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后场技术总体使用情况可以看出,后场高球是5项技术中使用最多的技术,均局为35.17次,占总数的34.3%;其次是吊球,均局为30.54,所占比例为29.8%;杀球所占比例也达到了28.3%。这3项技术比例加起来占总和的92.4%。而被动抽球和被动吊球比例很少,分别只占总分3.6%和4.0%。这充分说明了在21分制下由于每球得分的刺激,运动员过渡技术减少,主动攻击性增强。

表1 20场比赛女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对阵表及比分

表2 世界优秀女子单打羽毛球单运动员后场技术汇总统计表

表3 世界优秀女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技术使用统计表

在后场技术使用中高球、吊球和杀球是最主要的技术,其中高球使用居第1位。在女单比赛中,运动员倾向于后场底线的控制与反控制。由于高远球的飞行弧度高,因而能够迫使对方远离“中心位置”,退到底线击球。所以,高远球一般运用于防守技术,特别是当自己处于被动时,利用其滞空时间长的特点,争取回位时间,从而摆脱被动局面。从比赛录像可以观察到,在后场高球中除了高远球,还有平高球,平高球飞行弧度较低,到达对方底线所需的时间相对较快,击球动作通常带有突击性,对于对方后场能力较差且攻击能力不强的可以采取平高球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是当自己处于被动状态或者对方在中场准备充分时就尽可能的少用平高球,容易被对手拦截或吊杀,回球速度很快,造成自己非常地被动。因此,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明确这2种技术在战术运用中的不同,充分运用好、控制好落点和弧度。

新赛制实施以来,每球得分制使得羽毛球每场比赛时间相对减少,比赛节奏明显加快,进攻型也明显加强。杀球作为后场进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使用比例明显增加。一般高质量的杀球,虽然不能直接得分,也能给对方回球造成极大困难。如果对方回球不到位,还可以进行第2次进攻,但是杀球要有落点、线路和力量的变化,同时还可以结合吊球、劈吊,做到快慢结合、长短结合的灵活运用。

2.2世界优秀女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技术对比使用分析

由表3所示,运动员在后场技术使用中存在着很多差异,在高球使用上内瓦尔使用比例最高,为39.1%;其次是王仪涵和王适娴,所占比例分别为37.4% 和36.6%;最后是拉差诺和李雪芮,比例分别为29.7%和29.2%。在吊球使用方面王适娴的使用高达400次,所占比例为37.9%;排名第2的是李雪芮,使用吊球313次,所占比例为32%;排名第3的是拉差诺,所占比例为33.2%;最后是内瓦尔和王仪涵,比例分别为26.6% 和23.8%。后场杀球是王仪涵最高,高达33.8%;其次是拉差诺和李雪芮,所占比例为33.2%和31.7%。数据说明,拉差诺在后场倾向于杀球,更好地贯彻其下压控网的战术,其他几名选手在后场高球、吊球高于杀球,说明其在后场更倾向于拉吊寻找机会再杀球。选手王仪涵在后场高球、杀球使用率较高,她拉吊突击打法很有变化,结合角度刁。大力的扣杀往往能够直接得分,或者给对方造成回球困难。此外,王仪涵身体素质好、爆发力强、体力好保证了她在场上能够快速移动,迅速做出反应。运动员李雪芮在后场吊球和杀球的使用率较高,在后场的拉吊突击能力很有威胁性,吊球和杀球落点非常刁钻,在场上跑动能力非常强。运动员王适娴在高球和吊球方面使用较多,但是后场杀球比例不高,这符合王适娴拉吊结合的打法,她在后场的优势明显不如王仪涵和李雪芮。运动员拉差诺使用杀球,具有极强的进攻性,迫使对方挡网或起球,充分发挥其控网优势。内维尔在后场技术中高球使用较多,吊球和杀球使用相对较少,但是并不代表其不具备后场进攻能力。从比赛录像来看,内维尔后场进攻特意识强,且能够进行多点进攻。

如表3所示,5位运动员后场的被动抽球和被动低吊球较后场高球、吊球、杀球来看,使用特别少。被动抽球和被动低吊球属于过渡技术,在比赛中这种技术特别被动,所以使用率特别少。一般来讲被动吊球过网的高度和方向不容易控制,而且非常容易被对方直接扑死或快速上网搓放。相对被动低吊来讲,被动抽球力量大、速度快,是具有反攻意识的球,且它的落点一般在中后场,不容易像被动吊球那样容易被扑掉,所以被动抽球的使用率比被动吊球要高。

3 结论与建议

3.1结 论

在世界优秀女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技术使用中高球、吊球和杀球是最主要的技术,其中高球使用居第1位,被动吊球和被动抽球使用率很少。

3.2建 议

其应加强后场的进攻能力,运用重杀结和点杀、快吊、劈吊,保持进攻状态和进攻节奏,增加对方防守难度,达到更佳的击球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雪清.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技战术特征对比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2] 陈兰婷.08奥运后保持我国羽毛球女子单打项目优势地位的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3] 李志锋.羽毛球女子单打后场接发球技术运用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3 (S1):7-9.

[4] 叶生爱.羽毛球新赛制对男单后场技战术影响分析[J].运动,2010(6):11.

投稿日期:2015-12-03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3-018-02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5.009

作者简介:顾文俊(1991~),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猜你喜欢
羽毛球
羽毛球模拟比赛的能量代谢特征探究
羽毛球
打羽毛球
羽毛球不能等于无
学打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我学会了打羽毛球
打羽毛球
羽毛球运动
智取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