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众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特征比较
——以苏州为例

2016-06-07 08:31邹丽萍乔萌萌
关键词:温室气体苏州公众

邹丽萍,杨 洁,吴 颖,乔萌萌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城乡公众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特征比较
——以苏州为例

邹丽萍,杨洁,吴颖,乔萌萌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苏州城区和乡镇公众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加强公众参与减排决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的关注度和熟悉度没有显著性差异,风险信息来源分布基本一致,反映出目前苏州市在宣传和教育等软件设施方面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基本同步推进,城乡公众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渠道和机会较为均等;(2)城乡公众的温室气体风险感知水平普遍低于中等水平,乡镇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的控制感(主要表现在影响途径、危害后果和影响风险)显著低于城区公众,该结论为政府未来的气候变化应对和温室气体风险防御工作提供政策着力点,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针对性以及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3)苏州市城乡公众的温室气体风险感知受到个体因素(城乡、性别、年龄、学历、收入、职业)、风险沟通因素(信息关注度和信息公开及时度)和风险特征因素(危害影响后果和危害持续时间)的影响,政府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选择差别化的风险沟通方式,并把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风险特征变化给公众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4)城乡地区的政府信息公开途径均未得到最大化利用,政府可以利用普及程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社交网络资源,实现信息公开多元化转变,通过强化政府与公众的对话提高政府公信力,为气候变化应对及温室气体减排的全民参与打好基础。

关键词:苏州;温室气体;公众;风险感知;城乡对比

近年来“温室效应”危害频繁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其导致的极端天气致使人们产生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反应。根据IPCC[1]的第四次评估报告,20世纪中期全球平均气温的增长极有可能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GHG)浓度增长导致的,而我国26%的能源消费和3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于居民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活动需求[2]。因此,应对气候变化不仅需要政府的重视,而且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依靠专家和政府管制部门参与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原因之一就是忽视社会公众在风险评估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之后,国外关于公众风险感知研究开始兴起,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成为政府风险评估与管理过程中重要的决策参考[3]。“风险感知”是个体对存在于外界各种客观风险的感受和认识,且强调个体由直观判断和主观感受获得的经验对个体认知的影响[4],它包括人们对风险的评估和反应[5]。国外对风险感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安全[6-7]、环境[8-10]、生态[11-12]以及科技[13]等领域的问题。国内研究以经济领域为主[14],近年来健康[15]、环境[16]和安全[17]等领域的研究也有涉及。公众环境风险感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众如何对各种环境风险做出响应[18],如太湖蓝藻水华事件中,公众对蓝藻水华的生态风险是陌生的,但认为该风险是完全可控的[19],同时蓝藻事件并没有对当地公众造成很大心理影响,反映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依赖较大[20];城乡公众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认知,农村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高于城市公众,但城市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力高于农村公众[21]。目前,国外众多学者基于公众风险感知的角度,探求增强公众气候变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为面向气候变化的社会管理创新拓展了思路和视角。研究表明,公众的风险感知能够影响和预测其对气候政策(如管理和规制、税收、补贴等)的态度[22-23]以及应对行动的实践意愿[24-25]。国内有不少学者通过分析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的风险感知特征,反映出公众在气候变化应对行动中的价值观和偏好,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3,21,26,27]。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农村公众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的研究开展的较少。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城乡之间的空间形态差异逐渐减少。苏州是江苏省经济总量最大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是全国低碳试点城市之一。2012年末全市城市化率达到72.31%[28],是我国快速城市化区域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苏州市面临着严峻的碳排放局势,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率达11.4%[29],人均碳排放约为11.8 t,为香港的1.7倍且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30]。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减排行动计划,改变公众气候变化态度和行为的前提是了解公众温室气体的风险认知,进而采取针对性策略让公众掌握相关信息和知识,以主动参与到低碳减排的行动中来。以苏州为例开展城乡公众的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研究,探求城乡公众的风险感知特征及其差异,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别化减排政策,一方面对加强公众参与减排决策、确保政策的公信力和最大程度发挥政策预期的社会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为其他地区和城市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1 研究设计与调研

1.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对苏州市五个区(高新区、相城区、姑苏区、吴中区、工业园区)的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经对回收问卷筛选出缺省值较多或关键指标缺损的问卷,共计有效样本840份,其中城区591份,乡镇249份。城乡两类调查样本的社会属性情况见表1。调查对象覆盖范围广,样本选取随机,各年龄阶段、学历及职业均有涉及,代表性广泛。

1.2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的基础数据,通过SPSS16.0进行分析处理。根据美国心理学家Fischhoff和Slovic的研究,从熟悉度和控制度两个风险测量维度,研究城乡公众的风险感知特征。题目选项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测量,从1至5代表风险感知特征程度的递增。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特征的影响因素方面,问卷设计了3个部分:第1部分为个体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收入、职业、所属地区(城乡),确定因个体因素而导致的调查结果差异性;第2部分是温室气体风险沟通,采用信息信任度、信息公开及时度、信息关注度和信息来源四个变量,由于感知到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相关的信息是以哪种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23],故借助该类数据分析城乡感知特征并得出合理化建议;第3部分为风险特征,包括亲身经历度、变化频率、风险可怕度、危害接受度、危害持续时间、危害影响后果。调查问卷结构及测量指标,如图1所示。

表1 调查样本的个体社会属性情况统计表

图1 调查问卷设计及测量指标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风险感?

以公众对为纵轴,根据各项风险因子的熟悉度和控制度的平均得分绘制风对风险后果严重性的估计;纵轴为“熟悉性”维度,影响人们对风为完整的风险感知图谱,(b)为局部放大后的风险感知图谱。

由图(a)论城区还是乡镇,几乎所有风险因子都处于非常陌生和不可控子感到比较陌生,且感到不能控制。显著性检验(α=0.05)结果(表2)显示,城乡公众之间在温室气体来源(F= 0.080,P=0.906)、影响途径(F=0.833,P=0.951)、危害后果(F=1.082,P=0.745)、影响风险(F=0.865,P=0.639)、控制措施(F=0.137,P=0.938)方面的熟悉程度均无显著差异,处于2.3到2.7之间,介于了解一些和一般了解的程度。城乡公众对5类因子的熟悉度从大到小均为:温室气体危害后果、影响途径、影响的风险、产生来源、控制措施。城乡公众对温室气体控制措施的了解程度最低,这是风险交流过程中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

由图(b)可知,乡镇公众各项风险因子的可控感分布在城区公众左侧,表明总体上乡镇公众比城区公众的风险控制感低。城乡公众温室气体风险因子的可控度处于2.4到2.9之间,趋近于不太容易控制的程度。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城乡公众对于温室气体影响途径(F=0.800,Sig.(2-tailed)=0.005)和危害后果(F= 1.649,Sig.(2-tailed)=0.006)风险因子的控制感有显著差异;在显著性水平为0.1时,城乡公众对于影响风险(F=4.947,Sig.(2-tailed)=0.084)的控制感有显著差异。城区公众对5类因子的可控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控制措施、影响途径、危害后果、影响风险和产生来源。乡镇公众对5类因子的可控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控制措施、产生来源、影响风险、影响途径和危害后果。

图2 风险感知图谱

表2 城乡公众温室气体风险感知差别的显著性分析

2.2风险信息关注度分析

2.2.1城乡公众风险信息关注度差异分析

由表3显示,城区和乡镇公众关注度最高的信息均为减缓措施(均值分别为3.04和3.00),其次均为排放来源(均值分别为2.98和2.96),关注程度均属于中等水平。城区公众关注度最低的信息是国际相关法律条文(均值为2.37),而乡镇公众是对国际相关法律条文和国际合作项目关注度最低(均值为2.49),介于较少关注与一般关注之间。总的来看,公众对国内政策和国际动态的关注程度都较其余偏低。

城乡关注度不尽相同,数据互不影响且样本量足够大,符合独立样本T检验的前提条件,因此将城乡公众温室气体风险信息关注度进行显著性检验。由表3可见,危害信息关注度的P=0.004<0.05,城乡两总体的方差不具有齐性,Sig.(2-tailed)=0.529>0.05,即尽管城乡均值相差了-0.05,但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依照此分析,可以看到城乡公众对17种温室气体信息的关注度没有显著性差异(α=0.05)。

表3 城乡间温室气体风险信息关注度独立样本T检验

2.2.2风险信息关注度因子分析

KMO统计量为0.947>0.9,表明对城乡总体17种关注度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比较好;通过Bartlett球形检验(P<0.001),可知各变量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故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通过。采用Varimax旋转得到2个因子,可以解释原始数据71.012%的信息量(见表4)。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的方法所得到的因子负荷矩阵如表5所示。

表4 方差解释表

表5 因子荷载矩阵

第一个因子的贡献率为62.520%,与政策带来的效益、实施进度、制定的完善度、制定出台、贯彻力度、带来的风险、气候会议、法律条文、国际合作项目关注度这9个项目相关,反映的是与温室气体相关的政策实施和国际合作,命名为国内外政策与动态(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olicies and trends,下文简称DIPT)关注度;第二个因子与减缓措施、排放来源、影响途径、危害信息、技术发展、替代能源、技术效益、技术风险关注度这8个项目相关,反映的是温室气体的危害风险及相关减缓技术,命名为危害风险与减缓技术(Impact risk and mitigation technologies,下文简称IRMT)关注度。

2.3风险感知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分析显著影响城乡公众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特征的因素,分别以公众风险熟悉度和控制度作为因变量,公众个体因素指标(性别、年龄、学历、收入、职业、城乡这些定类变量转化为“0”或“l”的虚拟变量)、风险沟通变量(信息信任度、信息公开及时度、DIPT和IRMT)及风险性质变量(亲身经历度、变化频率、风险可怕度、危害接受度、危害持续时间、危害影响后果)共16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政府建设低碳城市针对目标区域采取差别化政策提供依据,结果见表6。

2.3.1温室气体风险熟悉度的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见表6),影响温室气体风险熟悉度的因素包括信息关注度(DIPT、IRMT)、危害影响后果和个体因素(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和职业)。

表6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DIPT(Beta=0.363,P=0.000)、IRMT(Beta=0.345,P=0.000)是强显著影响熟悉度的两个因子,且正相关系数分列前两位,表示对温室气体信息关注度越高,熟悉度也相应越大;同时,DIPT的回归系数要略高于IRMT,表明在同等水平的关注程度之下,关注国内外政策与动态要比关注危害风险与减缓技术更能提高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的熟悉度。

危害影响后果与公众的温室气体风险熟悉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Beta=0.142,P=0.000),即温室气体风险危害的影响后果越大,公众对风险越熟悉。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危害影响后果非常敏感和忧虑,从社会生活经验来看,随着危害影响后果的增加,公众会有意识地主动了解该种风险,从而提高风险熟悉度。由于公众的风险熟悉度表示的是公众对风险发生概率的主观估计,因此,当温室气体风险带来的危害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后果较为严重时,风险发生的公众主观概率随之会受到较大影响。

从个体因素来看,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和职业均被纳入到回归模型中。①男性对温室气体风险的熟悉度略高于女性,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在环境决策中地位相对偏弱,主体地位虚无化,因而主动汲取环境信息动力不足;另外女性关注范围有别于男性,更注重家庭生活、情感娱乐等方面,也是形成差异的原因。②中年人对温室气体风险的熟悉度最低,老年人次之,年轻人的熟悉度最高。可能的原因:一方面相比于年轻人和老年人,中年人对温室气体相关报道的关注时间要少,另一方面相比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年轻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接受途径相对较多。③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的熟悉度与学历呈正相关,即学历越高,相应的熟悉度也显著提高。表明文化水平较高者比低学历人群更易于接受和理解温室气体相关的信息与知识。④收入变量中,中等收入人群(年收入介于5~12万元,2012年苏州市区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8万元)的温室气体风险熟悉度显著高于其他收入群体。⑤从职业来看,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待业人员对温室气体风险的熟悉度最低、学生群体的熟悉度最高。

2.3.2温室气体风险控制度的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见表6),温室气体风险控制度的影响因素为信息关注度(DIPT、IRMT)、信息公开及时度、危害持续时间以及个体因素(城乡、年龄和学历)。

DIPT(Beta=0.255,P=0.000)和IRMT(Beta=0.217,P=0.000)与控制度呈显著正相关,即公众的风险信息关注度越高,其对风险的控制感越高,表明提高公众对信息的关注度能够形成人们对温室气体风险控制的理性认识和积极心态。同时,DIPT的回归系数高于IRMT,表明在同等的关注程度之下,关注国内外政策与动态要比关注危害风险与减缓技术更能提高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的控制感。

危害持续时间与公众的风险控制感呈负相关(Beta=-0.073,P=0.043),即温室气体带来的危害持续时间越长,公众对风险的控制感越低。从社会生活经验来看,随着危害持续时间的延长,公众对风险后果严重性的估计会变高,认为风险危害不易控制。

信息公开及时度与公众的风险控制感呈正相关(Beta=0.137,P=0.000),并表现出强显著性。该结果表明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公开与温室气体风险相关的信息,提前引起公众的重视,有利于减少人们对温室气体风险的忧虑、降低对温室气体风险后果严重性的估计,提高防御风险的信心及能力,从而提高对温室气体风险的控制感。

城乡地域差异对公众的温室气体风险控制感有着显著的影响(Beta=0.073,P=0.028)。回归系数表明,城区公众的温室气体风险控制感显著高于乡镇公众,这与表2的分析结果较为一致。

从个体因素来看,年龄与温室气体风险控制感显著相关,且中年人的风险控制感最低,年轻人次之,老年人最高。结合中年人对温室气体风险的熟悉度综合来看,中年人的温室气体风险感知水平最低,其应对温室气体风险的信心也最低。学历也是影响公众风险控制感的显著因素之一,呈正相关关系,学历越高的公众,其风险控制感也越高。

2.3.3城乡公众信息来源比较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风险信息的关注度极大地影响其风险感知水平。风险信息关注度与信息渠道密切相关,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公众掌握温室气体风险相关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基础,势必影响其温室气体风险的熟悉度和控制度。公众的信息来源除了政府信息的公开,还包括了以电视、报纸、网络等为代表的大众媒体,以手机短信、微博、即时通讯、电话等为代表的私人性媒介以及其他。分析城乡公众各类信息渠道及其差异性,从而为提高公众风险感知度提出科学、全面、有针对性的建议。

分析结果显示,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是城乡公众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城区占30.7%,乡镇略高为33.0%;其次,报纸、杂志、书籍类纸质媒介的城乡比例十分接近,分别为22.6%,22.7%;随着网络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城区占21.0%,乡镇为18.1%;通过社会或学校环保公益宣传活动获取信息的城乡受访者分别占到12.9%和12.3%,表明无论城乡,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逐渐融入到宣传教育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经周围人介绍获取信息,城乡公众分别占到7.3%和8.5%。政府信息公开比例最低,分别仅占4.8%和4.6%。

3 讨论

从公众温室气体风险的熟悉度来看:(1)城乡公众温室气体风险的熟悉度普遍低于中等水平(见图2);(2)城乡公众温室气体风险的熟悉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也表明城乡变量对风险熟悉度没有显著性影响,表明苏州市城乡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发生可能性的主观估计没有显著性差别,反映出苏州市城乡地区在宣传和教育等软件设施方面的一体化进程基本同步推进,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渠道和机会较为均等;(3)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表明,温室气体风险带来的危害影响后果对公众的风险熟悉度具有正影响作用。政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力度:一是继续提高城乡地区在软件设施(大众传媒及私人媒介)一体化建设方面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力度;二要通过扩大公众教育和宣传,加强与公众的风险交流,在提高公众温室气体风险熟悉度的基础上,唤醒公众的气候变化危机感和减排责任意识,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到气候变化应对以及减排行动中;三是面对温室气体风险带来的危害,通过及时的风险沟通将危害影响后果对公众造成的心理影响进行科学的疏导,普及相关的风险防范知识,提高熟悉度,引导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形成科学合理的主观估计,避免因风险放大效应而引起的盲目恐慌。

从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的控制感来看:(1)城乡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的控制感普遍低于中等水平(见图2);(2)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表明城乡地区差异对公众的温室气体风险控制感有显著的影响;(3)乡镇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控制度的感知水平,在温室气体影响途径、危害后果和影响风险三个方面显著低于城区公众(见表2);(4)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表明,温室气体风险带来的危害持续时间越长,公众的风险控制感越低,对风险后果严重性的估计就越高。分析以上结果中(2)和(3)的原因可能为:一是城乡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乡镇地区的风险防御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区相比相对较薄弱;二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条件和教育背景的差异,乡镇地区公众的心理素质比城区公众较弱。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及减排工作中,政府应当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需要加强城乡风险防御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的建设,增强城乡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风险的能力建设,以“防灾”为主,对已经发生并产生影响的风险事件,应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减灾”工作,减短危害的影响时间;二要提高以气候变化应对及温室气体减排为主体的社会宣传教育覆盖面,从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和软件环境建设两方面,着力增强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的控制感,需要注意的是,政府相关的政策和资金应当向乡镇地区合理倾斜;三要以政府相关的政策、资金为支持,从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减排活动开始并逐步扩大辐射范围,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加强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减排行动践行力,加强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度。

从公众个体因素的影响来看,不同社会属性的人群,其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特征也不一样。政府在制定气候变化应对及减排政策时,应根据不同人群的风险感知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选择最佳的风险沟通方式。例如,针对女性群体,可出台相关的政策,提高女性参与环保决策的地位,使之在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中取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针对中年人工作之外紧张的业余时间,可在上下班时段,利用广播电台、公共交通的车载视频等媒体增加温室气体风险相关资讯和节目;在不断提高公众教育水平和普及率的基础上,针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风险开展公益性的专门教育;针对低收入人群,首先需要提高其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水平;针对温室气体风险熟悉度较低的职业人群,可以充分动员学生群体的力量带动开展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风险的志愿者宣传活动。

从风险沟通对公众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作用来看:(1)城乡公众的风险信息关注度无显著性差异,但普遍低于中等水平(表3);(2)回归分析结果(表6)表明,风险信息关注度是影响公众温室气体风险熟悉度和控制度的关键因素。政府应当通过提高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信息的关注度促进其风险感知水平的提升:一方面要加快政府信息公开、加大媒体报道力度、疏通公众信息来源渠道,依托政府和公众的信息交流平台推进风险沟通,全面扩大公众与温室气体风险信息的接触面及接触频率;另一方面须正确引导公众向主动关注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风险信息转变,发挥主流媒体的积极引导作用,避免因私人性媒体(手机短信、微博、即时通讯、电话等)造成的风险焦虑和人们风险行为加速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

信息来源比较分析显示,城乡政府信息公开在信息来源中所占比例都很低,表明公众并未“充分利用这一权利”或者说政府的信息公开途径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分析原因可能包括:(1)政府信息多以大众传媒为载体,间接传达给大众,较忽略政府自身独立信息平台的建设,如政务公开栏、网站及其配套的人员管理、硬件设备、条例规定;(2)部分单位和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简单、流于形式的现象;(3)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手段相对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要求等。政府信息公开作为社会主导声音以及直接与公众风险沟通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公众知情权得到充分尊重及享有的体现。信息公开使得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政府政策和活动的信息,也有助于实现公众对政府信息的反馈。因此,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公开手段,搭建政府与公众间畅通的风险交流平台,提高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全方位的关注,是未来气候变化应对及减排工作需要着重加强的环节之一。政府可充分利用当下普及程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社交网络资源传递相关信息,通过建立官方微博、公众微信号等方式,在原有信息公开方式的基础上,充分传达政府意志,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向多元化转变,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其应有的效用。

4 结论

(1)苏州市城乡公众的风险信息获取渠道较为一致。城乡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的关注度和熟悉度没有显著性差异,风险信息来源分布基本一致: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和网络是公众获取风险信息的主要来源。这一结果反映出目前苏州市在宣传和教育等软件设施方面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基本同步推进,城乡公众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渠道和机会较为均等。

(2)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仍需深化。城乡公众的温室气体风险感知水平普遍低于中等水平;乡镇公众对温室气体风险的控制感显著低于城区公众,主要表现在温室气体影响途径、危害后果和影响风险三个方面。本研究结论为政府未来的气候变化应对和温室气体风险防御工作提供政策着力点,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针对性以及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

(3)苏州市城乡公众的温室气体风险感知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因素(城乡、性别、年龄、学历、收入、职业)、风险沟通因素(信息关注度和信息公开及时度)和风险特征因素(危害影响后果和危害持续时间)。政府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风险感知状况选择不同的风险沟通方式,把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风险特征变化给公众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风险的熟悉度,增强公众的风险控制感。

(4)政府信息公开在苏州市城乡公众信息来源渠道中比重较小,未得到公众的充分利用。政府需要在原有信息公开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普及程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社交网络资源传递相关信息,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向多元化转变,充分传达政府意志,通过强化政府与公众的对话提高政府公信力,为气候变化及温室气体减排的全民参与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IPCC.Climate Change 2007: Synthesis Report[M].Switzerland: Geneva, 2008.

[2] WEI Y M, LIU L C, FAN Y, et al.The impact of lifestyle on energy use and CO2emiss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residents[J].Energy Policy, 2007(35):247-257.

[3]彭黎明.气候变化公众风险认知研究——基于广州城市居民的调查[D].武汉:武汉大学,2011.

[4]孟博,刘茂,李清水,等.风险感知理论模型及影响因子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10):59-66.

[5]刘金平,周广亚,黄宏强.风险认知的结构、因素及其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2006,29(2):370-372.

[6] DIAZ J A, GOLDMAN R, ARELLANO N, et al.Brief report:Explora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risk perceptions among latinos[J].Immigrant Minority Health, 2011, 13(1):188-192.

[7] CALAMUSA A, ALESSANDRA D M, CRISTOFANI R, et al.Factors that influence italian consumers’understanding of over-the-counter medicines and risk perception[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2012, 87(3):395-401.

[8] DORIA M F, PIDGEON N, HUNTER P R.Perceptions of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d risk and its effect on behaviour: a cross-national study[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9, 407(21):5455-5464.

[9] CHOWDHURY P D, HAQUE C E, DRIEDGER S M.Public versus expert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of climate change-induced heat wave risk: a modified mentalmodel approach[J].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2012, 15(2):149-168.

[10] HIDALGO M C, PISANO I.Determinants of risk perception and willingness to tackle climate change:a pilot study[J].Psyecology, 2010, 1(1):105-112.

[11] SLIMAK M W, DIETZ T.Personal values, beliefs, and ecological risk perception[J].Risk Analysis, 2006, 26(6):1689-1705.

[12] VANDERMOERE F.Hazard perception, risk perception, and the need for decontamination by residents exposed to soil pollution:the role of sustainability and the limits of expert knowledge[J].Risk Analysis, 2008, 28(2):387-398.

[13] SMILEY S E, HOSGOOD H D, MICHELSON E S, et al.Americans’nanotechnology risk perception: asssessing opinion change[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8, 12(3):459-473.

[14]丁夏齐,马谋超.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风险认知和影响因素[J].商业研究,2005,330(22):212-213.

[15]时勘,胡卫鹏.北京民众在SARS疫情中风险认知与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293-298.

[16]孙凯,黄蕾,段百灵,等.公众对地震的风险感知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l0(1):118-122.

[17]黄蕾,毕军,杨洁,等.连云港公众对核电和火电风险感知的比较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9(4):171-175.

[18] FREWER L.The public and effective risk communication[J].Toxicology Letters, 2004, 149(1-3):391-397.

[19]杨洁,毕军,黄蕾,等.公众太湖蓝藻水华生态风险感知特征研究:以无锡市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2):1456-1461.

[20]龚识懿,杨洁,孟庆艳,等.无锡公众太湖蓝藻风险感知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0,23(1):20-24.

[21]李玉洁.我国城乡公众气候变化认知差异分析及传播策略的建构:基于4169位公众调查的实证研究[J].东岳论丛,2013,34(10):39-47.

[22] LEISEROWITZ A.American risk perceptions: Is climate change dangerous?[J].Risk Analysis, 2005, 25(6):1433-1442.

[23] LEISEROWITZ A.Climate change risk perception and policy preferences: the role of affect, imagery, and values[J].Climatic change, 2006, 77 (1-2):45-72.

[24] VIKLUND M.Energy policy option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attitudes and risk perceptions[J].Energy policy, 2004, 32(10):1159-1171.

[25] BROUWER R, BRANDER L, VAN B P.“A convenient truth”: air travel passengers’willingness to pay to offset their CO2emissions[J].Climatic Change, 2008, 90: 299-313.

[26]张慧,徐富明,李彬,等.基于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9):1677-1685.

[27]林天生,杨洁,李晓莉,等.基于公众政府信任度的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13(5):146-151.

[28]苏州市统计局.苏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9]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府(2014)26号苏州市低碳发展规划(2011~2020)[S].2013.

[30]人均碳排放11.8吨,市区酸雨频率超5成[EB/OL].[2014-09-25].http://news.2500sz.com/news/szxw/2012-4/19_ 1437043.shtml

通信联系人:杨洁(1972-),女,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风险分析与管理的研究,Email:yjagnes@163.com。

(责任编辑:经朝明)

Comparison of public risk perception of greenhouse ga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 case study on Suzhou

ZOU Liping, YANG Jie, WU Ying, QIAO Mengmeng
(School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UST, Suzhou 215009, 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is conducted to contrast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blic risk perception about GHG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Suzhou to reveal the differences of risk perception among different people.The paper presents several conclusions including:(1)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eople's attention to GHG risk inform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same as people's familiarity with GHG risk.The sources of risk information in both areas are also consistent.This result reflects that the current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process in software facilities in Suzhou is basically matched.Channel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urban and rural public to have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are equal.(2)Both urban and rural people's risk perception level of GHG is generally lower than the medium level.Rural people have perceived significantly lower controllability of GHG risk than urban people in two aspects, namely, risk influencing way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hazards.The conclusion provides a focal point for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and GHG risk defense work.Also, it improves the pertinence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polici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3)People's GHG risk perception differs in individual factors(urban-rural difference, gender, age, education, income and occupation), information factors(degree of information concern,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ts timeliness)and risk characteristics(risk consequences and duration).Risk communication needs to be tailored for different people.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risk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change and GHG must be timely minimized.(4)Information disclosure by governments doesn't get the maximum utilization.The government could realize public information pluralism with the help of present social networking cyber sources.Government credibility can be improved by strengthening the dialogue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which will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limate change and GHG emission reduc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Suzhou; greenhouse gas; public; risk perception; urban-rural comparison

中图分类号:X3;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79(2016)01-0007-09

[收稿日期]2015-06-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116);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社会发展)项目(SS201116);苏州科技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邹丽萍(1988-),女,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温室气体苏州公众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超临界锅炉高温管道氧化皮剥落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不同施氮水平下乙草胺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区域碳排放峰值测算若干问题思考:以北京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