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联系生活优化政治教学的研究

2016-06-12 21:30王斯日古冷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新课程生活化

王斯日古冷

摘要: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有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本文阐述了联系生活的具体含义、基本要求与实施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新课程;生活化;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39-0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重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注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根据新编教材,以学生实际生活为依托,合理整合课程资源,把知识与生活融会贯通。本文仅对此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1.联系现实生活的基本含义

要实现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无非就是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入手,以学生为主体来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结合生活案例对教学知识进行高度的深化,通过教学引导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并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从宏观层面上来看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化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潜在需要。目前很多学生在进行政治学习时都表现出了消极、怠慢的态度,认为思想政治教学太呆板、枯燥、无味,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明显会给整个教学开展带来负面影响。而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学无疑能够将理论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可以进行"感性化认识",以此构建出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2)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将大大地促进老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对于任课老师有着很高的要求,而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老师的教学经验也在不断积累,其教学理念也将推陈出新,其教学能力也就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准。(3)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契合。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学习空间,同时也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2.联系现实生活的基本要求

一是挖掘、整合生活素材,引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新教材体系在编写上以生活为主线,删除了繁、难、偏、旧的东西,增加了生活实际和时代内容,充分体现了生活性和时效性,通俗易懂,内容形象生动。课程知识生活化,客观上,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二是筛选生活素材,使学生体验感悟。生活素材是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课程知识是前人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原理、观点等,它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距离太远,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使课程内容体现出生活时代信息,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去寻找知识原形,使生活情境成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促使其知识的内化和建构,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

三是课程内容要紧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课程内容要在知识上、思想上、心理上与学生的经验储备、个性特点和思维水平相适应。因而,只有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生活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才有利于引导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才有利于学生道德内化,帮助学生化知为行。

3.联系现实生活的基本方法

3.1拓展多元化生活内容,丰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的载体就是教学内容,而理论结合实际才是政治教学的基础原则。首先,教师要用开放的眼光去拓展政治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生活化理念。如在讲解《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时,为了引导学生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教师可以着重选择学生的职业理想规划这一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职业特质"和"我也有的特质"两个表格,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打工者""公务员""创业者"和"富二代企业继承人"等职业角色进行探讨,既要肯定每一个职业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又要引导学生看到各种职业之间的差异;其次,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的生活角度来推进政治教学。所谓多元化,就是要在政治教学中通过问题与现象的多个层面推进和剖析,让学生形成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运用故事法、对比法、图表法来呈现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最后,教师要掌握生活化政治课堂的灵活性,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政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3.2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它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的内容或相近领域选择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在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主要以作调查、写论文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以必修课和活动课为载体,引导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互动,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

如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就当前的新闻热点"农民工权益保护"、"都市繁华街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教育均衡化"等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追求"社会公平"下的效率问题。

3.3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就是将高中生置于模拟的生活环境中,从生活的角度来思考政治问题,这是有效提升政治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第一,教师要选择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才能让学生将政治课程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实现生活化教学模式。如在教学"消费观"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习惯入手,引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二,教师要考虑生活情境的创设技巧,要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图表和多媒体方式,尽可能地设计出符合生活实际的场景;最后,教师要注重政治课上的生活化评价,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化的内容,用生活实践去检验学过的知识,在加强记忆的同时深化和理解知识。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创设出多样化的教学生活背景,从而模拟生活,再现生活。用学生熟悉的、有本校特色的生活素材来替换和改造教学内容,将书本知识还原为生活背景,用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思维,用生活中的疑难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才能推动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新课程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