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探讨

2016-06-12 21:37何艳梅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结合写作阅读

何艳梅

摘要:阅读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即书面表达,也就是"写"。"写"是要求学生用学习的知识,对自己平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读,还要教给学生作文。可见读写这2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教学只有读写结合,促进阅读,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才能使读写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由学生从阅读中领悟写作,通过阅读与写作,充分发挥阅读和借鉴的仿效作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

关键词:阅读;写作;结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45-02

1.善读课文,以读带写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写作"始终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从低年级写句子,写单词,到中年级的写片断,以至高年级写篇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写作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反映,但是写什么,怎么写,这是每个老师和学生都必须面临的一个困难的话题。

我们知道,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阅读是一种吸收的过程,在很多方面,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从阅读到吸收营养。读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思维的辩证思维方法,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素养;读能帮助学生见到各种因素造成的难以亲自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使学生拓宽视野和积累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读可以让学生接触许许多多的文章风格和品种,为写作提供参考。更何况有的文章就是在传授写作的原理和方法,告诉读者写的规则和方法,把这些巨人的肩臂,作为向更高目标攀登的阶梯,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改善。所以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应注重以阅读与带写作。

通过以阅读带写作,尤其是善阅读,重心是摹写。拿《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来说。首先我们应该熟读这篇文章,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通过读可以和文中的句子、段落与文字接触。然后,就会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认识。作者写故乡的杨梅是为了抒发他眷恋家乡,对家乡一草一木深深热爱的感情。

其次,我们看作者是如何表达怀乡之情的。为了表达怀乡之情,作者选材很巧妙,结构是非常清楚的。选材上,作者以小见大,用杨梅来寄托自己的感情。结构方面,作者围绕"爱"一字做文章。开头就饱含深情地道出:"我爱故乡的杨梅",总领全文。然后从2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一是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杨梅树,来表达"爱"之情。二是写杨梅的果实。写杨梅果时又通过两种方式。先总述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都讨人喜爱,表达喜爱的情感。后分述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作者在这里不仅把杨梅让人喜欢的理由写得很清楚,而且采用了一系列色彩饱满的形容词。如:"细腻、新鲜、柔软、红嫩、酸、甜、香"等,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爱"。通过对这2个过程的阅读,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最终达到善读。

读书只有达到善读的地步,才能对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指导意义。如果学生做到了善读,那么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学习写一处景物。要把握情景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达到以读带写这一教学的目的。

2.加强课外阅读,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

让学生更多的读生活,写更多关于生活的题材。课外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的训练,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一定要坚持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日常生活,并坚持日记、周记。这样的培训也能达到阅读和写作的目的。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子,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隐喻表明,阅读是学生写作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而阅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的能力。引导学生认真审视身边的人、事、看社会、看家庭,让学生把这些当作写作的材料,从课外阅读中学习了同样令人振奋的语句或技巧。对学生来说,把自己的东西放在表达的练习中是很容易的。将所读的书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获取的材料结合起来,学生们就不再害怕写作文,作文能力也就得到提高了。

3.加强阅读和写作结合,鼓励缩写、仿写、随笔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和写是一种好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缩写、仿写作文。缩写是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浓缩,用简短的篇幅来表达作者的主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仿写就是让学生模仿范文的风格,结构,表达等,以相同或相似的主题写。仿写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例如,在《庐山的云雾》这课中描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时,从上到下的视图描述,从山头到山腰再到山谷,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现芦山的云雾的形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修辞手法,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作的方法来进行仿写训练。随笔写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要抛的一个主题或题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练习写作。随笔练习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黄果树瀑布》一文为例,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认真学习课文时,即兴以自己的家乡美景为题作文,通过这样的随笔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教学方法,不能把读和写分离,以学生为基础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用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总的说来,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读有利于写作,写作也需要阅读。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阅读、生活中所涉取营养,通过借助学到的手段和技巧,运用到作文中去,反过来,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要把"读"和"写"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阅读,而且也有利于写作,阅读和写作能力便会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万祥.关于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反思[J].内蒙古教育,2013(22).

[2]徐蓉蓉.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浅见[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18).

[3]许佳燕.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5(02).

猜你喜欢
结合写作阅读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