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闻学习写作

2016-06-12 19:30张小洁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短消息新闻学通讯

张小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72-02

笔者在2014学年曾带过一个毕业班的语文,借助我校在高年级推广的"新闻阅读"这一拓展课程的平台,进行了一系列"跟着新闻学作文的"探索。

1.跟着新闻学作文的意义

1.1学习新闻中的写作技巧。新闻本身就是文学的一部分,作者会用各种技巧使报道栩栩如生,摒弃枯燥繁琐,交给读者和观众的,不只是一篇关于真相的报告,更是一篇能打动人、煽动人、令人称奇的佳作,这样的材料加以合理利用就是很好的写作教材。

1.2解决学生习作选材的问题。在这个信息化爆炸的时代,很多学生都忙着追星、忙着玩网络游戏、忙着上各种兴趣班,对历史了解甚少、对时政关心甚微。反映在我们的习作中,学生只会选择在自己身边发生过的事情用来做写作的素材,不会知道结合。接触新闻可以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品质,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1.3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从而抓准作文的立意。接触新闻能够丰富孩子的知识,能够放眼看世界,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因为它是了解当代社会的窗口,在阅读、收看中,学生能够熏陶出一双慧眼,锤炼出一颗慧心,正确、全面、客观地看待世界,和谐自己的人格发展。人品与文品是共进的,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更积极向上并且富有深度的习作立意。

1.4达成新课标对六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2011版新课标明确规定:"要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对于习作,更是有"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信息处理能力,让他们接触新闻就可以达成新课标提出的这些要求。

2.跟着新闻学作文的策略

2.1用"纸媒"代替"电媒",每日读报,拓宽新闻阅读的视野。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让学生搜集新闻的途径有了拓宽。但这些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多以娱乐、奇闻轶事为主,学生浏览过后只能获得短暂的愉悦,不能形成有价值的思考。所以笔者在班级里设立了阅报栏,提供给学生《新华每日电讯》、《钱江晚报》、《绍兴日报》等报纸,每日选择出最合适的一则新闻,按学号轮流进行播报,从以前碎片化的网络、视听浏览,改为对文字信息的仔细阅读。

2.2利用短消息,每日积累,改进写作素材的来源。学习报纸上短消息的"一句话式写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目的(或简评),记录身边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件。如:"周三下午,全校在下操场举行踢毽子比赛,一阵手忙脚乱之后,徒留满地五颜六色的鸡毛。"、"周五语文课,张老师宣布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六5班开启"题海模式"。等,明确写作的素材来源可以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际时讯、国家大事、民生小事……获取素材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在保证真实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亲眼所见,也可以是间接参考诸多资讯再加工。

2.3阅读通讯,每周一文,改进习作的布局谋篇。通讯(本文特指事件通讯)是一种详细、深入的报道,也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方法的新闻媒体,通讯报道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比起短消息,它更加详实,字数多在几百字以上,适于学生模仿。学习事件通讯的写作技巧:五W布局(who、what、when、where、why);倒金字塔结构(先重要后次要)可用于改进学生习作的布局谋篇。因为模仿通讯的写法,写出的作文必须重点突出,可以改善学生详略不当的问题。

2.4群文阅读,每月一文,改进习作的主旨立意。选取不同媒体对同一题材的不同报道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如2015年3月关于法航失事的报道,《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时突出了法国领导人的重视,《钱江晚报》重在对廉价航空安全的问责,《环球网》强调的是救援工作,同一事件可以有不同的写作角度。以此为范本,笔者组织学生对全校刚刚举行过的乒乓球赛进行了报道,学生的作品有的关注某位选手的拼搏精神,有的关注围观同学的集体荣誉感,有的关注学校活动的丰富多彩等,写出了大量"同题异构"的精彩文章。

3.跟着新闻学作文的效果

3.1像新闻一样"正确"地写作。这里的"正确"指的是写作的结构正确:详略得当、突出中心。学生从一篇篇新闻的阅读,一次次班级新闻的撰写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了直奔中心对于作文特别是考试时限字、限时作文的重要性。用"倒金字塔"结构,"五W"范式构架的新闻式习作,几乎不会出现详略不当的问题。举一反三,学生在以后写作时,也可以学会正确的布局谋篇,做到重点突出,严谨有序。

3.2像新闻一样"干净"地写作。为了凑字数,本班学生的习作存在一定的"说废话"问题,自从开始学写新闻,不管是一句话的短消息还是几百字的通讯,都需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清楚的信息。面对手上的素材,学习站在读者的角度,挑拣出最重点、最中心的内容,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一年的实践,"说废话"现象明显改善。

3.3像新闻一样"生动"地写作。把文章写生动,最关键的是语言的锤炼,一篇好新闻,它的语言是"简约不简单",参考了一些新闻专业书籍后,笔者把这种技巧归类为——精选事实,以小见大:从细节入手,融入客观事实的描述,具体形象地描写和生动真实地展现;

目击实录,再现场景:运用普遍联系的手法,用读者熟知的事物类比,缩短新闻与现实的距离,写出画面感;

适时引语,借"口"说话:穿插一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直接描写,增强事件的可信度。

善于活用,画龙点睛:流行的、经典的词汇和语言都可以作为新闻写作的点睛之笔,让作品变得文采斐然。

3.4像新闻一样"深刻"地写作:每天记录"短消息",让学生的手头积累起了"有话可说"的写作素材,但一则新闻的价值,不仅关注"写什么"、"怎么写",更重要的要关注通过这个事件要传递的是什么观点。通过类似撰写"乒乓球赛"这样"同题异构"的案例,学生学会了头脑风暴,尝试着对某个事件进行多角度思考:或是宣扬优秀品质的正面描写,或是抨击不良现象的反面描写,或是站在事件中不同人物的角度,或是从事件的全局出发描写,或是集中事件的某个角度……这些,都是"同题异构"训练的成果。

猜你喜欢
短消息新闻学通讯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试论电视新闻短消息的采写策略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浅谈广播短消息的采写
Android手机系统中的短消息加密研究与实现
通讯简史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