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教学初探

2016-06-12 19:36王淑霞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师

王淑霞

摘要:各学科给予的滋养是终生受益的。大而言之,语文学习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影响到他对人生、对世界的感觉、经验和领悟。那么,又该如何学好职高语文呢?笔者就个人经验总结一下,在文中详细阐述。

关键词:语文;积累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79-01

语文是靠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有时你很努力去学,却提高不了多少成绩,这就是语文这个学科的特点.学语文的方式就是平时多积累。这是大家学好语文的共同点。职高的语文学习与初中有很大不同,涉及的学习内容要增加很多。是学生盛宴中思维最活跃、表达能力最好、感受能力最强、鉴赏水平最高的阶段。语文好的同学都是平时多积累来的。高中语文,不能只侧重记忆,而更要多理解。多读多写,基础知识谁都没办法帮你。就是把课内的基础知识背会记牢。动手写一写,更具自己的理解进行记忆,不能盲目的背诵。阅读理解,就是多做题,好像是一种对语文的感觉。通过多次做题,多次情感的沟通来实现的。争取每两天做一篇语文阅读题。最后是作文,多看一些高考满分作文,最好是每周背一篇,毕竟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用自己的方法快乐的学习,首先要对语文产生兴趣。然后就可以让语文成绩一飞冲天了!

1.重新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爱好,使学生愿意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还谈什么学进去?相反,如果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进入想探索、想学习的那种跃跃欲试的状态,将会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就需要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与自身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愿、自立的基础上建立具体、适当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应该从哪方面努力,从而把学习转化为自己的第一需要,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愿学、乐学、爱学。只有让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才能圆满完成职高阶段的学业。

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①先向学生讲清道理,说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即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而且与专业相结合,为专业服务,也为以后上岗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②让学生走向社会做实际调查,使他们在实践中亲身领悟到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性。③结合实例分析、证明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对一个人前途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具体教学过程中,突出语文的思想性

语文教学,离不开思想性,因此语文教学必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在职高的语文教学中尤为突出。因为第一,前面提到进入职高的学生大多是经过中考筛选下来的,这其中有少部分是双差生。这些双差生往往有一种自卑感,有的甚至灰心丧气、学习散漫、缺乏上进心。对这部分学生,若教育、引导得好,可以赶上其他同学;若教育不当,则会成为害群之马。第二,职高生毕业后将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因此,职高的语文教学在"授业""教书"的同时,必然要强调突出"传道""育人",对职高学生的思想教育包括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法纪观念的教育。老师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深入钻研教材,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绝不能脱离教材进行空洞抽象的说教。另外,教师还要注意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训斥,以免引起其逆反心理,应当更多地采取鼓励的方式,让他们找到正确的人生坐标。

3.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信、快乐中学习

面对无心学习的学生,老师不能只是痛心疾首、一味埋怨,而要从自己身上找突破的诀窍。笔者认为,对于以就业为主的学生,教师应把握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实用性出发,首先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然后要组织好教学,最关键的是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通过丰富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

这里有个前提性的条件,即教师要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自己对学生已有的"目光"。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梦想的,只是这些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不断责备中梦想消失了。只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契机,用鼓励赞扬取代埋怨呵斥,学生就会用他们的行动改变现状。

比如,笔者在进行吴士宏的《从护士到打工女皇》的教学中,发现学生们通过了了解主人公的奋斗经历后,非常佩服吴士宏在向理想目标前进时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便想到,何不让学生们也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呢。刚开始时,同学们一听说要自己来说,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沉寂了下去,与最初的热闹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很多学生怕说出来会被笑话,对自己没有信心。于是笔者先对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理想,虽然有的理想没有实现,但他没有放弃对人生的追求,始终相信人只要心中有理想就有希望。同学们看到老师做了示范也就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的要做厨师,有的要做软件设计师、有的要做歌手等。听了他们的心声,笔者感觉到坐在面前的学生变得可爱,变得有激情了,不由得深思着,反省着:很长时间,我们总是埋怨学生,说他们如何调皮,如何让人伤脑筋,却从不去改变自己。

职高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很少得到家长、教师的鼓励和赞扬,所以他们对自己做很多事情就没有信心。比如,教师让他起来回答问题,他要么保持沉默,要么直接说不知道。很多时候教师上课都是在唱独角戏,自问自答。那怎样才能使学生和教师在一种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完成学习呢?笔者认为,除了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适当地鼓励赞扬学生,肯定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毕淑敏在《优点零》这篇文章中说道:孩子们之所以说自己没有优点,是因为长期以来孩子没有得到家长老师的认同,在他们成绩不佳或犯错时会受到无情地打击、奚落、嘲讽,孩子在长期的责备声中渐渐地折断了飞翔的翅膀。反观职校的这些孩子们是不是也在职校教师的漠视、奚落中失去了奋斗的勇气。笔者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深深地理解到鼓励和赞扬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让学生心灵开花,振起奋飞的翅膀。

4.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首先要确立一个大语文观,从本质上看,语文首先是生活。语言文字来自于生活,学好语言文字要回归生活。在这一方面,蒲松龄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对于每届学生我都会给他们讲《聊斋志异》的故事,蒲松龄于街道纳凉处,摆几杯凉茶,随意和别人闲聊,因为本人存在着明显的学习意识,所以从看似无意的闲聊中竟聊出了一个世界名著。我们现在学习语文也应如此。和老师的交往、同学的交流,到街上闲逛,回到家里干活,这些材料本身就是一种语文,抓住生活这个大的语文本体,我们才算抓住了语文的本质。因此,语文和社会在生活中同样必不可少。语文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工具,在生活和社会中是相辅相成的。其次,要利用语文的思想性,促进学生认识的一致。有些教师的教学课堂非常散乱,学生视教师不顾,这一方面是当前学生道德的日益滑坡造成的,另外一个方面也与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与思想素养息息相关。有的教师讲台上讲一套,背后行事为人另搞一套,学生看在眼里,自然对于老师没有一定的尊重与崇敬,课堂上的一窝粥便自然而生。我们教师应该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反省自己,要求自己,并利用这个因素增强班内凝聚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统一衡量人及其行为的评价标准,从而在具体解决班级内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关系问题时,取得一致的认识,明白在社会中应该遵循平等互利、互相理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原则,从而减少矛盾和冲突,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猜你喜欢
职高语文教师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