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06-12 09:03王连程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课外书籍

王连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87-0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的重大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过无数次探究。职业教育语文教学肩负着文化知识传承和工作技能培养的双重任务,所以对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兴趣如何培养进行探索和研究,更是必须。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我有几点建议:

1.讲究授课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主要靠教师的讲课技术。好的教师能让语文没有兴趣的同学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怎么讲究教学技术的教师却可能让感兴趣的同学感觉索然无味。

既然授课技术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呢?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课堂讲授时注意教授方法。讲述抽象知识更应该讲究技巧,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们就会昏昏欲睡。因为他们感觉很难理解书中知识,进而造成厌学情绪。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在积极思考和认真理解书中抽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文章的学习,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现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时候仅仅依靠教师的描述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书中的含义。那么我们这些"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该怎么办?可以考虑利用些现代科技的优势来帮助我们。例如讲解《石钟山记》,可以在讲课之前收集些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在讲解的过程中,播放相关景观,并提问视频或者图片中描述的书中哪一部分内容。毋庸置疑学生在书与多媒体的结合中能更好更全面的理解书中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也更乐意接受。

3.结合专业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许多教师在学生入学时及日常交谈中经常对学生进行语文课重要意义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语文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耐心讲解固然重要,但如果能根据学校性质和专业特点,发掘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彼此联系,将二者有机地进行结合起来,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例如在应用文《产品、服务广告二则》的教学中,可以先指导学生了解广告的特点。让他们留意观察街市商店和影视中的商品、服务广告,摘录自己认为最好和最差的广告,再按广告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在课堂上,同学间相互交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并能正确地认识现实中的美术知识,最后让学生根据这一课所学的美术知识设计一个图文配合的商品或服务广告。这样学生不但对文化知识有了进一步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语文知识在专业课中的应用价值,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适当推荐一些课外书籍,巩固学生的学习

课外书籍是否值得大力推荐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话题。诚然,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外书籍的阅读方面势必会导致本末倒置的问题,但是如果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课内书"也是不现实的。毕竟教材所选取的文章有限,不能囊括所有的知识。缺失的知识只能靠课外书来弥补。在读什么书的选择上学生要有个清醒的认识。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充分的体现出来,教师要在汗牛充栋的书籍中挑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责任之大,任务之重不能轻视。教师既要兼顾学生的心理和时代的潮流,从众多课外书中选择积极的、健康的、时尚的书籍。实践证明学生证明大量涉猎课外书籍,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5.定期开展辩论

定期开展辩论会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有其内在的原因。明白书上的道理很容易,但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辩论会上要上真正的舒服对手。不只靠快速的反应还要有渊博的学识,以及对事物的透彻理解。如果连自己都说服不了,不要妄想说服别人。所以定期开展辩论会能刺激选手们大量阅读相关文章并进行积极思考。辩论会当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在正方和辩方之间激烈舌战中,充当场下观众的同学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诘难来让台上的同学解释和回答,这样能充分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让辩论会不值是双方的辩论会。而倾向于一个人或多人"舌战群儒"的辩论会。这样,辩论会结束后学生还会沉浸其中,学习兴趣自然也得以提升。

虽然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并非朝夕之间便可到达,但只要我们从教育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就能充分激发学生潜质。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外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