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与弊

2016-06-12 13:34谷春山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辅助教学多媒体初中语文

谷春山

摘要:多媒体教学,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以其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简洁高效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宠儿"。但是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传统的教学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无障碍的课堂交流环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我们在充分发挥它的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的偏差,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因为多媒体的参予而愈加精彩。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15-01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当代语文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使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法达到最佳的结合。

1.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可以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五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

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炼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充分体会各种语言。但是,如果因为有这些特点就将多媒体课单纯理解为整堂课就是听听音乐,看看图像放映,出示出示板书,解放了教师,丰富了学生的感官刺激那就错了。

多媒体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为多种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个兴奋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它的信息组织方式与人类长期记忆结构相似,减少了记忆信息和加工转换的过程。

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得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与完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

2.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1)内容消失得太快,不能将重点记下来。学生在知识认知过程中,记忆始终排在理解之前。克拉申(Krashen)认为,"学习"是指有意识地通过学习语言的规则和形式去获取语言知识,语言形式不外乎语言的结构。多媒体教学课件有着巨大的信息量,通过编制者的认真筛选,择其重点准备了丰富的资料,教师在操作运行过程中,由于缺少了板书的时间,知识是一屏一屏地播放过去,这就势必使那些基础稍差、又非常想做笔记的同学难以跟上。因此,笔者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应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一味地追求"快"、"多",而应使学生能够接受、思维能够跟上,真正做到以大信息量的知识去丰富学生的头脑。

(2)自己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自我控制进度。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课堂教学活动,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该在多媒体教室中让每个学生面前都有计算机,学生能够自我操作,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立体式地接受信息,从而获得多重感官的刺激,促进学生眼、耳、手及脑并用,学、思、练结合,把屏幕画面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大程度地唤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种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无法实现这种学生自己控制进度的学习。

(3)课件过于"花哨",分散学生的认知与记忆注意力。虽然课件内容展示时轰轰烈烈,有图、有声音,但有时有些课件的内容选择并不是很恰当,打乱了学生正常接受知识的顺序与习惯,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4)课件内容过于呆板。虽然多媒体课件有着强大的信息容量,但也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写字板与课件同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替代了黑板和粉笔,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能更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操作系统中的写字板,通过键盘操作,直接键入信息知识,临时增加的"板书"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增加信息直观感。另外还要正确处理好鼠标点击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问答、反思时间的关系,确保输入的关键信息受到注意,上课过程中要求学生频繁地作出反应,真正达到交互性的目的。

语文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体现在新教材的内容选取和编排上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体现人文关怀、与现实贴近,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在如何传播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体现参与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而在这些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我所用。但是,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更应体现语言文字的独有魅力和教师的个性,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鼓励使用多媒体,但也不要越俎代庖,防止片面化。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优秀论文集》何克抗、李克东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祝智庭《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模式》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0年全球华人资讯科技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1997年6月。

[3]朱克宝《信息技术与文学阅读教学整合的对话观》《学语文》2006年第5期。

猜你喜欢
辅助教学多媒体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论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创建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