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中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

2016-06-12 12:21侯静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探究

侯静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21-02

数学由于逻辑性强,偏重于抽象思维训练,缺乏形象、生动、直观和具体,所以,历来都是老师难讲,学生难学的一门学科。虽然,中学数学的新课程标准赋予了数学教学以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简易、生动与具体,但是,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非很高;另外,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性断乳期",各种心理冲突会在这一时期集中表现出来,尽管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有所提高,但还不能持久、稳定。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愿望,使他们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成为想学、爱学、会学数学的优秀学生。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兴趣是一切研究与探索的原始动力。没有兴趣的数学学习,对中学生来说,将是苦不堪言的沉重负担。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直观形象的教学媒体所构成的课堂教学形式都会成为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的理由。《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教师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巧妙创设问题的情境,并以多种媒体、多种形式、多种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例如:在讲八年级《因式分解》中的《分组分解法》时,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引入新课:

为了把校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学校将进行绿化改造。学校向同学们征集了许多方案,其中一位同学的方案是这样的:"建一个边长为x米(x>1)的正方形大草坪,在其正中央修一个边长为y米(y

问题1: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 答案:(x2-y2)米2 ]

问题2:花带的面积是多少? [ 答案:(x+y)米2 ]

问题3:草坪和花带的面积共是多少? [ 答案:(x2-y2+x+y)米2]

问题4:整个绿化带刚好是一个长方形吗?若是,其长、宽各是多少? [ 答案:(x+y)米、(x-y+1)米 ]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教师把数学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为本节课打下一个伏笔。从而轻松自然地将学生引入新课。这样的情景创设,既能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探索中,又能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课乏味,从而,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激发探求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国基础教育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是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的。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状况,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标理念下的学生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学生正在从"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显然,在这一转变中,教师的角色也应当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教师不再是数学活动的主宰者,而应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参与者。教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这样,数学教学的过程才能体现出师生之间的互动,才能使"教"与"学"达到充分和谐。

例如,在讲八年级几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的例1:"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结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D⊥BC" 时,我将此例改为:"△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结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

[注:学生的结论有许多:如①△ABD≌△ACD,②∠B=∠C,∠1=∠2,∠BAD=∠CAD,③AD是BAC的角平分线,④AD⊥BC ]

通过设计这样的题目,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作用。学生们经过充分讨论和逐步分析,一般都能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拓展延伸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知识传授的趣味性和延伸性,应把对知识的探究活动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应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疑,加强对知识的探究与延伸。通过让学生在得到正确思考结果的同时,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连结所成图形是什么四边形时,可以先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究。实践中,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发现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连结所成四边形仍是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把此题进行延伸:将题中的条件平行四边形改为矩形,其结果又是什么呢?(菱形)。接着,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如果将题中的条件平行四边形进行变化,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还可以寻找出:①菱形(矩形);②正方形(正方形);③梯形(平行四边形);④等腰梯形(菱形);⑤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矩形)等等。由于教师把对知识的探究活动拓展延伸到了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将会得以大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得以逐步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牢记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既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又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保证学生能学好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猜你喜欢
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剪正方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剪拼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