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

2016-06-12 13:33马晶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作用音乐

马晶

摘要:在舞蹈教学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和舞蹈是和谐统一的,音乐可谓是舞蹈的灵魂。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舞蹈教学所需要的视觉的可感性,恰好与音乐情感表达的概括性和艺术表现的非具象性相互补充。音乐与舞蹈教学相结合,丰富了舞蹈课堂的情绪,渲染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乐感,是舞蹈教学的有力臂助。

关键词:音乐;舞蹈教学;作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12-02

1.关于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1音乐具有情感激发的作用。舞者舞蹈时的灵感都是源于对旋律及节拍的了解和想象,由于人的神经中枢对听觉安慰作出的心思反映是有规律的,不同的听觉安慰往往诱发不同的心思反响。而这种反响,既能惹起人的联想,同时又能激起人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的抒发,使我们在舞蹈进程中,发生出一种情形融合的心灵感应,激起出内心的情感与想象,充沛展开想象的翅膀,勾勒出深邃的舞蹈意境,使整套动作发生富有发明性的艺术思绪的深入耐久的艺术感染力。意境是一种"情与理" 、 "形与神"的一致,意境是在情形融合的根底上所构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以意蕴、情味取胜。舞蹈是"形动于外而精于内"的表情艺术,作为舞蹈的扮演者应理解音乐和舞蹈的深层含义,从而激起内心境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勾勒出深遂的意境,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量" ,使身体动作表现出深入耐久的艺术感染力。在舞蹈中,我们不能只表现音乐节拍,更重要的是再现音乐外延,假如音乐可以独自、 完好地使观众体会到音乐的意境,那么舞蹈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必需将音乐与舞蹈无机地结合在一同,经过听觉来显示热情,作用于人的感官,激起灵感和激动;经过视觉来表达情感,表现作风、衬托氛围。两者完满结合,才干将客观与客观相熔铸。换言之,就是音乐的外延与舞者的形体律动相结合,只要这样能才将自在下与观众带进美好的意境之中,对欣赏者发生深入耐久的感染力。

在舞蹈扮演或竞赛中,我们只要精确、细致、深入地体会音乐的内容、体裁、作风、特点等,在舞蹈时才干充沛激起灵感,经过听觉来显示热情,经过视觉来表达感情,这样才干将自在下和观众带入美好的意境。假如一个人不能理解音乐的外延,也就无法抒发本人的情感,就没有舞蹈美。动而不抒,舞而无情,蹈而无感,充其量也不过是机器人的模仿而已,从基本上得到了舞蹈的意义。

1.2诱导创编舞蹈的作用。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地协调一致。舞蹈作品不是把动作设计成之后,再配上音乐的,而是在进行动作设计之前就必须有音乐。音乐可以使人发生联想,音乐节拍的强弱、节拍的轻重、音调旋律的谐美、音乐的淳厚悦耳,会发生同举措和事物的联络。因而,依据音乐的这种特点,能激起对举措发明的灵感,激起中枢神经零碎兴奋灶之间发生多种抽象联络,进而能更美、更好地创作出与音乐相顺应的舞蹈动作来。

1.3增强舞蹈动作记忆。在音乐下进行舞蹈练习进程中,会发生对舞蹈动作的运动方式、方向、速度等记忆,以及对身体各局部挪动的地位和间隔的记忆等。虽讲进步运动记忆的办法有很多种,但从某种角度来看,音乐旋律与节拍能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有"重现"和"再认"的功用。由于认知神经中枢对听觉安慰作出的心思反映是有规律的,它可使大脑皮层中构成一定的联络,并由此发生不同的心情回想。

1.4音乐在舞蹈中教学具有辅佐作用。舞蹈以开展节拍为中心,以自然动作为根底,在创作和扮演进程中离不开音乐的辅佐。在教学中所选用的乐曲,有的轻歌漫舞,有的激昂热烈,有的华丽优雅,使低潮和高潮、紧张与舒缓相辅相成;音乐的旋律感、节拍感、力度音色、构造特性和气质以及内在激动和运动时对人体的情感变化、人与人体运动的影响,都直接对舞蹈教学有着极大的辅佐作用。当音乐的前奏响起,随着旋律和节拍的共鸣,会发生一种跳动的富有节拍的气氛,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心情,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动起来,进行舒展大方、刚劲柔和、活泼优美的形体运动,使身体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从而使教学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1.5音乐在舞蹈教学中具有协调作用。在教学理论中,音乐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协调舞蹈的动作。优美的有节拍的旋律,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体会音乐伴奏带来的愉快,使那些学起来比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变得和谐而有情趣。

2.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影响体现在

2.1影响舞蹈表现力 舞蹈的音乐之美有助于舞蹈意境的展现。舞蹈中的音乐既可成为舞蹈者吐露情思的主线,又可感染观众共同投入到舞蹈表现的意境之中,令人心驰神往、遐想万千,尤其能够充分表达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微妙情感,恰到好处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2.2音乐旋律对舞蹈的影响。音乐的构成要素有音高、节奏、节拍、和声、调式、调性、音色、音区等,将这些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构成音乐旋律。因此,旋律是音乐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它表现特定的内容与情感。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音乐的内容、体裁、风格、特点等主要是由旋律体现出来,不同时代、国家、民族、地区的音乐往往可以从旋律区分出来。音乐旋律对舞蹈的影响是深远的。如热烈奔放的旋律中必有豪情;舒缓优雅的旋律中必有柔情;轻柔飘逸旋律中必有温情。没有情感,便没有舞蹈。

2.3音乐节奏对舞蹈的影响。曾有人形象的比喻说:"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音乐的灵魂,是心脏的跳动或是脉搏,它推动着血液的运转。 "节奏犹如人体骨骼作用于人体,能使乐曲体现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是音乐形象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舞者是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变化来表现其舞蹈内容和情绪的,而节奏是体现力度、情感的基础,舞者只有准确地把握住节奏,人体线条的流动和情感流动才能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各舞蹈动作才能在方向、力度、幅度、速度等方面显得更有性格、特点和意义。

音乐与舞蹈相互交融结合,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结合以后绚丽多姿的综合艺术又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形成完整的舞蹈艺术。舞蹈所表现的动作和姿态是世界万物中最美、 最能打动人的动作和姿态,与之组织得最美、最动听的声音即音乐艺术相结合,将给人带来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并从而产生社会作用,这就是"天作之合" 。

参考文献:

[1]尚倩.浅析中学音乐课的教学[J].新课程(中) 2011 年05 期

[2]黄献霞.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启学生乐感[J]. 中学时代(教师) 2011 年 06 期

[3]王娟.挖掘兴趣之源,享受音乐快乐[J].考试周刊 2009年 37 期

[4]焦淑娟.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发展音乐教育的作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3)

[5]张梅.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08)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作用音乐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