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训练对排球发球的影响

2016-06-12 13:47崔楠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心理训练影响

崔楠

摘要:现在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发球的研究已经从技术、战术、身体素质、作风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到对比赛心理状态的研究。在一场比赛中运动员发出高质量球不仅要有熟练的发球基本功,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占有利趋势。本文着重对运动员排球发球时的心理进行分析,运用了文献综述法,数理统计法阐述了心理训练在排球发球中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排球发球;心理训练;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30-02

1.比赛中造成发球失误的心理因素

1.1缺乏比赛经验,精神紧张。运动员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参加训练的时间短,参加比赛的次数少,比赛的经验不充分,一遇到紧张激烈的比赛气氛,精神就十分紧张,造成肌肉僵硬,自动化的神经联系中断,技术动作变形,无法按技术要领完成技术动作,造成发球失误。

1.2各种干扰恶性刺激,注意力分散。当比分接近,双方实力相当或关键比分时,运动员自感责任重大,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有时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如观众的喊叫及其它噪音,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从而造成失误。另外,受同伴的干扰,如连续的发球失误,或不适当的语言提示,造成恶性循环,都会影响发球的质量。

1.3心理准备不充分。比赛前由于缺乏充足的心理准备,当遇到较强的对手,实力差距较大时,引起紧张情绪;反之对手较弱,思想容易松懈麻痹,这些都容易影响发球的效果与威力。

2.心理训练的目的和作用

2.1心理训练的目的。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发展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心理稳定性的品质是:在紧张状态下保持和提高自己的情绪状态及参加运动活动的能力和效果;心理准备程度是:在参加比赛时,心理训练达到最高水平,它要求运动员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为完成竞赛任务所必需的其他重要品质及随意控制自己行为与情感的能力都发展到高水平。这些品质是运动员运动技术提高、参加重大比赛的心理稳定性和心理准备程度达到高水平所必需的。

2.2心理训练的作用

2.2.1提高心理活动水平。优异运动成绩的创造和激烈运动比赛的获胜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保证承受大运动量的生理物质基础,而心理素质是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战术应用充分发挥的内部动力。在排球教学、训练、比赛实践中,若心理活动水平太低,很难对生理活动和技术动作进行有效调节、控制,尽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高的技术、战术水平,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若心理激活水平过度,心理紧张,肌肉收缩失调,动作变形,必然造成过多的失误。为此,必须进行心理训练,提高心理活动适宜强度,使其达到能进行良好的自我控制、调节的水平,以适应教学、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2.2.2控制心理活动水平。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付出巨大体力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心理能量。在相同时间同等强度的活动中,心理能量的消耗为体力能量消耗的4-5倍。因此,教练员应该十分重视心理训练,提高、控制运动员适宜的心理活动水平,保持身心力量的平衡,使身体素质、技术及战术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2.2.3改进动作技术。运动员学习、掌握、运用运动技术的过程,实际上是智力和体力活动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心理训练和技术训练应同步进行。运动员应该注意力集中,头脑中详细"描绘"将要完成的动作,头脑中就会"看见"这个动作,而且对完成这个动作的用力也有深刻体会,这就是产生了完成该动作的动觉表象。

2.2.4疲劳、恢复体力。运动员经过大运动量训练或紧张的比赛以后,往往出现疲劳和体力不佳,心理训练有助于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快速恢复。赛前心理训练能够使运动员消除疲劳、克服恐惧和心理障碍,减少体力和脑力能量的消耗,推迟疲劳的出现,有益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3.比赛中发球的心理分析

3.1稳定的发球心理。运动中运动员保持稳定的心理情绪,平时的技术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稳定型的发球心理外在表现一般为:听到裁判员鸣哨后,进行几次深呼吸或原地拍几下球,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按照动力定型的发球动作充满信心地完成发球技术。对于稳定型发球心理的运动员,大脑总是比较清醒的,对发球充满信心,对周围的一切似乎视而不见,而在头脑中对发球时的动作有明确的、清晰的形象,明确自己所做动作的目的——发球得分或寻找对方的弱点,破坏对方的战术等。发球出手后,全神贯注,精力集中于是否成功,一旦成功,就会对自己的行动产生满意的激动,从而增加对比赛获胜的信心,同时造成对方接发球的压力。即便发球失误或被对方接起,也会主动积极地投入防守之中,争夺再次进攻的机会,带动队友,激起比赛斗志,打出本队的风格和水平,取得好成绩。可见,发球运动员的心理对所有队员、整场比赛都有直接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胜负。这一切都与平时的身体素质、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分不开,特别是运动员发球心理的训练水平,在比赛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3.2不稳定型的发球心理。在排球比赛中,并非每个运动员的发球心理都是稳定的、积极的、充满信心的,往往会夹杂着许多复杂因素。心理不稳定、消极的发球,是由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以及心理训练水平不够引起的,有时也是由于比赛经验少,对比赛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表现为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对方的实力而产生片面性认识,这些都是影响发球心理的重要因素。不稳定型的发球心理主要表现为:发球时情绪不稳定,异常焦虑、紧张、手出汗,对发球成功缺乏自信,造成动作走形;严重者还会面色苍白,手发抖。处于这种状态下的运动员,在发球时,往往会造成发球失误,从而失去得分的机会。

总结:发球是排球运动致胜的重要手段,发球技术能力是得分不断提高的关键。排球比赛中影响发球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很难归结成模式,这就需要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在训练中培养,在比赛中磨练。通过比赛中造成发球失误的心理因素,知道心理训练的重要意义。试分析比赛中发球的心理因素,把心理训练与实践相结合改善不良的心态,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能发出高质量的球。

参考文献:

[1]杨宗义.体育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2]朱来朝.体育运动心理训练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3]魏富民.影响发球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及控制与训练[J]楚雄师范学院出版社 2001

猜你喜欢
心理训练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跆拳道心理训练方法探讨
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初探
体校训练中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青少年女子举重训练负荷探讨
校园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成因探析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