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发挥体育社会功能,加强学生抗挫折能力

2016-06-12 13:58文俊梅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抗挫折能力社会功能提高

文俊梅

摘要:当今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压力过大,抗挫折能力过差的现象,体育教师应针对学生该现象进行及时的辅导与帮助,探究学生抗挫折能力差的原因及如何帮助学生提升抗挫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社会功能;提高;抗挫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43-02

由于学习压力过大与青春期的逆反心理,高中学生易出现对教师与同学不满的情绪,抗挫折能力越来越差等状况。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辅助学生排解消极的负面情绪,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

1.提高高中生抗挫折能力的意义

高中学生的压力来自于学习、家长、社会,过大的压力使学生无处排解,造成学生无法面对挫折与失败。体育教师身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守护者,除应当教会学生正确的锻炼方法外,还应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对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及时疏导,防止学生遇挫折后一蹶不振的现象发生[1]。

2.高中生抗挫折能力低的原因

2.1教师对待学生失败时的态度。挫折是每个人一生中都难免遇到的,有人面对挫折,越挫越勇,最后战胜挫折,成为生活中的勇者;有人面对挫折,百般逃避,窝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最终一事无成。高中体育课中亦存在着挫折的因素,例如:学生很努力的想要达成教师所设定的目标,但努力后仍然无法达到,此时教师若表现出失望的态度,将导致学生出现自卑、厌学、充满挫折感。

2.2过于成功导致学生无法面对失败。教师在面对由于自身的先天条件良好,无需努力便可达标的学生时,不应感到安慰,而需更加注意。当学生在文化课与体育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时,其实是学生的弱势,由于学生的优越感与强烈的自尊心,使学生更加接受不了失败带来的挫折感,心理较普通学生而言更加脆弱。在生活上学习上从未遭受过挫折的优等生,在面对挫折时会比时常面对挫折的普通学生表现的更加不堪一击。

2.3学生在生活中缺少面对挫折的经验。由于家长对高中学生的过分体谅,总是认为学生学习已经身心疲惫了,不应让学生生活上受累或不顺,因此无论何时、无论何事家长都宠着、惯着学生,尽量避免学生遭受挫折。事实上,这种做法不是爱,而是对学生的伤害,由于缺少面对挫折的经验,导致学生遇到挫折时难以接受,造成学生"鸵鸟式"的逃避困境,更有甚者产生轻生的念头[2]。

2.4负面情绪的压抑导致挫折感放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交往不顺等原因,难免会出现过多负面的消极情绪,导致学生易怒、暴躁、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使学生无法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由于诸多负面情绪的堆积,导致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失败感与挫折感过大,承受能力减弱,抗挫折能力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3.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

3.1提高体育教师自身教学素质。教师的职责除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外,更应当充当学生的"心理医生",尤其是体育教师,更应当提高自身教学素质。例如:教师设定了3000米的跑步目标,这对做不到的学生而言这便是挫折。此时若教师对遭遇挫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与鼓励那么学生就会受到鼓舞。反之,教师若对学生表现出失望的态度,那么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都会遭受打击。通过战胜体育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在学习生活中也有积极的拼搏精神,坚持不懈的能力!

3.2在体育训练中融入挫折教育。古语有云:满招损,谦收益。意为:骄傲自满终将带来巨大的损失,谦虚谨慎方能得到益处。由此可见,优等生天生的优越感对学生而言并不是件好事,学生需要遇到挫折,面对挫折,最后战胜挫折的过程。体育教师在体育训练中融入挫折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失败与挫折,此做法对学生未来承受挫折大有益处。例如:教师可安排只要认真便可做好的体育项目,人人平等,使身体素质一般,体育教学时总落后的学生找回自信;亦可使体育成绩突出,对训练不重视的学生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做的比他人好,给予这部分学生一点小挫折感[3]。例如,可以开展一些小游戏,而要完成游戏需要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但教师不会给出任何的提示,优等生受到优越感的影响,经常会自己去完成一些游戏环节,怕其他学生连累自己,而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要让优等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能够做好的,还需要谦虚的与他人交流、合作,方能渡过难关。而后进生则经常会成帮结伙的在一起,这样很容易会完成游戏难关,从而帮助他们找到自信,优等生做不好的事情他们却能做好,让他们真正明白,只有肯努力、肯付出,难关总会闯过的。

3.3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设置阻力。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将学生的生活与教学相结合,适当的为学生制造一些挫折。例如:教师可以模拟学生父母在野外受伤的情境,令学生背负另一名扮演"父母"的学生进行负重越野训练,在规定时间内若跑不到指定地点,则"父母"将会遭受"生命危险"。在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抵达规定地点时,定充满了挫败感,教学需引导学生由遇到挫折,到面对困难,再到解决问题,重复整个过程,为了日后学生可能面临更大的挫折而时刻准备着。

3.4给予学生排解消极情绪的渠道。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排解负面情绪最好的渠道,学生由于诸多原因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都可在体育课程中得到发泄。体育教师可安排具有发泄性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篮球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释放自己,同时得到放松,能有效的排解学生的消极情绪。

4.结束语

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至关重要,体育教师需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素质,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缺少健康的心理,再强壮的体魄训练的也只是躯壳,强化高中生面对挫折的能力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李香玲.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挫折教育论析[J].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4)

[2]黄咸强.高校挫折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J]. 教育探索. 2009(03)

[3]宋伟伟.高中体育教学与健康教学浅析[J]. 学周刊 2015年08期

猜你喜欢
抗挫折能力社会功能提高
应用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思考
浅述学生体育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从容面对挫折:青年成长中的必修课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