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2016-06-12 14:22梁振耀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育培训思考

梁振耀

摘要: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本文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思考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70-01

基层党员干部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必须按需施教,满足基层实际需求。要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就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满足基层党员干部对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内在需求,这也是新时期提升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水平的必然选择。

1.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带头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强化自身能力建设的需要。基层党员干部是党在农村的政治组织、桥梁、纽带,承担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重大责任。

1.2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是把握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3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是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需要。基层党员干部处在改革发展第一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肩负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职责。

2.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教育培训缺乏正确认识,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当前,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培训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正确认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一些党员党性观念不强,思想素质不高,文化水平偏低,缺乏接受培训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部分基层党员干部没有把参加培训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对待,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正的问题。

2.2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难以满足各方的需求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普遍存在问题。目前,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普遍存在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忽视业务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培养,培训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不强,以致学用相脱节。受训党员干部基本上没有主动权和发言权,更谈不上教学互动了。培训内容安排不科学,总体上存在统筹兼顾不够、支离破碎的缺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2.3培训方式方法单一,难以满足基层党员干部多样化需求。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形式单一,是当前培训存在的又一普遍现象。集中培训多,灌输式培训多,课堂教学多,研讨式、互动式和辩论式培训少,忽视培训对象的主体性,难以调动基层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培训和各种宣讲较多,为基层干部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少。

2.4培训机会偏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范围较窄。近年来,虽然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扩大了基层党员干部培训覆盖面,培训对象和规模有所扩大,但培训仍然是以科级领导干部、乡镇和县直各部门中中青年干部为主。一般基层党员干部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更少,他们对参加教育培训的愿望比较强烈。

2.5经费投入不足,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缺少财力支撑。一些上级部门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还不够重视,培训经费相对不足。

3.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作的建议

3.1创新培训观念,激发学习动力。对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对教育培训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等社会现象,我们必须抓好以下措施: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二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农村、农业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增强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三要要树立培训出效益的观念。

3.2创新培训内容,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随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的变化发展,要对培训内容不断地进行更新,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要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不断拓展教育培训内容的广度;根据干部的特点和素质状况,确定不同培训目标和内容;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含经量"。

3.3创新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

3.3.1在培训方法上,坚持主导式、启发式教学,不断增加如参观学习、案例分析、讲座交流、社会调研等新方法。

3.3.2在教学手段上,逐步采用如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现代手段。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单向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员学习兴趣。

3.3.3实行内外结合办学模式。根据干部对学习的需求,实行动态式组合办学方式,按需选聘教师和选择教学基地,将"请进来"与"送出去"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3.4拓宽培训的渠道,扩大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范围。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把培训范围向农村新经济组织的党员干部队伍延伸,向新的人才群体延伸,实现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对接"。

3.5增加培训专项经费,确保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资金投入。

3.5.1要建立健全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管理体制机制。

3.5.2要建立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基金会。通过财政拨一点、党费拿一点、其它渠道筹一点的办法,切实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3.5.3要设立基层党员干部教学、科研、信息、教师培训进修等专项经费,加大投入。要建立城乡统筹的党员干部培训格局,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撑和物质保障,真正把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周立夫,创新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路径[J].,新长征,2014年

[2]聂继红,新形势下增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效性探析[J].,前沿,2013年

猜你喜欢
教育培训思考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