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电子电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探究

2016-06-12 14:46黎冬梅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电子电工中职效果

黎冬梅

摘要:电子电工教学是技工教育中重要教学科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电工教学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电工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电子电工教学效果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职;电子电工;效果;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95-02

电子电工技术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为了满足当前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改进电子电工技术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对电子电工教学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之后,提出了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提高业务素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课程导入过程中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具教具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多媒体的运用等几个能有效提高中职电子电工教学效果的策略与途径,希望以此来促进中职电子电工教学的良好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符合社会用工与职业教育需要。

1.电子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电子电工科目是技工学校开设的重要课程,也是一门技术性要求高的课程。就目前电子电工教学的现状而言,还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一方面,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后,电子电工教学课时相对减少了,,但是教学效果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受我国教育大众化转变趋势的影响,以及近几年生源的基础越来越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基础差,而电子电工科目的教学方式是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为主,教学内容抽象且难以理解,导致很多学生对电子电工的学习没有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气氛沉闷。除此之外,部分技工学校的教师在对电工电子科目的教学上也表现出了缺乏热情,缺乏创新和活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电子电工教学效果的提高。

2.提高电子电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2.1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提高业务素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要明确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或合作者,同时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意义建构的主动者。因此,教师在备课中,不应该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转变那种只有知识才是教师备课的唯一对象的观点。那么,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这一对教学的矛盾共同体,必须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素养。要能及时地学习本专业的最新知识。其次,教师要改变对中职学生的认识。许多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确实比较薄弱,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因此,教师要鼓励和给予他们以信心,要相信他们能够成功,要发挥他们的长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

2.2在进行课程导入的过程中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由此可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而巧妙的设计课堂导入,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快的融入到教学中。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前准备,精心设计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2.2.1开门见山,直击课堂内容结构。将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目的、要求、内容结构呈现给学生,这是教师一般的上课模式,但这必须是课堂内容是学生比较感兴趣、且易于理解的才可适用。

2.2.2生活联想。教师可事先了解学生平时生活、学习的所见所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事情、事物,然后以此为开端,徐徐善诱,并引导他们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引入课堂内容主题。如在讲解放大电路这一内容时,可将平时唱K所需要的音响与该内容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为下面的课程奠定基础。

2.2.3实验演示。实验演示具有现场性、直观性,通过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现象的兴趣,再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堂的主题。如在讲解电容的充放电时,可通过电路连接,展现实验现象,继而向学生提出:"为何检流计和电压表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吸引学生注意力,后面的教学质量就会大大提高。

2.2.4由"旧"导"新"。从以前学过的知识入手,找到连接点,然后引入新课。旧知识的复习就成了新知识的开始。如在讲解电阻的连接及其等效变换时,让学生自己连接串并联电阻电路,然后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再将电路结构改变为复杂的混联电路形式,这时学生似乎明白了其中的关系,但却无法说明,这种跃跃欲试的效果对课堂的效率提高是极为有利的。

2.3注重学具教具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是中职电工专业的重要课程,它是研究电磁现象在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中的一门技术课程。在电工电子课程中教师要加强直观性教学,多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用具,充分调动学生感觉器官的协调作用。例如,在学习电视电器时,在电视电路实训中让学生了解各种型号的电路,并记住其电视电路的型号。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各种元器件的外型,同时也解了电视的工作原理。再如在学习电压器电路工作原理中,教师通过教学用具与实训器材讲解教学内容。另外,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变压器的电路设备,分组讨论其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与变压器的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的电路结构,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在电动机学习方面,将交流、直流、步进电机融合在一起,分别讲述各自的旋转原理、方向控制、速度控制,根据学习基础原理,在实验中能对三种电机分别进行改变方向与速度的控制,达到理论上能叙述,实践中能操作的目的。

2.4注重培养学生课堂速读、课后查找并积累资料的良好阅读习惯。美国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提到: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

大多数中职学生不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教学中经常解释教材。我常在课上让学生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5分钟的快速阅读,同时配上相应阅读思考题,使基础不等的学生运用各自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并让基础差异的学生通过阅读分层进行解析,在做到因材施教的同时,使每个学生都注重书本内容的阅读和理解。如在教学《集成触发器的型号及应用》内容时,笔者出了六个思考题:1.画出主从型JK、维持阻塞型JK触发器的逻辑符号;2.画出主从型D、维持阻塞型D触发器的逻辑符号;3.比较并分析集成块74110、CC4027、CC4013、74LS175各管脚(外引线)排列,并简要分析功能的不同;4.叙述由CC4027构成的分频器工作原理;5.分析由CC4013构成的多路控制开关电路原理;6.分析由74LS175构成的抢答器电路原理。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了兴趣,培养了能力。

2.5重视电子电工的实验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电子电工教学中一定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验教学是最具体的体现。因为在中职学校中,学生学习电子电工知识的兴趣主要由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决定。同时实验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主要的实验有:

2.5.1示范实验:教师要有必要的准备,用具体的实验演示,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电子电工教材中有好多的知识比较抽象,如在讲授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电感、电容在交、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电动机的控制等知识的时候,我把实验板带进教室,在讲台上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演示给学生看,再让学生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变具体,并启发学生探究现象的本质;既让学生得出了结论,又让学生通过分析现象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2.5.2独立实验:我把班级分成九个实验小组,每五人为一个小组,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分组实验,让每一组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理解本次实验的意义。例如我在讲授"叠加定理"的教学中,将学生分组,每组都备有双路直流稳压电源一台,直流电流表一块,万用表一块,定值电阻100欧2个、75欧1个等器材,让学生自己根据叠加定理的实验电路图去验证叠加定理。同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指导,并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理解电压、电流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验证叠加定理,并了解叠加定理的适用范围。也让学生明白由于是验证性实验,测量准确度要求较高,才能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学生通过自己实验,理解更加深刻,掌握也更加牢固,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独立实验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6充分重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随着电子行业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被用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它能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有趣。在同一时间里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知觉系统参与到学习中,能将电子电工教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把许多文字材料表达不清楚的内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例如:在《电子线路》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可以用电子画图软件模拟触发电路和计数器等电路的动态过程,将静态的文字描述的电流变成有形可见的,同时将瞬间的变化变成可以控制的、慢镜头回放式且可以进行画面定格的过程。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节约了时间,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经济的发展是以人才为基础的,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子电工教学培养出来的专业技术人才。重视电子电工教学的改革,提高电子电工教学效果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因此,各个职业学校要重视电子电工教学效果的提高,为有效提高电子电工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陆静静,赵孝民.浅谈《电工学》课程探索与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2]王艳新.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姚建强.电子电工专业实验教学最优化初探[J].中等职业教育,2008年22期

[4]秦江.浅论中职电工电子课程的实验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1期

猜你喜欢
电子电工中职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信息化时代下电子电工技术的发展研究
模拟仿真技术在电子电工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探索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电力系统中电子电工技术及网络化技术的运用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