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幼儿教育

2016-06-12 14:47藏芬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班主任幼儿孩子

藏芬

摘要: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家长、老师说"好",就是"好",家长、老师说"坏",就是"坏"。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幼儿教育者无论是从重要性看,还是从劳动量看,都远比小学、中学、高中、大学重要得多。幼儿教育者是最善良、最可爱、最勤劳、最无私、最有爱心的。作为一名幼教老师,我觉得做好幼儿教育尤其重要。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97-01

1.坚守岗位,求真务实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首先要依据幼儿园及园领导制定的幼儿园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严格执行,踏踏实实地从小处、从细微处、从常规处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教育孩子,对于班级工作,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个性,每位教师有每位教师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班级的发展状况,开拓创新,推动班级工作不断进步!

2.开展能够吸引幼儿的多彩游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开展能够吸引幼儿的多彩游戏,让幼儿从玩的过程中得到知识。幼儿教育不同于对儿童的教育,孩子还都处于玩的认知里,玩的想法要大于学的想法,所以,学习的过程绝对不可以过于死板、教条,应该灵活地和游戏相结合,吸引孩子的注意,使孩子爱上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从中获得了欢乐与乐趣,而且渐渐地从玩中获得幼儿这一阶段应该学会的知识,学得扎实、灵活也是关键。

3.做一个孩子喜欢的老师,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3.1“爱”面对纯洁无私的孩子,并不需要什么天才的班主任,也不需要班主任具有什么特殊功能。如果我们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会明白孩子需要的只是我们的一颗真爱、宽容、无私的心。当然,这颗爱心里还要有我们的尊重,我们的关爱,我们的责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我们的爱心付出了,我们才能观察出孩子的一举一动是否与昨天不一样。我们才不会因孩子太小,觉的啥都不懂而掉以轻心,从而导致这种轻视心里体现在我们的管理行动中,而失去最好的教育机会。在幼儿园里,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就要很投入的做到那种角色。如:孩子病了,就像妈妈一样搂抱她,亲亲她,让孩子在病中享受一份慈母般的亲情。孩子高兴了,就像朋友一样同她开心大笑,让他感受分享的快乐。在游戏中扮孩子的伙伴,一同嬉戏游玩……只有做到这些,孩子才会爱我们,想我们,愿意靠近我们,使我们品尝到幼儿班主任工作的幸福与快乐。因此,班主任在爱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感情的投入,用真挚的爱感化每一个孩子,使幼儿在挚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3.2耐心:既然是一名班主任,对琐碎的幼儿工作就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不怕累不怕烦的精神,凡事从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决不能急于求成,鲁莽了断。可以说,孩子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她的理由。教师要细心心观察,耐心询问,了解幼儿的动机,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教育孩子。尤其是对学习上反应慢的幼儿,更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循循善诱。再者做幼儿工作,不能简单处理,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行为,个体需求,晓之以理,动之一情,耐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缺点,不采取粗暴、过激的态度,凭借自己的耐心与智慧来教育幼儿,就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3尊重幼儿:提到尊重,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同样是和孩子交流,"蹲"与"站""弯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3.4平等: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公平公正对待班内每一个孩子,不论他是男孩还是女孩,是丑是美,是穷是富,我们一定要一视同仁,决不能偏宠,否则,我们就会失掉在孩子们中的威信!

4.运用激励、发现模式教学

激励、发现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的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法"。学生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是布鲁纳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布鲁纳认为,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让幼儿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伴随科技的进步,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幼儿在园内所接受的知识和技能亟需更新,相比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幼儿的智力。他强调新时代应当普遍注重教育的智力目的,通过教育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提高人的素质。他甚至还把这样的教育目的,同国家、民族的安危和发展联系起来,他认为儿童智力的充分的发挥,能使国家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

激励、发现模式的提出还依据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的教育理论。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陈鹤琴先生认为,对于幼儿而言,好奇心总是好的,而且,小孩子还有好动心,幼儿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幼儿的行动完全为冲动与感觉所支配;受好奇心的驱使的幼儿,与新异境地接触愈多,则知识愈广;小孩子也是喜欢成就感,他们不仅喜欢动作,更喜欢动作有成就;小孩子更喜欢称赞,他们喜欢"听好话",恰到好处的表扬和鼓励能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勇气。另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鼓励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因此,激励、发现模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符合跨世纪教育的目标和现代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

5.幼儿教师要重视写课后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说到底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意识、思维习惯、批评精神。有时,经验反思是教师个人的一种缄默知识,惯于理性思考的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内省和剖析,从而进行自我调控。那幼儿教师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反思,如何引导教师写教学反思呢?本人就此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5.1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2写"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猜你喜欢
班主任幼儿孩子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