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源自生活,成长来于体验的实践

2016-06-12 14:50吴晶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恐龙创设美术

吴晶

摘要:情境教学遵循儿童认识世界、学习的客观规律,注重儿童接触大自然,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地有层次地认识周围世界、感受世界。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美术",基于这一理念,教师们越来越重视情境创设。创设情境是美术活动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但是目前"创设情境"有滥用的现象,本文认为,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中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具有针对性、趣味性、思考性、探究性等特点,才能说是有效的,也是最好的。

关键词:情景教学;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400-01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感兴趣,虽然方便了教学,但却大大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课堂呈现出一些少见的"迷人景观":情境创设"千姿百态"、合作交流"百家争鸣"、探究活动"百花齐放"、教学活动"花样百出"、教学评价"百般呵护"等。透过"浮华背后",审视、反思这些"热闹非凡的场面",我们却能深切的感受到:如今的课堂教学很多时候已经缺失了它的真实和朴素,久违了教育教学的"理性"和"美术"!我们在各种美术教学教研活动中发现,有的教师在创设情境中陷入了一个怪圈,一味地为了寻找美术课堂的情景和知识的生活原型而绞尽脑汁,似乎找不到美术教学的知识的生活原型就无法进行教学,从而出现了一些情境设计牵强附会甚至影响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的情况。

那么,怎样才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1.情境的创设要有针对性

美术课的教学情境创设必须讲究实效,一个短小的故事、几个有思考性的问题、几次操作练习、一次实践活动等都会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激活起他们的思维。例如,在教 "巨大的恐龙"一课时,我运用对话形式的情境,通过让学生们猜恐龙的名字,大小,外形特点以及猜想一下为什么会是一个这样的名字等使生活化中的问题逐步知识化,抽象成美术知识结构的问题,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又有效地促进了"猜"的能力的提高和深化,有意无意中已经教给了学生一定的造型能力和构图能力,后再让学生来归纳出恐龙的基本特征,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清晰化,明朗化。这样的情境创设既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猜想和验证、思考和分析、归纳和抽象等美术活动的开展,又有利于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到美术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解决问题到进一步应用和拓展美术化的全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的那些非正规的美术知识和美术体验得到上升发展和最终的深化,从而形成为学生自身的一种能力和技能技巧。

2.情境的创设要有趣味性

美术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境创设的材料与活动应尽量新颖有趣。对一些材料或活动的直接兴趣,特别是一些范作和一些切实有效的画面以及老师的解说更是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对小学生来说,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从情境中引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还是我在教学《巨大的恐龙》一课时,我先是提供了一张图片让他们观察,说感觉,接着是创设了"为什么你们觉得这里的这只恐龙特别巨大"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这一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又让学生在不同角度的观察中,充分说明自己的思维过程,就此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多种角度的观察比较的基础上,我又拿出两张对比图给学生比较,很快,他们就能得出怎样画出恐龙的"巨大"的方法,很顺利地展现了技能的产生、形成过程,同时也能很好的引出课题。这样的情境创设充分发挥了既能满足学生的欣赏欲望,又能让他们在学好美术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各种美术作品的不同的表现能力。

3.情境的创设要有思考性

美术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过程,老师给学生的其实只是一些基础的点和线的表现,再给他们一个空间,学生就能进行大胆的想象,大胆的表现了。因此解决美术问题的核心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作为美术情境教学的材料和活动,必须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思考。例如在教学《跳舞的点和线》一课时,在学生学习了怎样画好点和线之后,出示一些范例供学生参考和欣赏,告诉学生第一幅作品的表现方法,第二幅作品是怎样表现的,第三幅作品又是怎样的,同时也可以叫学生们自己来说一说,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打破了刚刚建立起来的"只有点和线的表现方法"的简单性,从而让他们真正理解了什么才是美术意义上的"跳舞",使他们产生了要组合成一个画面可以有很多的表现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强烈的想要表现的心理需求。短短的一个环节实际上是教师带领学生简要地经历了美术欣赏到怎样表现的历程。

当然,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创设情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吗?如何科学地处理好教学情境的生活味与美术化的关系?等等。让我们大家都能在实际操作中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一起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推进我们的美术教育,使我们的美术课堂真正的绚丽多彩,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新课程教学案例》, 长春出版社, 2006.9

猜你喜欢
恐龙创设美术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创意美术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